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通

- 姓名:蒙文通
- 别名:字文通,以字行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四川盐亭人
- 出生日期:1894年10月16日
- 逝世日期:1968年8月1日
- 民族族群:
蒙文通(1894年10月16日—1968年8月1日),本名尔达,字文通,以字行。四川盐亭人。著名经学家、历史学家。少治文字、目录之学,兼习清儒经解。1911年入成都存古学堂,受业于著名经学大师廖平、刘师培。后又游学南京,从著名佛学大师欧阳竞无习佛法。还问故于章太炎先生。转益多师,终成大家,邃于经学,精研子史,沉潜释老,而归本于儒学(特别是宋明理学)和上古史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起,即掌教职,历教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学、成都国学院、中央大学、河南大学、北京大学、河北女子师范学院。40年代任四川省图书馆馆长兼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兼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并先后任成都市人民代表、市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成都市委和四川省委委员。生平著作数十种,已公开出版的主要有:《古史甄微》、《经学抉原》、《周秦少数民族研究》、《儒学五论》、《巴蜀古史论述》、《越史丛考》等书及论文多篇,巴蜀书社辑为《蒙文通文集》(1—6卷)陆续出版。创立中国上古民族、文化可分江汉、海岱、河洛三系统,其经济、文化、学术亦因之而互异,就诸子论,纵横、法家乃三晋北方之学;道家如老、庄及词赋如屈、宋并是南方之学;六经、儒、墨之流,则东方邹鲁之学。又论周秦两汉学术之变曰:秦之所行尽法家言也,孔孟所述则周制也,而汉代经师之说,则非周解秦,乃儒生之理想也。(《秦之政俗》)其于佛学,撰著《中国禅学考》、《唯识新罗学》,探讨达摩前二十六祖说之不可信;历考玄奘后,窥基、圆测所传唯识学之不同,皆能寻源究委,深为佛学研究者所赏。又谓墨学渊源于晏子,墨学为东夷之教;儒墨互争,最后竟自合流,《尸子》即墨儒合流之典;三墨即东方之墨、秦之墨者、南方之墨云云,皆发前人所未发。又有《漆雕之儒考》、《浮丘伯考》、《杨朱学派考》、《略论黄老学》、《法家流变考》、《道教史琐谈》诸文,皆能就其一节,详加考辨,宏论独多。自谓五十岁后于象山之学有所醒,而对宋明理学诸多命题,启蔽发微,创获不小,故有《理学札记》及《儒家哲学思想之发展》等作。其佚言佚行见蒙默编《蒙文通学记》(三联书店1993年版)。
蒙文通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钦差大臣
俄国剧作家、批判现实主义戏剧的奠基人之一果戈理的代表作品。完成于1836年。果戈理反对低级庸俗的情节剧和毫无思想内容的闹剧,他认为真正的“高级喜剧”应该是社会的“镜子”,喜剧中的人物不应该是漫画,而应该是活生生的性格和典型。《钦差大臣》就是这种新型的“社会喜剧”的典范。剧中描写从彼得堡来的花花公子赫列斯达科夫被误认为是钦差大臣,于是市长把他请到家里,用女儿为钓饵以求升官晋级,其他官僚也纷纷行贿。当邮政局长私拆了赫列斯达科夫的信件之后,市长才发现了自己的愚蠢。作为一个讽刺喜剧,剧本最显著的特点是人物与情节极度夸张,甚至达到近乎荒诞的程度,但却具有高度的真实性与说服力。市长这个人物不是某种概念的化身,而是尼古拉一世专制政权下的贪官污吏的典型。盲目的自信和可笑的任性是他的经历和职业造成的一种社会心理病。他对上司的恐惧、逢迎、欺骗和愚弄也折射出了最高统治机关的残暴和腐败。赫列斯达科夫也不是“天生的恶根”,他只不过是一个轻浮、自负、喜欢用夸大的幻想和华丽的谎言填补内心空虚的纨袴子弟。他经常把自己的狂言呓语作为一种即兴创作而自我欣赏。这种所谓的“赫列斯达科夫精神”在当时具有典型意义。剧中其他人物,如一有机会就想害人的塞姆略尼卡,专门传播马路新闻的陶布钦斯基和波布钦斯基等,也都是这个丑恶社会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赫尔岑把《钦差大臣》称作是“现代俄罗斯的可怕的自白”。
