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尧

祝尧
  • 姓名:祝尧
  • 别名:字君泽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江西上饶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祝尧,生卒年不详。元代学者、辞赋研究家。事迹略见《江西通志》、《广信府志》、《上饶县志》。字君泽。江西上饶人。元仁宗延佑五年(1318)进士,授南城丞,改江山令,迁萍乡州同知(《四库全书总目 · 古赋辨体提要》据《江西通志》云:“迁无锡州同知”)。祝尧博学能文,对辞赋用力尤深。所编《古赋辨体》10卷,从赋体源流着眼来选辑辞赋作品,虽为辞赋总集,却颇具理论、批评价值。祝尧将历代赋作分为楚辞、两汉、三国六朝、唐、宋五体,并分别予以论述,很能道出赋体发展演变轨迹,后世所谓古赋、俳赋、律赋、文赋之名亦实均从之出。在辞赋创作上,他以古赋为极则,以辞、情、理为标准,要求赋家正确处理辞、情、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有感而发,象古之诗人那样,“其赋古也,则于古有怀;其赋今也,则于今有感;其赋事也,则于事有触;其赋物也,则于物有况。情之所在,索之而愈深,穷之而愈妙。”祝尧提出了不少很精辟的赋学见解,在辞赋研究史上产生了影响,如明吴讷《文章辨体》论“古赋”体,几乎全采祝氏之说,《四库全书总目》亦曰祝尧论赋“于正变源流亦言之最确”。据《广信府志》、《上饶县志》,祝尧还著有《大易演义》、《四书明辨》及《策学提纲》。

祝尧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德皇威廉二世回忆录

德皇威廉二世回忆录

本书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末代君主威廉二世流亡荷兰期间,对德意志统一、德意志第一帝国崛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意志革命、德意志第一帝国灭亡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回忆。威廉二世是怎样对待和评价德意志统一和崛起的功臣俾斯麦的?德意志第一帝国的外交斗争在他的领导下为什么如此跌宕起伏、交锋激烈?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爆发?德意志革命发生的根源是什么?德意志第二帝国覆亡阶段发生了哪些不可思议或令人唏嘘的事情?本书都给予翔实、充分的解答。

德国人

德国人

《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是德国著名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创作的一部震撼人心的史诗。它刻画了德国从公元800年到20世纪40年代的盛衰史。这不是一部通常的编年史,而是通过对德国历史风云人物有血有肉的描绘,使读者似乎身历其境,重温千百年来的德国人历史。作者怀着爱恨交织的心情,回顾德国人非同寻常的历史。他以挚爱的笔触探讨德国人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奥秘。在他看来,浮士德身上永无休止的渴求精神,是德国人最大的动力。德国人正是以这种严肃认真、孜孜以求、永不满足的精神,攀登人类文化的高峰。

荒漠甘泉

荒漠甘泉

美国考门夫人(Mrs Cowman,1870—1960)著。1920年出版。以日记体讲述作者的灵修体验。《荒漠甘泉》以圣经经文为据,摘录了考门夫人所喜爱的司布真、马德胜、爱德华兹等多人的著述或语录,结合作者的经历思考,书写了一年的读经心得和人生感悟,同时汇集了大量布道、宗教著述和圣诗的片言只语。贯穿全书主题的是信心和爱心。

筠轩集

筠轩集

元代诗文别集。13卷。唐元撰。《四库全书》曾据安徽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元大德八年(1304)方回序,至正六年(1346)唐元自序。据方回序文,可知序为唐元《艺圃小集》作,《艺圃小集》收入诗仅54篇,集名亦由方回所题。据唐元自序,所收入的诗,都作于后至元五年(1339)到至正六年之间,但集中收入有作于至顺年间的《饯马昂夫郡侯赴池阳》诗2首,可知以上2序都不是今本《筠轩集》的原序。卷1—3为五言古诗,卷4为七言古诗,卷5为五言律诗,卷6—7为七言律诗,卷8为五六七言绝句,卷9为序,卷10为记,卷11为说、题跋,卷12为辞、墓铭、铭,卷13为赞、祭文、杂文。唐元有文集50卷,为其子唐桂芳手辑,但未见传本。现存的《筠轩集》13卷,是明人程敏政所编的《唐氏三先生(唐元、唐桂芳、唐文凤)集》30卷的一部分。《四库全书》编者曾认为,《筠轩集》中应有误收入的他人诗作。方回曾评唐元的五言古诗《艺圃》说:“仅十六句,似乎拟陶”,但《艺圃》是唐元前期作品。统观他的诗文,以平和温厚为特点,是比较典型的儒士之作。

盂兰盆经赞述

盂兰盆经赞述

又名《盂兰盆经疏》。佛典注疏。作者不详。一卷。《注进法相宗章疏》、《东域传灯目录》等谓唐慧沼、慧净曾各撰《盂兰盆经赞述》一卷,故疑此《赞述》即其中一人所作。此推断如成立,则此卷是现存关于《盂兰盆经》的最早注疏。首略残,全文基本完整,尾题:“盆经赞述卷一”。另上海图书馆亦收有一号。此卷将《盂兰盆经》分作教起因缘分、圣教所说分及依教奉行分等三分,亦即传统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逐句引用经文,加以简略解说。强调必须对父母行孝,谓“养育之恩,昊天罔极。纵令从地积聚珍宝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所得功德不如供养父母一分功德”。“宁于一日受三百钻以钻其身,不应起一念恶心向于父母”。本文把“盂兰盆”解释为“成(盛)食之器”。谓:“名餐悉俎,在于盆内,奉佛施僧,以救倒悬之苦,故曰‘盆’也。”则对于“盂兰盆”一词的错误解释,由来已久。历代大藏经均未收。日本《大正藏》据P.2269录文收入第八十五卷。

一切佛摄相应大教王经圣观自在菩萨念诵仪轨

一切佛摄相应大教王经圣观自在菩萨念诵仪轨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导生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