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

- 姓名:龚自珍
- 别名:字瑟人,号定盦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清仁和(今杭州)人
- 出生日期:1792
- 逝世日期:1841
- 民族族群:
龚自珍(1792—1841),晚清著名的启蒙思想和文学家。一名巩祚,字瑟人,号定盦,晚号羽岑山民,清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仕宦世家。从小随外祖父、文字学家段玉裁学习《说文》等古籍,有扎实深厚的汉学基础。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二十五年任内阁中书。道光九年(1829)进士。十七年任礼部主事。十九年辞官归里。二十一年春主持江苏丹阳书院讲席,次年暴卒于丹阳云阳书院。
龚自珍一生处在封建制度腐朽没落的时期,他对清统治集团的腐败和黑暗十分不满。早在23岁时,就写了著名的《明良论》4篇,猛烈抨击封建统治,斥责贪官污吏,认为士人不知廉耻,就是国家大耻。他把没落的封建社会,比喻为满身疮疥的无法救治的病体,已是行将下山的太阳,是“大乱将起”的“衰世”。他反对封建名教,猛烈攻击科举制度,认为封建名教摧残了人的才智。他极力提倡“更法”、“改图”,并就土地所有、八股取士、财政税制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的这些维新思想和变法主张,对近代中国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梁启超曾说:“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庵文集》,若受电然。”他的“君臣共治”和“贫富平均”的政治主张,成为后来戊戌变法的思想来源。在鸦片战争前夕,他主张移民实边,开发西北边疆,警惕沙俄觊觎,以强国固边。他全力支持林则徐赴广东禁烟,作《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赠行。他称鸦片为“食妖”,不仅夺人性命,而且废坏国财,竭力鼓励林则徐坚定禁烟决心,决不要游移不定,对干扰反对禁烟者要杀一儆百,并建议林则徐要随带重兵、准备火器,以防英国侵略者的欺诈,主张用武力对付外来入侵者。龚自珍在学术上,深得近代今文学派的先驱刘逢禄的影响,28岁时曾在北京拜刘为师,学习《公羊春秋》,志趣相投。他是嘉庆、道光年间主张“通经致用”的今文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提倡尊史,认为一切学术都是史。在哲学上,他既反对孟子的“性善”说,又反对荀子的“性恶”说,认为“性无善无不善”。他还认为事物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提出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历史进化论观点,预言未来光明“不在朝而在野”。在近代哲学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龚自珍善诗文,散文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诗词瑰丽奇肆,有“龚派”之誉。一生所作文300多篇,诗词六七百首,其中《尊隐》、《明良论》、《乙丙之际著议》、《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病梅馆记》、《己亥杂诗》等篇,是其思想观点和诗文风格的代表作。他的著述,近人辑有《龚自珍全集》。
猜你喜欢的书
内经运气表
医经类著作。清陆懋修撰。一卷。懋修有《世补斋医书》已著录。陆氏认为运气学说非图不明其义,亦有不能图而宜于表者,故将《内经》七篇大论的运气内容以表格形式概括阐发,编次成帙。约成书于光绪十年(1886)。书中共列十三表,每表均附简论。表一,五运经天;表二,阴阳五行中运;表三,五运合五音太少相生;表四,司天在泉左右间气;表五,阴阳五行中运;表六,六政六纪上中下;表七,客气加临主气;表八,五运齐化兼化;表九,天符岁会;表十,运气中上顺逆;表十一,六元本标中气治法;表十二,五行胜复;表十三,司天在泉胜复补泻。陆氏重视天人合一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研究运气学说,探讨疾病诊治规律。巧妙地将五运六气、司天在泉、加临演化、运气合治等理论精心化裁为十三表,简明赅括,一目了然,便于查检。附论亦简洁明了,有助于理解。有《世补斋医书前集》光绪十二年山左书局重印本,一九一二——一九一四年江东书局石印本。