四六法海
文总集。明王志坚编。十二卷。 收录魏晋至元代四六文(骈文)。仿《文选》体 例,分敕、诏、册文、赦文、制、手书、德音、令、 教、策问、表、章、札子、状、弹事、笺、启、书、颂、 移文、檄、露布、牒、诗文序、宴集序、赠别序、城 山序、记、史论、论、碑文、志铭、行状、铭、赞、 七、连珠、志、哀册文、吊祭文、判、杂著等四十 二类。卷首有序,概述魏晋以后四六文发展源 流、变化轨迹,指出各时期特色。正文前有凡 例。每篇之后,或笺注其本事、或考证其异同、 或胪列其始末。对研究四六文,颇资参考。《四 库全书总目》称“四六之源流正变,具于是编 矣”。《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谓其为“四六中第一 善本也”。初刻于明天启七年(1627),有《四库 全书》本。清蒋士铨加以选评,成《忠雅堂评选 四六法海》八卷,有清光绪三年(1877)重刊本、 1936年上海鸿文书局印行本。
淡然轩集
明代诗文别集。余继登(字世用)著。为冯琦所编,嘱吴达可刻之,不果就,由李开芳至江西始刻成。凡8卷,中有奏疏2卷,序记3卷,志铭及杂文2卷,诗1卷。前有万历三十年(1602)吴达可序、万历三十年冯琦序,末有万历三十年李开芳跋。《四库全书》即以此刻本为底本著录。继登是一位较有识见的封建官吏,曾上疏极陈一切诛求开采之害民者,多能切中时弊。但诗文创作并不出色,《四库全书总目》认为:诗文则应酬之作,未免失于刊削。然大抵平正淳实,无万历中佻薄之习,亦尚不失典型。《明史·冯琦传》称,时士大夫多崇释氏教,士子作文,每窃其绪言,鄙弃传注。前尚书余继登奏请禁约,则所学之根柢可知也。”从文无佻薄与学有根柢肯定其诗文,实际上也说明其诗文无甚文学性。
九还七返龙虎金丹析理真诀
九还七返龙虎金丹析理真诀。题程昭撰,当出於宋代。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
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
《灵宝中盟经目》第二十二种著录《太上洞玄灵宝敷斋威仪经》,为六朝灵宝经。本诀盖与之有关。陈国符《道藏源流考》认为本经或即东晋葛巢甫所造。述威仪。
创造
茅盾的第一篇短篇小说,1928年2月完成,最初发表于同年4月,《东方杂志》25卷8号,署名茅盾。先后收入大江书铺1929年7月出版的《野蔷薇》、天马书店1933年4月出版的《茅盾自选集》,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3月出版的《茅盾文集》第7卷、1980年4月出版的《茅盾短篇小说集》。叙述父亲已死、且小有财产的青年君实要亲自“创造”一个半新半旧——继承中国五千年文化传统而又是解放了的女子——的理想夫人。但两年后,君实创造结束之日,也是他理想失败之时,夫人不辞而别。这是一篇通过谈妇女解放来谈中国社会解放的作品,证明了中庸之道的失败。说明被解放了的思想是束缚不住的,它将冲破一切阻拦,勇往直前。表明了革命虽失败,并且还会失败,但最后终于要胜利的信念。《创造》标志着写《幻灭》以后,茅盾第一次思想上的变化。在艺术上,茅盾构想用古典主义戏剧的“三一律”来试写小说:两个人物,在一个早晨,在一间房子里发生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