良佑

- 姓名:良佑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159
- 逝世日期:1231 年
- 民族族群:
良佑(1159-1231 年)是日本平安时代末期至镰仓时代初期的僧人,为密教三昧流的开创者。 良佑起初跟随皇庆修学佛法,后来从安庆、长宴接受密教的传法灌顶,又到东塔北谷桂林房开出三昧流一派。因为良佑常常在常行三昧堂修持,所以又被称为 “三昧阿阇梨”,其密教流派也因此被称为 “三昧流”。 良佑的密教法系可以上溯至长宴,长宴跟随皇庆学习时,根据皇庆的口授著作《笔录》十五卷,又称《四十帖诀》。良佑之后,其传承主要有三个方向:第一传由青莲院门迹之祖、第四十八世座主大僧正行玄,传给觉快法亲王与全玄,以至于慈源的系统,称为 “青莲院门迹方”,该流派延续至今,使三昧流流传于关东。 良佑门下最优秀的弟子是相实法印,相实又成为法曼流的初祖。三昧流以口传为本,具有温和宽厚的特点,而法曼流以经轨为本,具有理智研究的特点。
良佑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编珠
现存最早的古类书。隋杜公瞻奉隋炀帝之命编录。此书原有四卷,现存一、二两卷。一度失传,至清康熙时,史学家高士奇偶然在废纸堆内发现,但仅存一、二两卷。后来高士奇把《编珠》按原目补为四卷,又续编了两卷,于是成为《编珠》四卷、《续编珠》二卷。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经徐乾学作序,三十七年高士奇重加增删、作序刊行于世,至今所见就是这个刊本。六卷中只有前二卷是杜氏原书,而前二卷每一门类的后面,都有高氏的补充,注以“以下补入”的字样。《编珠》原目分十四个部类,现存者一二卷的五个部类,引书据统计为194种。由于此书出现较晚而引起真伪问题的争议,被屡遭怀疑,认为不是先唐著作,其所引的古籍,清代辑佚、校勘学者几乎没有利用。但经学者专家考证,认为伪造之说是错误的。清代大内确有此书残本前二卷,且确为杜公瞻原作,卷帙虽少,而征引古籍文字,还多出于现存隋、唐、北宋类书之外。因此,它在校勘、辑佚工作中是较有价值的。
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
陈垣著。1941年撰于北平,刊行后不久告罄。1962年中华书局新版,1989年再次印刷发行。该书叙述宋朝南迁后,北方遗民坚持民族气节,不仕金朝,聚徒训众,自谋生活,先后创立全真教、大道教、太一教的历史源流与宗教内容。因这三教不属以前的道教,活动地域以河北为主,故称为“河北新道教”。全书共分四卷。卷一、卷二为“全真篇”上、下,叙述全真教的起源、教制、藏经、教史、末流等情况。卷三为“大道篇”,叙述大道教的起源、戒目、宫观及五祖、八祖、九祖等。卷四为“太一篇”,对太一教的起源与二祖至七祖的传授情形作了详实客观的考述。四卷共23章, 7万多字。书前有三教传授源流表四副,末附朱师的跋。书中资料主要来自作者广泛搜集的道教碑刻与文集,价值甚高。j
时疫白喉捷要合编
喉科著作。清黄炳乾撰。一卷。炳乾字陶普,湘西 (今属湖南) 人。有感道光年间,白喉流行于江浙、湘鄂、黔滇一带,而治疗专述甚少,遂撷取张善吾《白喉证论》 之经效验方,潜心研学,博访旁咨,兼及己之临证验案,雕版以布后世。前列时疫白喉证论、续论,白喉诊治法,针法等诸篇; 后选急救等方剂十六首;末附药方歌和八种白喉不治之症。文笔简捷明了,便于实用。有光绪九年(1883) 初刻巾箱本。
赤松子章历
作者不详。假托赤松子之名的道教经书,今人考其约产生于南北朝。全书六卷,主要内容是天师道上章科仪。卷一述太上下降鹤鸣山授张天师正一盟威符箓一百二十阶及千二百官仪、三百大章法文秘要,救治人物,天师遂迁二十四治行正一章符,后年代久远,宝章缺失,所存十得一二。又列出上各类章所需物信,并分为三等,以及上章的章辞格式与吉日等。卷二说明书符法、书章法、上章禁忌、请官、封章法等。卷三至卷六列出上种种章的具体内容,如天旱章、收鼠灾章、收除虎灾章、言功安宅章、保婴童章等等,以通过上章仪式,解决人生的种种问题。收入《道藏》洞玄部表奏类。
洼地上的“战役”
中国当代中篇小说。作者路翎。写于1953年,原载《人民文学》1954年3月号,编入《路翎小说选》。发表后曾受到“左”倾教条主义的批判。小说通过朝鲜姑娘金圣姬和志愿军战士王应洪之间纯朴的爱情的描写,反映抗美援朝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19岁的新战士王应洪单纯、机灵,当他意识到善良、纯洁的金圣姬的爱情时,严格地遵守了革命纪律,十分珍惜这种纯朴的爱,却没有接受。但是这种感情鼓舞着他为祖国、为人民英勇作战,在战场上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同时还塑造了班长王顺这一丰满、真实的形象,表现了蕴藏在战士和人民之中的饱含着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深厚友情。真实感人地把战士写得极富人情味。以爱情为题材,来反映战争,角度新颖。是当代反映抗美援朝的优秀小说。
北游及其他
诗集。冯至著。1929年8月沉钟社出版。共分3辑: 第一辑“无花果”,第二辑是长诗“北游”,第三辑“暮春的花园”。这是诗人的第二本新诗集,长诗《北游》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北游》表现了广泛而具体的社会。诗人写道:“苏俄,白俄,乌克兰,/犹太的银行,/都聚在这不东不西的地方,/吐露出十二分的心足意满!”“这里有人在计算他底妻子,/这里有人在欺骗他的爱人,/这里的人,眼前只有金银,/这里的人,身上只有毒菌,/在这里,女儿诅咒他的慈母,/老人在陷害他的儿孙……”面对地狱般的现实,面对众生的麻木和堕落,诗人感到无比悲愤,却无力改变现实,只有“阴沉,阴沉!”但同时,诗人认识现实的角度和深度又有了新的发展。他对北方苏联人民的事业表现出崇敬之情,同时扪心自问: “可曾有一刻把人生认定,/认定了一个方针?……/可曾真正地认识/自己是怎样一个人?”长诗《北游》饱含着激愤沉重的情调。每一节的最后都是“阴沉,阴沉……”做结,回环往复,如乐曲之主旋律,渲染着诗人迷惘愤懑的心绪。同时,也用这种氛围将读者紧紧裹住,使读者深受感动。除《北游》以外,此集中的爱情诗在艺术上也臻于纯熟。《饥兽》、《园中》、《遇》、《迟迟》等诗篇各具特色,却都令人回味无穷。另一些抒情短诗,表现出诗人对于人生的思索。《黄昏》表现出沉重的迷惘,《思量》(一)表现出诗人在冷静地思索,人生的路究竟该怎样走。《北游及其它》在表现内容上比《昨夜之歌》更深入更广泛,而情感上沉郁悲伤的色彩也更加浓重,诗人坚韧的人生态度也更见锋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