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念

- 姓名:陈祖念
- 别名:字修甫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明连江(今福建连江)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陈祖念,字修甫,明连江(今福建连江)人。陈第之子。学不及于其父,而说《易》则远胜之。其父陈策为明神宗万历(1573-1619)时造生来看,他大致生活于明末清初之际,约与顾炎武、王船山同时代人。其撰写《易用》六卷,近七万言,是很值得一读的易学专著。融合汉宋,不存门户,唯逐爻寻理,切于人事之实用。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
陈祖念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富兰克林自传
该书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最为著名的自传,其写作始于1771年,中间时断时续,一直写到1790年富兰克林去世前不久,内容涵盖作者从青年时代到18世纪50年代末期的生活。他在担任北美殖民地常驻英国代表时动笔写自传的第一部分,1784年出使法国时撰写第二部分,1788~1790年在美国费城对这两部分进行修改。由于家人对出版《自传》犹豫不决,不少盗版在坊间流传开来。1791年在法国巴黎出版了不完整的法译本,英文版本1793年在伦敦出版,直到1818年《自传》才在美国正式出版。虽然富兰克林没能完成这部他称之为回忆录的作品,不过其中详尽记录了他所经历的事件、他从事的发明创造,以及他为研究道德、哲学、政治、科学、文学做出的努力,内容十分丰富多彩。《富兰克林自传》不仅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而且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以丰富的主题、象征、隐喻、类比著称,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是莎士比亚于1607年左右编写的罗马悲剧,它是源于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戏剧讲述的是当时罗马的三大首领之一:安东尼因沉迷于埃及女王克莉奥佩特拉的美色而无暇于国家大事,终日与她在埃及厮混,天天醉生梦死。后来,罗马受到塞克斯特斯·庞贝的叛乱,海盗的入侵,东方帕提亚人的入侵以及安东尼妻子因向凯撒挑战失败而死的消息终于让他重新振作起来,毅然回到罗马,为祖国效力。安东尼遂因形势需要与屋大维和好,并娶其妹来巩固彼此的政治关系。这也让克莉奥佩特拉又伤心又愤怒。终于,各种战事和解消停后,安东尼迫不及待的回到了埃及女王身边。后来庞贝被杀,同僚莱皮德斯被废黜导致了最后安东尼和屋大维的两虎对峙。在海上对战中,安东尼不明智地跟随埃及女王逃跑而战败,最终伤心自刎,克莉奥佩特拉也终于看清屋大维的真面目,自杀身亡。
吴朝请集
诗文别集。南朝梁吴均撰。《梁书·吴均传》称,所著文集二十卷。《隋书·经籍志》著录《吴均集》二十卷,两《唐志》并同,似唐前犹完好无损。其实不然,《郡斋读书志》(衢本)卷一七著录《吴均集》三卷,谓“唐世搜求,止得十卷,今又亡其七矣”,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据此判断晁氏所见《唐志》作十卷,今本作二十卷乃后人依《隋志》妄改。北宋《崇文总目》著录《吴均集》正作十卷,可为唐本十卷佐证。《宋史·艺文志》著录《吴均诗集》三卷,此又说明南宋郡斋所见三卷本亦当有诗无文。宋本已不传,今存明人辑本,主要有明张燮《七十二家集》本《吴朝请集》三卷,不过抄撮《艺文类》、《初学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等成为一编。又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合燮辑为一卷,凡赋和杂文十三篇、乐府三十首,诗六十七首。
谏书稀庵笔记
《谏书稀庵笔记》共有短文165篇,其涉猎内容十分广泛。这些文章中,有反映满清末年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如:捻军北上、义和拳排外、八国联军侵犯京都、辛亥革命、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占领潍县城、张勋复辟等等。有通过描写王公大臣、部曹、书吏等人的私生活,揭示晚清朝政昏庸、官吏贪腐的;有记叙家乡山东,特别是潍县的经济资源、乡土、风俗、名人轶事,赞扬那些洁己奉公、立言有体、鞠躬尽瘁、存心无私的名宦、乡贤、高师、大儒的。也有记叙京都所谓“下九流”人物的。如《赛金花》、《大老板(程长庚)》等等,还有反映他晚年思想情怀的,这位曾以对联“八载退隐抱赤子,十年进士如白丁”释怀的晚清逸民从《笔记》的若干文章中透露出,在经历了辛亥革命的洗礼后,他也拥护五族共和、赞成男女平等、解放妇女,兴办平民教育,其思想逐步开明起来了。其在身后留下的《谏书稀庵笔记》,也为后人认识和研究晚清社会及地方乡土文化,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文史资料。
贫贱夫妻
短篇小说。钟理和著。初载1959年11月8日《联合报》副刊,原名《鹣鲽之情》,曾译成日文,1964年刊载于日本《农民文学》。后收入1976年11月台北远景出版社版《钟理和全集 (卷三) 》。这是一篇记实小说。它赞颂了一对感情真挚、纯洁坚贞的患难夫妻 “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感情。女主人公钟平妹是善良、忠贞、勤劳、淳朴的化身。在那闭塞而落后的封建山村,她同丈夫因同姓氏,恋爱结婚遭世俗鄙夷和反对。他们双双出走,几经艰难,不惜和家庭决裂,才得结成恩爱夫妻。当他们携带儿女返回家乡时,贫穷和疾病同时降临在他们头上。丈夫一病3年不起,家产卖尽,一贫如洗。平妹任劳任怨,为了病夫幼子,几年间学会了庄稼人全副本领: 犁、耙、莳、割,田事完毕还要给附近大户人家或林管局做工维持家计。丈夫则在家做饭、喂猪、照料孩子,家庭和美但经济窘迫,连柴米油盐都难以筹措。平妹被逼跟盗伐山林的人上山偷掮木头。丈夫终日惴惴不安地等待妻子平安归来。一天,平妹在山上被林警发觉而追捕,逃跑时跌入小河而擦伤。他更感愧对爱妻,一边为其擦洗伤口,一边暗自嘘唏。作家以平实质朴之笔,歌颂了这对贫贱夫妻忠贞不渝的美好爱情,写出他们相濡以沫的深情。小说娓娓道来,很少有着意布局的斧凿之痕,细节描写伸入感情世界的深层,表现了夫妻间深沉纯真的爱。
中国哲学史校注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开山奠基之作。不同于时下“选出而叙述之”、“以西解中”的主流范式,谢著既立足于中国思想学术史固有脉络,又融贯西学原理,深具“中国效度”与“哲学效度”。此“谢无量范式”(Xie Wuliang"s Paradigm)所开辟的“以中化 西”之中国传统思想现代化道路,为我们当下思考中国哲学如何返本开新,具有重要学术参考价值。《中国哲学史校注》旨在为学界谢著研究提供精校精勘之善本,主要工作,是对谢著全文之校勘、注解。 1.校勘:以谢著1916年初版为底本,以1927年八版、1967年台一版、1976年台四版、《谢无量文集》第二卷等四种谢著版本为对校本。 2. 注解分两类:其一,对谢著所有引文,皆注明出处。引文所据文献,以《文渊阁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十三经清人注疏》、《二十四史》、《诸子集成》、《新编诸子集成》、《新编诸子集成续编》、《理学丛书》等传统基本原典为主。其二,凡订正谢著之讹脱倒衍、考辨异文、存疑、考证者,皆出注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