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时雨

薛时雨
  • 姓名:薛时雨
  • 别名:字慰农,一字澍生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安徽全椒人
  • 出生日期:1818
  • 逝世日期:1885
  • 民族族群:

薛时雨(1818-1885),字慰农,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人。安徽全椒人。起家寒士,父为乡学教授。道光二十三年(1843)中举,咸丰三年(1853)中进士,任浙江嘉兴知县。六年值大旱,下令停征赋,置大府催科檄于不问,被免调。七年,署嘉善县令。十年,离职赴吏部引见,归途闻杭州为太平军所克,遂流寓南昌。后赴上海,入李鸿章淮军佐幕。同治三年(1864)为左宗棠荐补杭州知府,后署粮储道,代行布政、按察两司事,因为上官所忌,遂于五年告病辞官。历主杭州崇文书院、江宁尊经书院、惜阴书院凡二十年,一时吴下文人,多其弟子。诗学白居易、苏东坡,“其诗以真胜,而用密实矫空滑之弊,故自饶深稳”(顾云《桑根先生行状》)。徐世昌《晚晴簃诗汇》称“其诗亦如西湖山水,清而华,秀而苍,往往引人入胜。至伤时感事,沈郁顿挫,骎骎入少陵之室。”陈衍则以为“桑根治行循良,而宦流勇退,诗境故自时近随园(袁枚)”(《近代诗钞》)。自称其词“无柔肠冶态以荡其思,无远韵深情以媚其骨”(《藤香馆诗·江舟欸乃自序》)。盖因以为“拈毫托兴,贵在遇事即书,直抒胸臆”,故“激而改弦,力洗柔靡之习”,而“能挥洒如意,一气卷舒”(金鸿佺《藤香馆词·跋》)。有《藤香馆诗钞》四卷、《续钞》二卷,《藤香馆词》一卷。其门人谭献删定为《藤香馆诗删》四卷。生平见谭献《薛先生墓志铭》、顾云《桑根先生行状》(均见《续碑传集》卷八○)、费行简《近代名人小传》。

薛时雨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乾隆环县志

乾隆环县志

清代高观鲤纂修,成书于乾隆十九年(1754)。高观鲤,浙江仁和人,乾隆戊辰科进士,同年任环县知县,亲自动手编志。全志共十卷。卷一沿革:疆域、山川、古迹、城池、县治、仓库、坊市、桥梁;卷二祠祀:墓道;卷三学校:祭器、乐器、书籍、社学、乡饮;卷四田赋:盐课、杂税、物产、风俗;卷五兵防:烽堠、邮传;卷六职官:仕迹;卷七仕籍:进士、举人、贡生、武科;卷八人物:忠节、孝义、勋业、赠官、流寓、隐逸、方伎、列女;卷九艺文:颂、讲、记;卷十纪事。为环县最早的一部县志,今仅存手抄本两套,存环县档案馆。该志上限自明崇祯间,下限至清乾隆十九年。j

玉台画史

玉台画史

中国画史著作。清代汤漱玉著。重要版本有《振绮堂遗书》本、《翠琅玕馆丛书》本、《美术丛书》本、《画史丛书》本。本书正编五卷,别录一卷。该书成编于道光四年(1824)。仿厉鹗《玉台书史》体例,选历代能画妇女辑录成编。起于虞代舜妹嫘,到清代丰质止。全书分宫掖、名媛、姬侍、名妓四门。其中卷一为宫掖,自虞至明,二十人,末附一人为卢昭容,实为灵异事,卷二为名媛(上),自晋至元;卷三为名媛(下),自明至清;以上两卷,共一百二十五人。卷四为姬侍,所记为宋、明、清三代人,共十六人。卷五为名妓,所记为唐、宋、明、清四代人,共四十人。其征引书近百种。书后附《别录》一卷,汪远孙阅其妻著录后,感未详尽,为之补述,凡十五则,有宋柔刚、金士珊等十七人。其所著录都为清代名媛,大多为其交游者之妻或妹或女,或者据人见告,或者录自画跋。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梁启超撰,北平清华学校清华周刊丛书社1925年初版,台湾中华书局1956年影印,刊入《国学研读法三种》。本书系梁启超1924年春季在清华学校授课的讲义,共解读了《论语》、《孟子》(附论《大学》、《中庸》、《孝经》及其他)、《史记》、《荀子》、《韩非子》、《左传》、《国语》、《楚辞》、《诗经》、《礼记》、《大戴礼记》等10余部古典要籍,各书载书名、作者及其时代。列篇目,撰写提要评介著作价值并介绍读法。是一部国学入门推荐书目。

上海游骖录

上海游骖录

章回小说。近代吴沃尧著。十回。叙江西秀才辜望延,因不满当地官兵镇压乡民,被诬为革命党逮捕。家人辜忠设计将其救出,逃往上海,借住堂兄家。辜读《革命军》等书后,向往加入革命党,但经人介绍所识革命党人,言语谈吐,均不似有志之士。新交李若愚告知革命党人均不可靠,只需五十元,就能高呼皇帝万岁。并为之设计宴请几位党人,使之显露原形。席间,真如李所言,党人丑态百出,甚至扬言,只要有钱,专制也使得,辜大失所望。是时捕讯紧急,辜望延逃往日本。作者认为清政权无药可救,对革命党人也十分失望,将中国社会问题的症结归于道德沦亡,呼吁“今日之社会诚岌岌可危,固非急图恢复我固有之道德不足以维持之,非徒言输入文明即可以改良革新者也”。初载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上海《月月小说》,次年上海群学社出版单行本。

云溪友议

云溪友议

唐代笔记小说集。范摅撰。《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范摅《云溪友议》三卷(咸通时,自称五云溪人)。”《崇文总目》同。《郡斋读书志》小说家类亦著录为3卷,云:“唐·范摅撰,记唐开元以后事。摅,五云溪人,故以名其书。”《直斋书录解题》却称“《唐志》三卷,今本十二卷。”现存各本卷数并不一致。主要有明刊本(《四部丛刊续编》即据此影印,附张元济校勘记1卷。1957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又据此排印)、《四库全书》本、《嘉业堂丛书》本(附刘承干校勘记3卷)等分上中下的3卷本,共65条,每条有3字标题。卷首有范摅自序,说明本书是他记朋友议论时的所闻而成。这种版本应较符合原本面目。《裨海》本、《笔记小说大观》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为12卷本、缺范摅自序和每条的3字标题。其余《说郛》本、《唐人说荟》本等为1卷本。全书内容十之七八是诗话,属唐人记唐诗轶事,虽偶有误记,仍有重大参考价值,可补《本事诗》的不足。其后成书的《才调集》、《唐诗纪事》、《唐才子传》等书也从中取材不少。另外有些故事属传奇小说,如《玉箫化》写韦皋与玉箫的再世姻缘,《江都事》写李绅轶事等。范摅生卒年不详,仅知是唐僖宗时人。原籍吴(江苏吴县),后迁居越地五云溪(若耶溪的别名),在书中自称“云溪子”,本书亦名为《云溪友议》。

白话周书

白话周书

《周书》,纪传体断代史书。唐令狐德棻等撰。贞观十年(636)成书。五十卷。记事上起西魏文帝大统元年(535),迄于隋灭周(581),凡四十七年历史。其中西魏二十二年,周二十五年。分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此为《周书》白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