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构

- 姓名:王构
- 别名:字肯堂,号瓠山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东平(今属山东)人
- 出生日期:1245
- 逝世日期:1310年
- 民族族群:
王构(1245-1310年),元代文学理论家。字肯堂,号瓠山。东平(今属山东)人。20岁时以词赋中选,为东平行台掌书记。1274年(至元十一年),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宋亡,奉旨赴杭取图籍、礼器仪丈等至京,迁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丞相和礼霍执政时,其参与谋划,世祖时官至翰林侍讲学士。成宗即位后,升学士,参议中书省事,反对搜括田赋,后为济南路总管。应武宗召至京修《成宗实录》,任翰林学士承旨。其任济南总管时,为授学门生编就《修辞鉴衡》2卷,上卷为诗论,下卷为文论。多系采集宋人诗话,笔记及诸家文集说部中论诗评文之语编次而成。仅下卷结语一条为其所作。因其深谙文学,故鉴赏裁定有识,去取选材精核,不乏见地。论诗部分,主要选录论述立意生境,写景状物等言论,汇集了前人在诗歌创作上不少宝贵的心得体会。论文部分,主要选录强调以意为上,力求创新的言论。所引之书,如《蒲代漫斋录》、《诗文发源》、《诗宪》等,现都已亡佚,赖此编略得保存。文字通俗易懂,颇有参考价值。《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固误艺家之指南也”。
王构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太上九天延祥涤厄四圣妙经
太上九天延祥涤厄四圣妙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乃元始天尊演说。谓一切众生有种种苦难,皆因争财兢宝,利己损他,口是心非,恣情嫉妒妬,故使妖魔作害,枉遭诸苦。天尊愍念众生,故说「通天祈佑延祥涤厄四圣神咒」及「四都神咒」,又授「四圣真君名号真符」。众生若有急难,可面北焚香,存神静虑,至心礼念,或贴灵符,四圣即统兵前来消灾灭殃。若诵此经万遍,即可「身处仙宫,与道合同」。书中所称「四圣」,是指北极天蓬大元帅、北极天猷大元帅、北极翊圣黑杀大元帅、北极佑圣真武大元帅,皆为宋代道教尊奉之神。
甘水仙源录
元李道谦编。道教全真道经书。十卷。一名《甘泉仙源录》,简称《仙源录》。据篇首自序称:王重阳于金正隆四年(1159)夏,遇真仙于终南山甘河镇,饮以神水,付以真诀,从此尽断尘缘,弃家修道。本书因此得名。书中录有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颁给全真道五祖七真的诏书,收集了全真道祖师及弟子与再传弟子六十余人的碑记,存录全真道的宫观碑铭等,系关于全真道的诏书、碑志汇集。是研究全真道派史的重要文献,为研究道教史者所重视。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
迷羊
现代中篇上说。郁达夫著。上海北新书局1928年1月初版。作品描写青年画家王介成的一段爱情悲剧,反映当时知识青年因与现实的矛盾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和变态心理。主人公王介成在长江北岸A城养病,偶然认识京剧女伶谢月英,频繁交往,两人产生了爱情。他听了谢月英诉说艺人生活的艰辛和戏班子里人事倾轧,气愤之下便带她出走,到南京过着同居生活。然而谢月英不久便对此感到厌倦,她在上海遇到一个过去合过班的女伶夏月仙,萌生重上舞台的念头。回到南京后,谢月英漂亮的打扮,越发丰腴的体姿,引起王介成的嫉妒和“日渐增高”的“肉体要求”,而这时她突然出走了,只拿走自己的衣物和一张王介成为她画而未画完的画像。王介成始终不明白谢月英为什么要离开他,因为刺激过度而病倒。后来一份英国的文艺刊物上登载一篇文章,赞扬巴黎沙龙画展入选的一幅中国留学生的画,画名是《失去的女人》。一位与王介成治病期间有过交往的美国宣教师,从外文署名上认出是王介成的作品。并交出他病中的一份忏悔录,即《迷羊》全文。
考工记解
二卷。宋林希逸撰。林希逸生卒年不详,字肃翁,号竹溪,又号鬳斋,福清(现福建福清东南)人。官至考工员外郎,善画能书。除着有《鬳斋考工记解》外,还有《易讲》、《春秋正附篇》、《老、庄、列三子口义》、《竹溪稿》。西汉河间王刘德取《考工记》补《周礼》,《经》与《记》合为一书,然释《周礼》者仍分别释之。唐有杜牧《考工记》注,宋有林希逸、林亦之、王炎诸家解,现仅存林希逸《鬳斋考工记解》。此书以浅显易懂之笔,解《周礼》、《考工记》,并附有“三礼图”参照。宋儒研究《周礼》必攻汉儒,林希逸《鬳斋考工记解》多与郑玄《周礼注》相违背。然其解“倨句一矩有半”等仍用郑注。不足在于对古器制度考据不详,多有与古器制不符合者。清戴震《考工记图》、程瑶田《考工创扬小记》则更详。《周礼》经文郑注皆古奥,贾疏又浩博难详,林希逸《鬳斋考工记解》浅显易明,无图不显,便于阅览,初学者易于寻求,是较通俗解本。研究《周礼》者,多用其书。版本有: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朱墨印本;清康熙十九年(1680)纳兰性德刻《通志堂经解》本;乾隆五十年(1785)通志堂刊修补本;乾隆年间文渊阁《四库全书荟要》本。
净土旨诀
净土旨诀,一卷,清道霈撰,龚锡瑗序,首题鼓山为霖和尚示修净土旨诀。
十不善业道经
马鸣菩萨集 ,宋日称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