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冈让

松冈让
  • 姓名:松冈让
  • 别名:
  • 性别: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长冈市鹭巢町
  • 出生日期:1891年9月28日
  • 逝世日期:1969年7月22日
  • 民族族群:

松冈让(1891年9月28日- 1969年7月22日)日本小说家。旧名松冈善让。


新潟县古志郡石坂村大字鹭巢(现长冈市鹭巢町)人。父亲是真宗大谷派松冈山本觉寺的僧侣。在旧制长冈中学,同班同学中有诗人、法国文学家堀口大学。


本来他应该继承父亲成为僧侣,但他从小目睹佛门的腐败,强烈反对出身的家庭。第一高等学校毕业后,在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哲学科就读,成为夏目漱石的门生。1914年和久米正雄、山本有三、菊池宽、佐野文夫等同学创办了第三次《新思潮》,1916年创办了第四次《新思潮》。他拒绝继承寺院,把早就作为笔名的让作为户籍名。大学留级一年。也有人说是因为和娘家的关系导致神经衰弱,也有人说是因为担心她泡在娼馆被娘家带回来的缘故。自传小说《守护法城的人们》的初期稿中有与妓女恋爱的记述。


围绕与漱石的长女笔子的爱情,与好友久米正雄叛离(得知私下答应久米求婚的笔子变心于松冈后,默默与久米交往)。大学毕业的第二年1918年4月与笔子在日比谷大神宫结婚,在精养轩举行婚宴。结婚当天,朝日新闻头版刊登了一篇诋毁久米的报道。这被认为是松冈让人写的。这篇报道起到了反效果,世人同情久米,相对来说松冈成了坏人。被岳母夏目镜子禁止执笔的松冈失去了反驳的机会。另外,久米没有必要对这件事保持沉默,于是执笔了吐露因这件事所负苦恼的作品。特别是1922年的《破船》备受瞩目。这个作品发表后,和松冈的长女一起玩的孩子说“不能和那种坏人的孩子玩”,在她面前被带走,松冈认为那是久米的错,燃起了复仇之心。松冈在报纸上讲述了长女的事情,之后又以自己的视角创作了描写与笔子恋爱的《忧郁的爱人》。虽然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但该作品没有成为话题。松冈甚至把长女托付给熟人,让她去见久米。另外,松冈在《忧郁的爱人》中虽然描写了对笔子的爱慕之心,但后来才知道笔子爱的是自己,关于这件事松冈的发言缺乏一贯性。


久米很早就写信或打电话要求松冈谈谈,但松冈都没有答应,就这样断绝了关系。


战争期间全家疏散到出生的故乡新潟。战后住房困难,一家人每天都住在漏雨的佛堂里。连那里也被赶出来的时候,为了妻子笔子住的地方而四处奔走。在这个时期,由于生活困难,卖掉了学生时代的朋友芥川龙之介的来信。与久米正雄断绝关系,但在战后的1946年和解。这次和解是在松冈拜访战后来到新潟的久米时发生的。但是写自己评传的关口安义写信揶揄和解后的久米,可以看出松冈并不是真心原谅久米的。松冈热切希望重建漱石山房,但得不到其他门生的协助。和久米再次见面时,她最先呼吁他协助这件事。


另外,关于久米和笔子的事,笔子的女儿半藤末利子在著作中说过,笔子的母亲镜子在漱石死后为了让家里有男人而强制结婚。


另外,在久米和笔子的婚约期间,夏目家收到了中伤久米的怪信。镜子来询问久米关于这封信的事情,松冈陪着镜子保管了那封信。松冈记载说,后来被迫写那封信的女性反省后来找我,我就当着她的面烧掉了。但是,撰写松冈评传的关口记载说,自己读过这封信被保管着,所以真相不明。


与长谷川巳之吉一起创立了第一书房。几乎所有的著作都是从这里出版的。但是长谷川突然认为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关闭了第一书房。因此松冈未能赶上战后的出版热潮。


自传小说《守护法城的人们》被认为是畅销书。代表作还有以20世纪初的敦煌为舞台,围绕发现“敦煌文书”展开的《敦煌物语》。另外,将漱石的妻子夏目镜子的谈话整理而成的《漱石的回忆》也在文库中广为阅读。婚后因镜子而停止了数年的作家活动,负责漱石的版权管理等工作。之后作为漱石鉴定家而知名,从1920年到去世鉴定了500件真作和近2000件伪作。


1969年7月22日,因脑出血在新潟县长冈市的家中去世。法名无量寿院释善让。


松冈让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恐惧

恐惧

斯蒂芬·茨威格著。富有高贵的律师之妻伊蕾娜与一位年轻的钢琴家发生了婚外情。某天, 她忽然遭到一位女人的敲诈。害怕丑闻的曝光,担心失去富有的生活与高贵的地位,她的生活从此陷入了无边的恐惧之中……

