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戒

张戒
  • 姓名:张戒
  • 别名:字定夫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正平(今山西新绛)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张戒,生卒年不详细,字定夫(《南宋馆阁录》卷七),或作定复(《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八三),正平(今山西新绛)人。宣和六年进士。绍兴初,累官左迪功郎、夔州路关寨干办官。五年,以赵鼎举荐召对,除左承事郎、国子监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七),改秘书郎。七年,提举福建路茶事。八年,召为监察御史,徙殿中侍御史,除司农少卿。坐乞留赵鼎,出知泉州。不满四月罢,往依岳飞于江夏(《中兴小纪》卷三○)。十二年,右谏议大夫罗汝楫劾其为赵鼎、岳飞之党,力诋和议,勒停。二十七年,复左宣教郎,主管台州崇道观,后卒于南昌。著有《岁寒堂诗话》,为宋代重要论诗之作。论诗以言志为本,强调含蓄蕴藉,所谓“其词婉,其意微,不迫不露”,推崇李白、杜甫、韩愈的诗风,批评白居易诗“情意失于太详,景物失于太露,遂成浅近,略无馀蕴”。他还反对苏轼、黄庭坚在诗中滥用典故,以议论为诗,以为“苏、黄用事押韵之工至矣,究其实,乃诗人中一害”。其立论虽有失于偏颇之处,但对于纠正当时诗歌创作的弊端仍具有针砭之用。后人对此书评价甚高。是书原本已佚,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录为二卷,今存《学海类编》本、《四库全书》本,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有陈应鸾笺注本。《全宋文》卷四○六七收有其文。事迹见《南宋书》卷九、《宋史翼》卷一二、陈应鸾《岁寒堂诗话笺注前言》。

张戒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外科启玄

外科启玄

外科著作。明申斗垣撰。十二卷。斗垣名洪辰,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医家,治验丰富,擅长外科。撰有《伤寒观舌法》等书流行于世。申氏广辑前贤精华,博采民间“奇方异论”,结合数十年临床经验,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撰成此书。全书九万字。卷一至卷三,论述疮疡证候病因、病机、诊断与治则,共七十二条。卷四至卷九,论述外科病证一百九十余种,共二百余条。论述病证均先明部位、所在经络,继言主证与治法,附有插图。卷十为痘疹专论,卷十一、十二列有外治应用方剂。内容丰富,治疗据证分型,因病论治,详列治法与方药,强调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有益于临床。有万历三十二年聚锦堂刻本,一九五五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一卷。金刘处玄(1147—1203)撰。刘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子,又称刘长生,清人避玄字讳,称刘处元。东莱 (今属山东)人,王重阳弟子,全真道随山派创建人,全真道称为北七真之一。撰有《仙药集》、《至真语录》、《阴符经注》、《黄庭内景玉经注》、《道德经注》等。《阴符经注》,全称 《黄帝阴符经注》。宋人研究 《阴符经》者,多以兵家、道家之言释解经文,阐述强兵战胜、机变权谋之理,强调天人相生相盗、五贼、三要之旨,或阐述内丹之法,重神仙之说。刘处玄本着全真道倡导三教合一的宗旨,则以“明心见性”、“返朴归真”之说释经,兼述养生修丹术。此书前有金代明昌年辛亥 (1191年)二月,宁海学正范怿序,称赞刘处玄《阴符经注》:“坦然明白,易知易行”。后世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学者,对此书较为重视,全真道士则更以为经典。清《四库提要》道家类存目有著录。现存明《道藏》本。

神针

神针

短篇小说集,收录向恺然所著短篇小说五篇:《何包子》、《秦鹤歧》、《神针》、《梁懒禅》、《杨登云》。合肥何包子,是六十年前驰名南北的捕头,于今已死去四五十年了。而合肥人不谈到侦探与武侠的事情上面去便罢,谈必拉扯出何包子的轶事来,做谈论的资料;不过各人所知道的有详有略,与传闻异词罢了。即此可见何包子的事迹,印入一般人脑筋至为深切。在下屡次听得合肥朋友谈起,情节都大同小异。因其有可记述的价值与必要,所以尽屡次所听得的,破工夫为之记述出来,或有情节为朋友谈论所不及的,就只得付之缺如了。

细说民国创立

细说民国创立

本书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孙中山创办兴中会至1912年民国成立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孙中山领导的七次起义、“苏报案”、保路风潮、武昌起义等历史事件,以及孙中山、黄兴、陈天华、秋瑾等历史人物。全书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识的评点。本丛书所采用的“细说体”既不像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编乱造,是别具风采的史学著作。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

《圣祖仁皇帝实录》300卷。全称《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实录》。雍正元年(1723)命大学士马齐、朱轼等人开馆纂修,九年(1731)十二月成书,书中记载了玄烨自顺治十八年 (1661) 正月继位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卒共61年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如登极、亲政、册封、巡幸、定礼乐、免赋税、开疆拓土、兴修水利等等。这些资料对于正确考察和客观评价康熙帝的政绩,及其所开创的 “康乾盛世”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

普门显禅师语录

普门显禅师语录

二卷,清灯显说,性胤录,汪贺勋序,有塔铭。南岳下第三十世,嗣庆忠机。依驹本增入并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