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汝言

- 姓名:俞汝言
- 别名:字右吉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秀水(今嘉兴)人。
- 出生日期:1614
- 逝世日期:1679
- 民族族群:
俞汝言(1614-1679),清初秀水(今浙江省嘉兴县)人,祖籍盐城(今江苏省盐城县)。字右吉。幼孤,从兄徙居嘉兴府,孤苦力学。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补秀水县诸生。入清,弃诸生,以游学著述为事,自号浙川老民。生平研精经史,尤熟明代掌故。著《春秋平义》十二卷,多引旧文,不轻下断语。又著《春秋四传纠正》一卷,摘引《春秋》三传及胡安国传之失,随事辨正,分为六类,即(一)尊圣而忘其僭;(二)执理而近于迂:(三)尚异而邻于凿;(四)臆测而近于诬;(五)称美而失实情;(六)摘瑕而伤锲刻,共计一百○三条。立意正大,持论简明。另著有《同声录》、《谥法考》、《明代宰相列卿年表》等书。所著书均传于世。(事迹见《清史列传》卷六十八,《碑传集》卷一百三十六,《国朝耆献类征》卷四百一十四,《清儒学案小识》卷十二。)
猜你喜欢的书
喻选古方试验
方书。清喻昌撰。四卷。昌有《尚论篇》 已著录。本书约十二万字,选录《本草纲目》所附方剂,予以分类编辑而成,间附亲试之单方、验方。卷一,为合药分剂法则、养生须知、患病须知、服药须知、食物宜忌、通治方四首等内容。卷二,杂证上、中、下三部。包括头病、目病、面病、肠风下血、诸淋等六十四种病证。卷三,妇科。包括调经、崩漏、带下等九种病证。卷四,儿科。包括小儿诸病、小儿惊痫、小儿诸疳、痘疹四大类。外科。包括折伤跌扑、虫兽伤、中毒及食物毒等十三种病证。凡九十二种病证,近二千首方剂。分类详明,每种病证,又详列治法,易于读者检索。对研究《本草纲目》及临床运用均有帮助。有道光十八年 (1838)梅春华家刊本,裘吉生 《珍本医书集成》 本。
西溪易说
十二卷。宋李过撰。李过,《宋史》无传,生卒年及仕履皆不详。惟董真卿《周易会通》曰,过字季辨,兴化《今属福建)人。《易说》十二卷,其庆元四年(1198年)《自序》谓几二十年而成。可知是积心思虑之作。然四库馆臣所见本已佚去其《序》,书中亦多阙文,已非董氏所见之旧本,盖传抄讹脱。此书首为“序说”一卷,分上、下经,依文讲解,而不及系辞以下。冯椅称《西溪易说》多所发明,然以毛渐《三坟》为信,误矣。冯说诚是。《四库全书》及 《经义考》俱作十二卷。其书首为 “序说”一卷。分上下经,依文讲解,而不及《系辞》以下。《四库全书》收入。胡一桂讥其于经文多所窜乱,冯椅则称其多所发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是书“乱经之罪与诂经之功,约略可以相当”。
诗话类编
诗话汇编。明王昌会辑。王昌会,字嘉侯,上海人。其父王圻为嘉靖(1522—1566)进士,曾官御史。《诗话类编》三十二卷,分为体格、名论、帝王、忠孝、节义、夙慧、科第、神仙、鬼怪、方外、宫词、闺秀、妓、题咏、考订、品评、诗赏、诗遇、诗穷、诗弹、诙谐、感慨、谶异、事逸、吊古、哀挽、梦幻、规讽、杂录等二十九门。书前凡例略谓:“是编纂辑成书,无敢妄作,间有数条相合,大同小异,如题红叶、题三娘墓故事,诸书错综互见,无所取裁者,漫加笔削,汇成大观。”可见其内容大体分门归类纂辑前人诗话及笔记、杂著中论诗记诗之语,亦有少量加以笔削缀合者。然各则之下不注出处,颇失其存辑价值;又不分人言己言,颇失其著述价值。有北京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
官弈经
《官弈经》是明朝重臣张居正的作品,由于张居正的特殊地位和显赫政绩,《官弈经》也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张居正是中古代唯一的顺风顺水改革家,他的成功秘要在《官弈经》中有多重展现。清代名臣曾国藩对《官弈经》研悟颇深,他说:“官之荣辱,尽在弈中。”《官弈经》共分八卷,分别为“道弈卷、术弈卷、阳弈卷、阴弈卷、强弈卷、弱弈卷、顺弈卷、逆弈卷。著名文史专家马树全先生在深刻点评原文的同时,又精心撰写了与之相关的历史事典。《官弈经》哲理深邃,见解高远,启人心智,实用性极强。
药师经直解
药师经直解,一卷,清灵耀撰并序,有科文。补录日本慧坚戒山序及密呪梵字。全称《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直解》。佛典注疏。清康熙八年(1669)灵耀撰。是唐玄奘译《药师经》的注释书。注释分为两部分:(1)释总题;(2)释别文。书后附录有《药师如来大真言》、《药师如来小真言》和《七佛药师真言》。本书传至日本后,颇获赞誉,故于日贞享三年(1686)刻印流传。今见载于《嘉兴藏·又续藏》及日本《续藏经》。
宿命智陀罗尼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纯咒无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