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震亨

文震亨
  • 姓名:文震亨
  • 别名:字启美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
  • 出生日期:1585年
  • 逝世日期:1645年
  • 民族族群:

文震亨(1585年—1645年)明造园家、书画家、文学家。字启美。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文徵明曾孙。天启五年(1625年)恩贡,选授陇州判,先以琴、书名达禁中,崇祯帝特改武英殿中书舍人,协理校正书籍事务。曾因阉党与东林党的斗争,被牵连下狱。复职后,崇祯帝命其到蓟州劳军,给假回籍。不久,崇祯帝自缢,福王在南京即位,因不愿同流合污,辞官退休于苏州。清兵攻陷南京、苏州,又避地阳澄湖畔,忧愤绝食自杀殉国。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节愍”。


其诗文书画,均得其家传。造园作品有“香草垞”,其中“婵娟堂”、“斜月廊”、“啸台”等景物,反映其对文学、音乐、书画、造园等方面的艺术素养。其造园美学观点,认为园林中的建筑,“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区又次之。吾侪纵不能栖岩止谷,追绮园之踪,而混迹廛市,要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长物志·室庐》)强调使用各种造园主要材料和陈设器物,应互相配合,形成幽美的景色,使居住、休息、游览者从中得到审美享受。对于各种建筑,又有不同的审美要求,由于环境不同,功能差异,不但取材不同,即其周围布局,也随之而殊,以便彼此调和,呈现自然之美。又注意造园中各种观赏植物的配植方式,要求充分发挥其审美特性,以构成宜人景观。认为“繁花杂木,宜以亩计。乃若庭除槛畔,必以虬枝古干,异种奇名,枝叶扶疏,位置疏密。或水边石际,横偃斜披;或一望成林;或孤枝独秀。草木不可繁杂,随处植之,取其四时不断,皆入图画。”(《长物志·花木》)认为观赏植物有其不同特点,应使之不相隐蔽,以便充分发挥植株个体之美。在水石配置方式上,指出“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长物志·水石》)。要求注意水池比例大小,山峰的竹石点缀,色彩的调和,动静的配合,均能令审美接受者产生“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苍崖碧涧,奔泉泛流,如入深岩绝壑之中”(同上)的天然美学境界。又极注意造园中生态环境的设计,强调动物的观赏价值,重视动物的特性,饲养技术的训练,配景的生气勃然,使其构成幽雅而令人“会心”的境界,即“语鸟拂阁以低飞,游鱼排荇而径度,幽人会心,辄令竟日忘倦”(《长物志·禽鱼》)的境界。又在《蔬果志》和《花木志》中指出应当反对园林中“以此市利为卖菜佣”的纯生产观点,即使栽植有实用价值的果树和花木,也应以不损害美观为原则。在《几榻志》和《位置志》中,要求园中室内陈列器物的形式精致古雅,令人发生古趣盎然之感,形成完整的综合美感效果。在《舟车志》和《香茗志》中,要求往来于风景区的交通工具精致美观;供游客休息的茶室,应构成“别境乾坤”的审美风格。在书画美学鉴赏上,强调收藏与识鉴、阅玩、装褫、铨次等审美活动相结合,才能显示其中审美趣味。观赏书法时,要求“澄心定虑,先观用笔结体,精神照应,次观人为天巧,自然强作,次考古今跋尾,相传来历,次辨收藏印识、纸色、绢素。”(《长物志·论书》)在鉴赏书画的技术性方法中,要求“看书画如对美人,不可毫涉粗浮之气”(《长物志·赏鉴》)。对于书画装潢的审美活动,也有其要求,反映其精当的审美修养。著有《长物志》、《琴谱》、《开读传信》、《载贽》、《清瑶外传》、《武夷外语》、《金门录》、《文生小草》、《棱陵竹枝歌》、《香草诗选》、《岱宗拾遗》、《新集》、《香草垞前后志》、《怡老园记》等十馀种。

猜你喜欢的书

上清天关三图经

上清天关三图经

《上清天关三图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内容大部分与《洞真上清天关三图七星移度经》相同,但删去该经上卷第一至八页文字,补入部分神图。盖为同一经典之不同版本。

太上说紫微神兵护国消魔经

太上说紫微神兵护国消魔经

太上说紫微神兵护国消魔经,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此经乃太上老君于上皇二年在紫微上宫演说。经文称酆都六洞诸天魔鬼造恶,瘟病横行,鬼气冲人,人民悲切苦楚。太上老君敕令虚危二宿托精应变,化为真武之神,统领天兵神将于酆都山降伏妖魔,为民除害,福德无尽。真武功成之后,受封为北极总统玄天大将。按此书所述真武神话,似乎早于《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

可爱的中国

可爱的中国

《可爱的中国》是方志敏烈士的遗著选,包括诗文书信等文章,第二次以烈士遗文的原貌与读者见面,是对广大青少年及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的教科书。《可爱的中国》作者以不朽的革命功勋,不屈不挠为国牺牲的壮烈精神,以一个崇高的共产党员和真的爱国主义者的榜样,给我们伟大的教育了。《可爱的中国》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表现了作者精确的描写和强烈的激情相结合的艺术效果。比喻生动,使作品形象生动,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有的地方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使作品体现出排山倒海的气势。

廿一史弹词

廿一史弹词

明代弹词作品。又称《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杨慎著。两卷,分为十段,用浅近文言写成。作品以正史所记事迹为题材,叙述历代的变迁兴替。清代张三异为此书作了评注,发解它的宗旨说,杨慎“止借里谣巷咏,以抒其吊古谈今之怀。意不主于诙谐,而实藉以提撕告诫;语非取予嘲谑,而有裨于群怨兴观。……其讴吟悲慨,可醒愚妇愚夫;而禾黍流连,亦可悟贤君贤相”。作品中每段弹词前先用〔西江月〕词调及律诗数首为引,次用散文与“三三四”的10字句韵体述唱故事,尾以一诗一词作结。有雍正年间刊本,并有评注本多种。

找回自己

找回自己

《找回自己》是圣严法师又一本贴近现代人心灵的著作,全书共分四大部分,分别为:“掌握人生方向盘”、“不被自己框住”、“回归内在的声音”,以及“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自我消融”。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总是忙于汲汲营营地追求满足物质上的欲望,却忘记生而为人的真正意义;我们常常忙着左顾右盼地评断别人,却忘了应先审视自己、认识自己。许多人或许不曾面对过“自己”,不曾认真地审视过那个真实的“我”,而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究竟又是什么? 圣严法师以佛法的智慧,提供我们认识自己的方向,并为探寻时所升起的疑惑,提出最切实的建议。无论是人生的价值与目的、如何克服执着、如何放下欲望、应有的生活态度、自我成长、忏悔与责任…等,圣严法师都以最生活化的实例、最直接明了的说解,让读者可以立即运用,确实履行。期待在圣严法师的带领下,我们都能真正找到自我,为生命开启新的视野!

摄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经计一法中出无量义南方满愿补陀落海会五部诸尊等弘誓力方位及威仪形色执持三摩耶幖帜曼荼罗仪轨

摄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经计一法中出无量义南方满愿补陀落海会五部诸尊等弘誓力方位及威仪形色执持三摩耶幖帜曼荼罗仪轨

摄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经计一法中出无量义南方满愿补陀落海会五部诸尊等弘誓力方位及威仪形色执持三摩耶幖帜曼荼罗仪轨,一卷,“但咒赞及作法宜视大仪轨内”,唐不空译,略云补陀落会仪轨,尾题补陀落海会诸尊住略出威仪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