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仪

李之仪
  • 姓名:李之仪
  • 别名:字端叔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沧州无隶(今属山东)人
  • 出生日期:1048
  • 逝世日期:1128后
  • 民族族群:

李之仪(1048~1128后)字端叔,号姑溪居士,沧州无隶(今属山东)人。登进士第,权知开封县。元丰二年(1079),为万全县令。元祐中为枢密院编修官。元祐八年(1093),苏轼帅定州,辟置幕下。绍圣四年(1097),通判原州。元符二年(1099),监内香药库。崇宁初,谪居当涂。建炎元年(1127)卒,年八十。《宋史》卷三四四有传,另参曾枣庄《李之仪年谱》(《宋代文学研究》第四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邓子勉《李之仪生卒年考辨》(《文教资料》1998年1期)。有《姑溪居士文集》、《姑溪词》,《全宋词》录存96首。毛晋《姑溪词跋》谓其词“多次韵、小令,更长于淡语、景语、情语,如‘鸳衾半拥空床月’,又如‘步懒恰寻床,卧看游丝到地长’;又如‘时时浸手心头熨,受尽无人知处凉”,即置之《片玉》、《漱玉》集中,莫能伯仲。至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真是古乐府俊语矣”。《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八《姑溪词提要》亦谓“之仪以尺牍擅名,其词亦工。小令尤清婉峭蒨,殆不减秦观”。冯煦云:“姑溪词长调近柳,短调近秦,而均有未至。”(《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之仪曾论词云“长短句于遣词中最为难工,自有一种风格。稍不如格,便觉龃龉。唐人但以诗句而用和声抑扬以就之,若今之歌《阳关》词是也。至唐末,遂因其声之长短而以意填之,始一变以成音律。大抵以《花间集》所载为宗,然多小阕。至柳耆卿,始铺叙展衍,备足无余,形容盛明,千载如逢当日。较之《花间》,韵终不胜。由是知其为难能也。张子野独矫拂而振起之,虽刻意追逐,要是才不足而情有余。良可佳者,晏元献,欧阳文忠、宋景文则以其余力游戏,而风流闲雅,超出意表,又非其类也。谛味研究,字字皆有据,而其妙见于卒章,语尽而意不尽,岂平平可得仿佛哉?”(《姑溪居士文集》卷四○《跋吴思道小词》)

李之仪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高城堡里的人

高城堡里的人

《高城堡里的人》是由菲利普·迪克著创造的一部美国小说。在1963年获得了雨果奖。通过对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物的穿插描述,讲述了一个反转过来的“历史”——同盟国在二战中战败,美国被德国和日本分割霸占,探讨了正义与非正义、文化自卑和身份认同,以及法西斯独裁和种族歧视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后果。

枕藏外科

枕藏外科

《枕藏外科》作者佚名,成书时间约为明末清初。书分“诸症”和“必用诸方”。“诸症”绘八十形图,每图一至多症不等,标示病症名称、部位,偶及性状,图后附文论其病因、病机、传变、治法、禁忌、方药、预后。图直观,文精审,相得益彰。“必用诸方”录九十余方,多汤剂,其次为散、膏、丸、饼、药酒方,方水煎,或酒、姜汤送服,外用方以敷、洗浴为主。本次整理以乾隆三十二年(1767)胡瑔刻本为底本。【图片见PDF版】

太清经天师口诀

太清经天师口诀

太清经天师口诀,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经文言外丹法术要诀,可分作两部分。前半篇为〈太清神丹经诀〉,有作华池法、水真珠法、消铅锡为水银法、银雪法、雄雪法等,皆为水法炼丹术。其内容与《抱朴子•金丹篇》所述略同。后半篇为〈赤松子肘后药诀〉,内载赤松子所传制作丸散膏药之法,共计十种。即度灾灵飞散、玉灵飞霞散、白精固命散、乾元子黄神膏、胡冲子玉灵膏、真华子白神膏(原缺)、太真未央丸、三景膏、凝灵膏、初精散。皆列举药物配方斤两及合药方法,以及服药方法和药效。篇末又称:凡合大药,须选择山林静处,作符药以却恶鬼神。书中有作却鬼丸药法。

母子君臣

母子君臣

历史小说,高阳著。晚清历史全景式画卷,系列史诗巨著《慈禧全传》之四:末世君王,怀着振兴专乾坤的鸿鹄之志,但,强悍的 女主,误国的弄臣,必希然扼杀这段改写历史的最全机会,宫廷之中,惟有权力,哪有亲情?高阳的小说,妙在文字天成,妙在细处刻画入木三分,对人物的的描绘,尤其令人一赞三叹。

上海游骖录

上海游骖录

章回小说。近代吴沃尧著。十回。叙江西秀才辜望延,因不满当地官兵镇压乡民,被诬为革命党逮捕。家人辜忠设计将其救出,逃往上海,借住堂兄家。辜读《革命军》等书后,向往加入革命党,但经人介绍所识革命党人,言语谈吐,均不似有志之士。新交李若愚告知革命党人均不可靠,只需五十元,就能高呼皇帝万岁。并为之设计宴请几位党人,使之显露原形。席间,真如李所言,党人丑态百出,甚至扬言,只要有钱,专制也使得,辜大失所望。是时捕讯紧急,辜望延逃往日本。作者认为清政权无药可救,对革命党人也十分失望,将中国社会问题的症结归于道德沦亡,呼吁“今日之社会诚岌岌可危,固非急图恢复我固有之道德不足以维持之,非徒言输入文明即可以改良革新者也”。初载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上海《月月小说》,次年上海群学社出版单行本。

文笔要诀

文笔要诀

诗文评著作。唐杜正伦撰。杜正伦,相州洹水(今河北临漳附近)人。隋仁寿中与兄正玄、正藏俱以秀才擢第。善属文,尤明释典。仕隋为羽骑尉。唐高祖武德中历迁齐州总管府录事参军。太宗贞观元年,以魏徵荐擢授兵部员外郎。高宗时贬为横州刺史,卒于贬所。《文笔要决》新、旧《唐书》均未著录。藤原佐世《日本国见在书目录》收《文笔要决》一卷,题杜正伦撰。有日本五岛庆太郎藏平安末期(相当我国中、晚唐时期)写本,昭和十八年(1943)据以影印。空海《文镜秘府论》北卷录其“句端”部分,而没其名。此外,印融之《文笔问答钞》、《眼心钞》均摘抄之。文笔之分,乃六朝以来通论,即以有韵者为文,无韵者为笔。要诀,即要法。五代冯鉴撰《修文要诀》,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谓其“杂论为文体式,评其误谬,以训初学云”。以此推之,则杜氏书当与之近似。惟现存者仅为论述句端语助者。“句端”问题,六朝时已为人所注意,如《文心雕龙·章句篇》云:“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骈文与赋尤重发端。杜正伦首加归纳、解释,引起后人重视,故其价值不可低估。今人王利器有《杜正伦〈文笔要决〉校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