石洞集

石洞集

诗文集。明叶春及(1532—1595)撰。十八卷。春及,字化甫,号石洞,归善(今广东惠阳)人。嘉靖举人。隆庆初授教谕,上书陈时政三万余言。都人传诵。迁惠安令。民感其德。寻引归。后以艾穆荐起郧阳同知,入为户部郎中卒。工诗文。是集约三十六万字。诗虽不多,然音节清亮,朱彝尊称“其诗宗杜陵,不落程、邵门户”。有《四库全书》本。

素履子

素履子

素履子,唐人张弧撰。《通志•艺文略》及《宋史•艺文志》均着录此书一卷。今《正统道藏》本三卷,收入太玄部。书分十四篇,依次为履道、履德、履忠、履孝、履仁、履义、履智、履信、履礼、履乐、履富贵、履贫贱、履平、履危。作者自序曰:「夫《素履子》者,取《周易•履卦》『初九素履,往无咎』。以纯素为本,以履行为先;虽衣布素,须履先王之政教」。故此书大旨以抱朴守素,践履忠孝仁义等儒家伦理为主。《四库提要》称赞其书词义平近,「要皆本圣贤垂训之旨,而归之于正,盖亦儒家者流也」。

兵经

兵经

清揭暄撰。此书分三卷,上卷《智篇》、中卷《法篇》、下卷《术篇》。由一百个字作目,每字条下,正文阐述基本理论,后附史事相证。上卷《智篇》,有先、机、势、识等二十八字条,言以谋制胜的原则。如言“先”云:“先有先天,有先机,有先手,有先声”。认为二军所交,“先为最,先天之用尤为最。”即抢得战争的主动权,所言甚有理。中卷《法篇》,有兴、任、将、辑等四十四字条,言组织指挥和治军的原则、方法。如第五十字“利”字条云:“夫兵之动也,必度益国家、济苍生、重威能,苟得不偿失,即非善利。”用兵的目的要 “益国家、济苍生”云云,是可取的。下卷《术篇》,有天、数、辟、妄等二十八字条,言作战应注意的问题。如第八十五字“持”字条,云战争中己方不轻进、不退走,坚守相持,待机破敌等等颇多精论。通观全书,每篇多者三四百字,少者仅八字。文字简洁凝练,内容通贯古今,富于哲理,是一部有价值的兵书著作。此书因以一百字作子目,故又称 《兵经百篇》、《兵经百字》、《兵经百言》、又称《兵法圆机》。此书虽成于明末清初,但向只有抄本流传,咸丰后出现刊本,江西省图书馆藏有咸丰九年 (1859)本,浙江省图书馆藏光绪十八年 (1892)刊本,书名作《兵法圆机》三卷一册。此书 《皇朝经世文编》和 《兵书七种》 皆收入。

启真集

启真集

启真集,原题金峰山通玄子刘志渊撰,此人乃超然子王吉昌门徒,约为金元时人。原书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此书言内丹道法,上卷为诗,中卷为词,下卷为论文。书中征引张伯端、白玉蟾、马丹阳、丘长春之语,兼融全真道及南宗丹法,而近于全真道马丹阳。其说以识心见性为修炼首务,认为「不识此心,见此性者。是谓盲修瞎炼」。修持之要,唯在于正念实相,对景无心,解缚释累,惩忿窒欲,使心息相依,忘形养气、忘气养神,忘神养虚。「勘破万法皆空,诸相非实,一一妄缘,当体消亡,诸漏自尽。」其说有取于禅宗。

朝鲜王朝实录[纯祖实录]

朝鲜王朝实录[纯祖实录]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纯祖实录]。李玜(1790年—1834年),即朝鲜纯祖(조선 순조),字公宝,号纯斋,朝鲜王朝第23任君主(1800年—1834年在位)。朝鲜正祖李祘次子,生母为绥嫔朴氏。李玜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六月出生在汉城昌庆宫,于嘉庆五年(1800年)被册封为王世子,同年即位,由英祖贞纯王后金氏垂帘听政,嘉庆六年(1801年)发生镇压天主教的辛酉邪狱,嘉庆九年(1804年)亲政,翌年贞纯王后去世,李玜的丈人金祖淳逐渐掌握实权,开启了安东金氏近60年的势道政治时期。任内释放所有公奴婢,并扩大“庶孽通清”的范围,松动庶孽禁锢法,但朝鲜王朝的国势不可避免地再次走向衰落,并在嘉庆十六年(1811年)爆发洪景来起义。道光二年(1827年)命世子李旲代理听政,三年后李旲去世。李玜也在道光九年(1834年)薨逝,享年四十五岁,世孙李烉嗣位,是为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