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昆

- 姓名:吴昆
- 别名:字山甫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歙县(今安徽歙县)人
- 出生日期:1551
- 逝世日期:约1620
- 民族族群:
吴昆(1551—约1620),字山甫,别号鹤皋山人,又号参黄子。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初攻儒学,家中所藏方书颇多,因举子业不第而改习医业,15岁时开始攻医,历时18载,而精于医术。平时对医经颇多钻研,崇尚古圣人之医术,认为当时的医家,贱工占十分之八九,称得上高明的良工则十分之一而己,自己则“惟经论是搜,不敢自是”。对《内经》深有研究,其 《素向》注,为后人所推崇,影响很大。对脉诊也较重视,反对所谓太素脉。曾游历于江、浙、安徽等地,求师访友,在宣城一带行医,很有名声。著有《医方考》、《脉语》、《吴注黄帝素问》、《药纂》、《针方六集》、《十三科证治》等书。
山人,余族父也,世为歙澄塘人。幼英异,不伍丸儿。稍长业进士,为文章,藻思横发,顾数奇弗偶,大父元昌翁,父文韬翁,俱修德而隐者。家多方书,山人遂进铅椠,事岐黄术,尝曰:《素问》、《灵枢》,医之典坟也;《难经》、《甲乙》,医之庸孟也;张、王、刘、李,医之濂洛关闽也。日夕取诸家言遍读之,不数稔术精而售,初游宛陵,后泝长江,历姑孰,抵和阳,所至声名籍籍,活人无论数计。每诊疾,佥曰易平;山人曰:此在死例。佥曰艰痊,山人曰:此可生也。卒不逾山人所云,故人咸谓山人殆非人,必从长桑公得者。山人治病,不胶陈迹,人以禁方授之,拒弗受,曰:以古方治今病,虽出入而通其权,不然,是以结绳治季世也,去治远矣。所著《脉语》、《十三科证治》、《参黄论》、《砭焫考》、《医方考》、《药纂》诸书,将次第行于世。山人讳昆,字山甫,鹤皋其别号也。人以山人洞参黄帝之奥,又号山人为参黄子。余家由澄塘折居传桂里,故视山人为族父云。
明·吴昆《医方考·附录》(《中国医籍考》卷四)
余幼慕是术,窃有悯焉,敬业之余,每以《素》、《难》、《灵枢》、《脉经》、《甲乙》,及长沙、河间、东垣、丹溪之书,间阅之。越十年,以举子业不售,里中长老谓余曰:古人不得志时,多为医以济世,子盍事医乎,奚拘一经为也。余于是投举子笔,专岐黄业,乃就邑中午亭余老师而养正焉。居三年,与师论疾,咸当师心,师勉余友天下士。嗣是由三吴循江浙,历荆襄抵燕赵,就有道者,师事之焉。或示余以天人贯通之道,或示余以医儒合一之理,或示余以圣贤之奥旨,或祕余以家世之心传。其间讲求脉理,出入岐黄者,未常乏人,然童而习之,白首不达者,又不可以枚举而数计矣……于是以孤陋之闻,集成《语录》二篇,以告同志。
明·吴昆《脉语·自序》
猜你喜欢的书
日本文明小史
这是一本与《菊与刀》研究视角迥异的书,本尼迪克特更多的是作横向式的民族性研究,揭示了日本人生活的诸多层面,而这本由周作人悉心指导和校阅的小书却是完全纵向的文明史研究,它对2500多年的日本文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态作了鞭辟入里的剖析。我们欲了解日本文明,这样的观察是必须的,正如本书译者所言:“想要知道她骨子里是如何,则吾人必须分析她的既往。”作者布赖恩,美国历史学家,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难考。唯一的蛛丝马迹是封存在本书中的寥寥数语,可知这位作者曾为研究日本文明,长期客居日本,付出了多年的大好光阴。译者健者,应是他的笔名,真实的姓名已无从知晓了,其生卒年和生平事迹现已找不到任何资料。从书中序言来看,周作人对本书一些名词的汉译给予了“指导更正”,“译后又……代为校阅”,可知译者和周作人是熟悉的,也说明周作人对此书的关注。
人间词话讲疏
民国许文雨著,初版于 1937 年 2 月。该书主要内容包括对《人间词话》91 则的讲解,每则都进行了适当的注解,对王国维论词之意多有发明。例如,在讲解 “境界说” 时,会深入剖析王国维对于 “境界” 的定义、分类以及其在诗词评价中的重要作用等。同时,书中附录了《人间词话补遗》《王国维先生生平及其学说》以及《王国维年表》,有助于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王国维的生平经历、学术思想及其《人间词话》的创作背景等,增进对《人间词话》的理解与体认。
精忠记
传奇剧本。明姚茂良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能品”,说:“此岳武穆事。词简净。演此令人眦裂。”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以此剧入“能品”,说:“虽庸笔,亦不失音韵。《金牌宣召》一折,大得作法,惜闲诨过繁。末以冥鬼结局,前既枝蔓,后遂寂寥。“近人任二北《曲海扬波》记明冯梦龙《精忠旗自序》说:“旧有《精忠记》,俚而失实。”清梁廷楠《曲话》说:“《鸣凤》之状子,《精忠》之颂,虽皆集曲名而属,然支离牵扯,不足数矣。”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说:“曲词质朴遒劲,以关目情节胜,壮烈悲愤,令人不觉裂眦。”此剧热情歌颂了岳飞的精忠报国,抨击了秦桧陷害岳飞、卖国求荣的滔天罪行,但亦表现出宿命论思想。作品悲剧气氛浓厚,人物形象比较鲜明,曲辞质朴苍劲,但结构较为松散。
玉坡奏议
五卷。明张原撰。张原,字士元,三原(治今陕西省三原县龙桥镇)人。正德进士,授吏科给事中,因上疏论事被谪为贵州新添驿丞。嘉靖元年(1522)召复故官。他对当时的权贵大臣直言不讳,言人所不言,这些奏疏皆收于本集。有《四库全书》本。
成佛之道
《成佛之道》综合佛法精要,开显成佛坦途,乃印顺法师博览法藏之心得。全书分为偈颂和释文两部分,先以偈颂总摄成佛之道浅深之义理,再循序用现代汉语一一加以解说。颂文要而简,利于读诵与记忆;释文浅而详,利于明解与会通。
五方便念佛门
凡一卷。隋代智顗撰。又作五方便门,尾题作五方便念佛观门。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内容系阐说念佛五门及其入方便之次第等。初说行者念佛时从浅入深之次第,即凝心禅、制心禅、体真禅、方便随缘禅、息二边分别禅;次叙圆观无浅深之浅深念佛五门之来意及入方便之次第;更举大宝积经卷一一六之一行三昧,及卷八十九之画像观礼文;终乃就化法四教而说行者之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