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戒

- 姓名:张戒
- 别名:字定夫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正平(今山西新绛)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张戒,生卒年不详细,字定夫(《南宋馆阁录》卷七),或作定复(《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八三),正平(今山西新绛)人。宣和六年进士。绍兴初,累官左迪功郎、夔州路关寨干办官。五年,以赵鼎举荐召对,除左承事郎、国子监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七),改秘书郎。七年,提举福建路茶事。八年,召为监察御史,徙殿中侍御史,除司农少卿。坐乞留赵鼎,出知泉州。不满四月罢,往依岳飞于江夏(《中兴小纪》卷三○)。十二年,右谏议大夫罗汝楫劾其为赵鼎、岳飞之党,力诋和议,勒停。二十七年,复左宣教郎,主管台州崇道观,后卒于南昌。著有《岁寒堂诗话》,为宋代重要论诗之作。论诗以言志为本,强调含蓄蕴藉,所谓“其词婉,其意微,不迫不露”,推崇李白、杜甫、韩愈的诗风,批评白居易诗“情意失于太详,景物失于太露,遂成浅近,略无馀蕴”。他还反对苏轼、黄庭坚在诗中滥用典故,以议论为诗,以为“苏、黄用事押韵之工至矣,究其实,乃诗人中一害”。其立论虽有失于偏颇之处,但对于纠正当时诗歌创作的弊端仍具有针砭之用。后人对此书评价甚高。是书原本已佚,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录为二卷,今存《学海类编》本、《四库全书》本,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有陈应鸾笺注本。《全宋文》卷四○六七收有其文。事迹见《南宋书》卷九、《宋史翼》卷一二、陈应鸾《岁寒堂诗话笺注前言》。
张戒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法国大革命中的群众
法国大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最重要的就是巧妙地利用了人民群众与资产阶级革命分子领导者相结合。从最早的制宪会议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开始,广大民众积极参加的制宪会议三级会议就开始对公职王权和限制贵族教士的权力起了重要的作用。人民群众推动了各个党派尤其是雅各宾派与巴黎公社派的政治计划一步步取得成功,是法国革命一步步深入的助推剂。本书从社会史的角度对此做了深入讨论,很有学术价值。
妇人规
妇产科著作。明张介宾撰。二卷。介宾有《类经》 已著录,此为其妇科部分。张氏认为妇人诸病本于男子无异,而其异者,惟经水胎产之属。乃将妇科病证分类论述,于明天启四年(1624)撰成此书。约四万八千字。有妇科总论及经脉、胎孕、产育、产后、带浊梦遗、乳病类、子嗣、瘕类、前阴等九类。类下赅病,每病多择取诸家之精要,详述辨证施治之法,后附效验之方,书中分类明晰,辨证清楚,治法井然,多以温补为主,立论多有独到之处,颇为后世医家所重。有明刊本,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 瀛海贾棠刻本,一九八四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据上海图书馆藏清康熙后岳峙楼刊本影印精装本。
梅苑
词总集。宋黄大舆编。卷首黄氏自序云:“己酉之冬,予抱疾山阳,三径扫迹,所居斋前植梅一株,晦朔未逾,略已粲然,于是录唐以来词人才士之作,以为斋居之玩,目之曰《梅苑》。诗人之义托物取兴,屈原制骚或列芳草,今之所见盖同一揆。”自序此书成于己酉,即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冬,录词十卷,存词四百余首。周煇《清波杂志》卷一○云:“绍兴庚辰(1160),在江东得蜀人黄大舆《梅苑》四百余阕,煇续以百余阕”。宋本已不可见,毛氏汲古阁有影宋抄本,今藏日本静嘉堂文库。清康熙丙戌(1706),扬州诗局刊刻《楝亭十二种》,内有《梅苑》十卷。《四库全书》亦收有此书。读有用书斋藏有何小山、戈载校本,目录为五百零八阕,仅存四百十二阕,目录后题《群贤梅苑》,与汲古阁影宋本同,其卷五、卷一○之脱文亦同,曹元忠以为“群贤”二字与睦亲坊陈道人所刊《群贤小集》相同,则何、戈所校、汲古所影,皆出于陈氏书棚本。1919年,武进李祖年圣泽楼有新刻本,并附有校记。曹元忠序亦称之为书棚本。近人赵万里称,曹楝亭刻本讹夺满纸,而圣泽楼新刻本据吴县曹氏校何小山、戈载本移录;杂采他书校之,虽差可读,但卷五、卷一○脱文依《花草粹编》补入者仅二首,其他讹夺未能悉正,故据《永乐大典》、《花草粹编》以校李本,补正约数百事,搜得佚词十八首,刊入《校辑宋金元人词》中。
论衡校释
黄晖校释。凡三十卷,附编六。《论衡》为东汉王充撰,是一部系统批判汉代儒学的天人感应理论的著作,在思想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但因其问孔刺孟,离经叛道,历代皆受诋毁,从未有人为全书作注。黄晖在对王充和《论衡》作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此书。他以通津草堂本为底本,校以多种版本及类书,又参照上下文,对许多文句加以本校。校释汲取了俞樾、孙诒让、杨守敬等八家的研究成果。所注资料丰富,辨析精当,特别是对原书用作论据的大量故实,尽可能地参照它书,罗列异说,颇便阅读。书后有《佚文》、《王充年谱》、《旧评》、《版本卷帙考》、《论衡旧序》及胡适的《王充的论衡》共六个附编。本书有1990年中华书局校订本。
大乘破有论
龙树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略说诸法无生,从分别起。
皇明名僧辑略
一卷。明代云栖比丘释袾宏(1535—1616)辑。袾宏,俗姓沈,字佛慧,号莲池,仁和 (今浙江省杭州)人。为明代 “四大高僧”之一。出身名族,其父人称 “明齐先生”。袾宏生而颖异,幼习帖括,十七岁入县学,学冠名扬,后因子亡妻死父丧母亡的打击而看破世缘。约三十岁出家,拜昭庆寺无尘律师受具足戒。晚居云栖寺,世称莲池大师或云栖大师。被推为莲宗第八祖。他作偈云:“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如梦,魔佛空争是与非”。从此专心佛学,潜心著述,阐发义理,弘扬佛法,竭尽全力。尤注重净土佛学研究。著阿弥陀经疏钞十余万言,总持圆顿,融会诸经,指归一心,在明代享有很高声望。《皇明名僧辑略》一书,辑名僧事略汇成一书,旨在弘扬教界名僧,劝戒教界学人。此书对了解明代佛教高僧事迹及佛教高僧法学情况有一定参考价值。现见载版本有明崇祯年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