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趣如空

- 姓名:无趣如空
- 俗姓:施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1490
- 出生日期:1580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无趣如空(1490—1580)。明代僧,俗姓施,字无趣,自号静斋,秀水人。无趣如空禅师,野翁晓禅师之法嗣,俗姓施,嘉兴人。自幼出家,一度随法舟济禅师参学数载,后投嘉兴东塔野翁晓禅师座下参学。每次入室请益,只要无趣禅师陈述见解,野翁禅师皆不称可。天长日久,无趣禅师被弄得茫然无措。一日,野翁禅师告诉无趣禅师道:“我有一言,要与汝说。”无趣禅师以为他真地有所说法,便洗耳恭听。可是,野翁禅师却只是笑而不答。无趣禅师再三恳请,野翁禅师还是笑而不答。无趣禅师于是始具威仪,作大展礼,长跪哀请。野翁禅师道:“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贵在直下体究。子若果信得及,可放下万缘,参个一归何处。”无趣禅师于是谨遵师教,从此以后,便死心参究“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这个话头。三年后的某一天,无趣禅师正在用功,忽然听到雄鸡一声长鸣,终于当下有省。无趣禅师喜不自胜,便直趋丈室,请求野翁禅师印证。野翁禅师听了他的汇报,便举古德悟道公案,反复诘问、勘验,无趣禅师皆能一一透过。野翁禅师于是便将衣法交付给无趣禅师,并示偈云:“非法非非法,非性非非性。非心非非心,付汝心法竟。”
无趣如空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云林县采访册
地理杂志。清仉赞元纂辑。不分卷。赞元曾任该县训导。云林于光绪十三年(1887)自嘉义县析出。光绪二十年(1894)纂成此册,约六万字。全县分十五堡,一堡一门,每门都按积方、沿革、山川、廨署、仓廒、街市、营汛、水利、祠庙、学塾、风俗、物产、人物、兵事、灾祥、艺文等目分述,但目名和序列不尽相同。其中以斗六堡、沙连堡的资料最丰富。积方一目,详载田园等则、粮银数目和堡内村舍户口,有分计、合计。山川目详列名称、方位、流经、走向。水利目载各陂、圳流灌田亩数。风俗、物产二目包括婚、丧、嫁、娶、衣、 食、住、行、 农、工、商、学,各类物产详载名称、形状、用途。灾祥目记道光至光绪间旱涝十一次、暴风五次、山崩三次、地震五次。多系原始资料,研究价值较大。有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中国韵文史
韵文史。龙沐勋(榆生)著。商务印书馆1934年初版,1935年再版。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诗歌”,历述《诗经》、《楚辞》、《乐府诗》、五七言诗、唐宋诗、金元明清诗之发展过程,于唐宋尤为翔实。下编为“词曲”,分论词曲与音乐之关系;燕乐杂曲词之兴起与发展;令词在唐代之初步尝试及其在西蜀、南唐之发展,至北宋则趋于鼎盛;慢词之形成与词体之解放;正宗词派之建立;南宋词人之典雅化与咏物词之特盛;豪放词派在金朝之发展。继而则转入对元曲之论述,以后旁及昆曲,而杂剧、传奇非全部乐歌者则不予厘入。其论元明词,则以为日渐衰微,至清而复兴,于浙西、常州二派论述尤详。书附录中国韵文简要书目,足资参考。此书着重阐发“一种体制之初起与音乐发生之密切关系”,以及各种体制之流变。继1927年陈钟凡《中国韵文通论》之后,该书为最早的韵文史之一,在学术界影响甚大,后之作者如梁启勋《中国韵文概论》、吴烈《中国韵文演变史》,鲜有出其右者。
吴医汇讲
《吴医汇讲》系我国最早具有医学刊物性质的著作。清·唐大烈编辑,在清乾隆56年至嘉庆6年(1792至1801年),11年中,共出版11卷,后经汇辑成书。由江浙地区40余位医家供稿,故题名为《吴医汇讲》。本书编辑宗旨强调作者撰文须“发前人所未发”,不作“人云亦云”之说。正如陈修园评论它是“以独开生面,不袭老生常谈为高”。对于有创见的医著,则不拘科别、不分门类、不限卷数,并“不以年齿次先后,亦不以先后寓轩轾”,凡是佳作均可辑入。对不同学术见解,只要“能通一理,两说并采”则均可采用,这种编辑思想无疑是进步的。发表的大多为学术理论方面的文章,此外还有专题讨论、验方交流、医学常识、考据、随笔等多种形式,内容相当丰富。《吴医汇讲》反映了当时江南一带的医药情况,并促进了当地医术经验的交流和医家争鸣的风气。如书中所讨论的温热病、烂喉丹痧、天花、麻疹都是当时颇为流行的传染病。同时它保存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文献,如叶天士的《温证论治》,成为以后温病学说的重要文献。此外还有不少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临床经验及医话等论述。此书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刊本流传甚广,以后在清代又刊行了四、五次,近代亦予以石印。1982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蓝涧集
诗别集。六卷。明蓝智著。今存明世宗嘉靖(1522—1566)年间刻本,卷内题:“方外友生上清道士程嗣祖芳远编集。”集前有元顺帝至正(1341—1368)年间张昶序,明太祖洪武(1368—1398)年间张矩、蒋易序。在张昶序后有“时永乐元年癸未孟春蓝山书舍刊”牌记,在张矩序后又有“嘉靖丙戌孟冬榖旦山涧六世孙可轩、蓝鉏等重刊”字样。此集收诗五百馀首,是蓝涧诗作收罗较完备的版本。但清四库馆臣未见此本,收入《四库全书》的《蓝涧集》是《永乐大典》辑本,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云:“(蓝涧诗)惟《永乐大典》各韵中所收尚夥,搜辑裒缀,共得古今诗三百馀首,虽篇什不及《蓝山集》之富,而大略已见,谨以类编次,厘为六卷,俾其兄弟著作,均不致泯没于世矣。”以嘉靖本与《永乐大典》辑本相比较,嘉靖本多出诗作一百五十馀首。蓝仁、蓝智诗,选家时有参错之处,有时已很难辨析清楚。今常见者有影印《四库全书》本及清宣宗道光(1821—1850)、文宗咸丰(1851—1861)间其裔孙蓝鼎雯刻本。
樵隐悟逸禅师语录
樵隐悟逸禅师语录,二卷,元悟逸说,正定编。南岳下第二十一世,嗣绝岸湘。(原注未详,此见甲二六套副目)又称《樵隐和尚语录》。卷上收录再住雪峰崇圣禅寺的语录。卷下收录法语、佛祖赞、题跋、偈颂、佛事、自赞、偈语等。收入《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乙第三十套。
众事分阿毗昙论
尊者世友造,宋求那跋陀罗,菩提耶舍共译,十二卷。与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同本异译,但有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