类证治裁
综合性医书。8卷。附卷1卷。清·林佩琴撰于1839年。作者将内科杂病、妇科、外科等病证据不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详予辨析,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对各种病证提出具体治法及应用方剂。其中有不少病证,附述了个人治案,从实践的角度补充作者的论述。亦可供学医者借鉴。本书为综合性医书。林氏认为诊治疾病,难点在于识证和辨证,所以非常重视识证与辨证。识证的重点是阴阳虚实,六淫七情;辨证则须辨其在经、络、腑、脏、营卫、筋骨等不同的病位。他编写此书,首先以《内经》理论为本,因为是临床为主的著作,书中广泛吸取古今名医的学术经验,上自张仲景,中迄金元刘完素、李果、朱震亨等,下迄清代张璐、叶香岩、程钟龄辈,立论比较严谨。
黄昏
长篇小说。王统照著。载《小说月报》1923年14卷1—5号,商务印书馆1929年初版。小说通过琼符、苕英、瑞玉三个妇女不幸命运的描写,控诉封建势力摧残妇女的罪行,反映了作者对妇女命运的热切关注。省城大学生赵慕琏暑期返乡度假期间,目睹其叔父、地主赵建堂蹂躏和迫害被其强占的两个姨太太和一个婢女,产生极大义愤,于是他制定周密计划,将三个女子救出魔窟。故事情节较为集中完整,人物形象较为生动;虽有对人生问题的探索,但更注重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揭露与批判。
绝妙好词笺
七卷。清查为仁(1693—1749)等撰。查为仁字心谷,号莲坡居士,宛平 (今北京丰台)人。康熙举人,因被讦得罪下狱,八年始释。发愤读书,居天津水西庄,筑板屋称花影庵,藏书万卷,往来名士甚多。有 《蔗塘未定稿》,与厉鹗撰有 《绝妙好词笺》。《绝妙好词》,宋周密编。其笺则查为仁、厉鹗所同撰。周密所编《南宋歌词》始于张孝祥,终于仇远,共一百三十二家。去取谨严,犹在曾慥 《乐府雅词》、黄升《花庵词选》之上。又 《宋人词集》,今多不传,并作者姓名亦不尽知于世。零玑碎玉,皆赖此以存,于词选中最为善本。当初,查为仁采摭诸书以为之笺,各详其里居出处。或因词而考证其本事,或因人而附载其佚闻。以及诸家评论之语,与其人之名篇秀句不见于此集者,皆为附录。正值厉鹗亦方笺此集,尚未脱稿,适游天津,见查为仁所笺,逐举以付之。删复补漏,合为一书。今简端并题二人之名,不没其助成之力。所笺多泛滥旁涉,不尽切于本词,未免有嗜博之弊。然《宋词》多不标题,读者每不详其事。如陆游之 〔瑞鹤仙〕,韩元吉之 〔水龙吟〕,辛弃疾之 〔祝英台近〕,尹焕之 〔唐多令〕,杨恢之 〔二郎神〕,非参以他书,得其源委,有不解为何语者。其疏通证明之功,亦不可泯灭。周密有《癸辛杂识》诸书,厉鹗有《辽史拾遗》诸书。《绝妙好词笺》成于乾隆十四年 (1749),刻于十五年 (1750)。有 《四库全书》 本。
南北史通俗演义
《南北史演义》是蔡东藩著作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系列书之一。该书叙述了南北朝一百七十年间由分裂到对峙统一的史实,观点平实,内容丰富,论述有法,用语雅洁,自评自注,理趣兼备,洵为通俗史著的经典。该书取材谨慎,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可以让人入门民族历史。《南北史演义》为民国蔡东藩在“演义救国”思想指导下创作的系列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叙述了南北朝一百七十年间由分裂到对峙统一的史实,观点平实,内容丰富,论述有法,用语雅洁,自评自注,理趣兼备,洵为通俗史著的经典。 汉晋以降,外族渐次来华,杂居内地。嗣是五胡十六国,迭为兴替。后来弱肉强食,彼吞此并,辗转推迁,又把十六国土字,浑合为一大国叫作北魏。后来北魏又起内讧东分西裂,无暇顾及江南.所以江南尚得保全。及东魏改为北齐,西魏改为北周。西土又分作为三分,周最强,齐为次,江南最弱。鼎峙了好几年,齐为周并,江南但保留十分之二险些儿要尽属北周了。就在此时大丞相杨坚篡了周室,复并江南;既收周禅又灭陈氏,最终统一中原,合并南北。
法华经演义
法华经演义,二十卷,清一松讲录,广和编定。光绪二年,在会稽(今绍兴)传灯寺整理时,苦思了12昼夜,于神思恍忽中如见光亮,听到声音: “得意无心为本。”于是以此为宗旨,对这讲稿进行增删,并补入《法华经》原文,改名《法华演义》刊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