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亭马琴

- 姓名:曲亭马琴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江户
- 出生日期:1767
- 逝世日期:1848
- 民族族群:
曲亭马琴(1767~1848), 日本小说家。本姓泷泽,名兴邦。生于江户深川一官吏家庭。14岁时由于劳动过重离开了供职的松平家,以后4次易主,过着流浪生活。
马琴喜爱文学。少年时期曾广泛阅读小说、戏剧和散文等文学作品。20岁写作俳文。曾学医、学儒、学书法,未成。24岁时拜访当时著名"戏作"作家山东京传,这对他的一生创作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1791年发表“黄表纸”(小说的一种)《尽用而二分狂言》,此后便专心创作小说,并由写作"黄表纸"而转向创作以"读本"为主题的小说。晚年双目失明,但仍坚持创作。
马琴是一个勤奋、多产的作家。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作了 300多部小说,共1000余卷。这些小说可分为复仇小说、巷谈小说、传记小说和历史小说等。在复仇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月冰奇缘》(1803)、《稚枝鸠》(1804)、《石言遗响》(1805)、《三国一夜物语》(1806)、《云妙间雨月夜》等。这些作品都是描写善恶分明的复仇故事。《三七全传南柯梦》(1808)、《常夏草纸》、《丝樱春蝶奇缘》是巷谈小说的代表作,以男女恋爱的巷谈街说,表现忠、孝、贞、仁、勇的观念。属于传记小说的有《劝善常世物语》(1806)、《新累解脱物语》和《墨田川梅柳新书》(1807)等。
历史小说在马琴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类作品并非完全按照真实事件再现历史,而是选择一些历史人物为中心写成的演义小说。如《椿说弓张月》 (1807~1811) 、《俊宽僧都岛物语》(1808)、《朝夷巡岛记》(1815~1828)、《南总里见八犬传》(1814~1842)、《近世说美少年录》 (1829~1834)、《侠客传》(1832~1855) 等。《椿说弓张月》描写源为朝一代的活动。读本《八犬传》的创作历时近30年,长达 106卷。主人公八犬士兼具仁、义、礼、智、忠、信、孝、悌等封建道德,表现封建贵族安房里见家庭中的斗争。
马琴在创作思想上和武家统治有密切的联系。他留恋武士世界,反对文学单纯为了娱乐,特别是反对町人的娱乐思想,主张文学要有惩恶劝善的效果。他的小说充满了武士道精神、儒家仁义观念和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他笔下的人物往往就是这些思想概念的化身。在艺术上,他的小说吸收了中国小说《水浒》和日本的《保元物语》、《太平记》和《里见军记》等作品的技巧,结构复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文辞华丽,把读本、合卷小说的创作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曲亭马琴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兼明书
五卷。唐五代时邱光庭 (生卒年不详)撰。邱光庭乌程 (今浙江吴兴)人,曾官至太学博士,与著名诗人罗隐交往密切。据《宋史·艺文志》记载,《兼明书》共十二卷。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作二卷。今本五卷,可能为后人所更定。首卷为诸书二十二条;次卷为 《周易》五条,《尚书》四条,《毛诗》十三条;三卷为 《春秋》十条,《礼记》五条,《论语》十三条,《孝经》二条,《尔雅》二条;四卷为 《文选》二十二条;最后为杂说十八条,字书十二条。该书虽有许多文字脱字之处,但邱光庭引典辨驳,具有条理。所记社稷诸条,“多得礼意”。驳五臣《文选注》诸条,亦皆精核。其谓《春秋》之例,“有褒而书者,有贬而书者,有讥而书者,有非褒非贬非讥国之大事法合书者”,具有卓识。在唐人考证著作中,可与颜师古《匡谬正俗》相媲美。现存的主要版本有:秘笈本,谈生堂余苑本,真意堂活字本,《说郛》本,天一阁抄本,日本文政十二年翻刻璜川吴氏本、《四库全书》 本等。
紫微斗数全书
四卷,托名宋初陈抟(希夷先生)著。中国古代命理术数。它以紫微星系为核心,构建起一套独特而精密的命理学体系。 书中详细阐述了紫微斗数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通过对人出生时的星曜组合、宫位分布等进行分析,从而推断一个人的命运轨迹,涵盖事业、财运、感情、健康等诸多方面。其星曜系统丰富繁杂,不同星曜各具特性,相互交织产生千变万化的解读。每个宫位也有特定象征意义,彼此关联形成命运图谱。 这部书不仅为研究古代命理学提供了详实资料,展现了古人对命运探索的智慧结晶,而且在民间长期流传,对传统社会的文化、心理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命理爱好者将其奉为圭臬,不断钻研其中奥秘。它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和人文内涵,虽带有一定神秘色彩,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值得深入探究,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维方式与对生命的认知。第四卷《古今富贵贫贱夭寿命图》PDF文件可以阅读
净明忠孝全书
元代道教净明道的经典。该书前一卷题「净明传教法师黄元吉编集,嗣法弟子徐慧校正」,中四卷题「净明传教法师黄元吉编集,嗣派弟子徐慧校正」,末一卷则题「净明法子玉隆陈天和编集,庐陵徐慧校正」,由此可知其编纂当不止一人一次。书成于元泰定四年(1327)。原本六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是书为研究元代净明道历史及其教义之主要资料,内容包含了早期净明道的祖师生平、教团历史、教理教义、道德规范、修炼方法、科仪符法等内容,并记录了元代儒家文人士大夫对该书的态度。各卷内容大要如下:卷一收入净明道祖师许逊、张氲、胡慧超、郭璞、刘玉、黄元吉、徐慧等人传记,共七篇。其中黄元吉、徐慧二传盖为后人所增。 卷二收入〈玉真灵宝坛记〉、〈净明大道说〉、〈净明道法说〉、〈净明法说〉、〈玉真立坛疏〉等五篇短文,乃许逊、胡慧超、郭璞等先师降授及元代净明祖师刘玉所造。各篇分别叙述净明派教旨、道法、戒律,以及刘玉将为净明道新祖师之谶语。 卷三至卷五为刘玉语录,分为内、外、别三集。其说大抵以「净明忠孝」为宗,谓「净明只是正心诚意,忠孝只是扶植纲常」。以净明忠孝为基,不离日用人事而实践之,惩忿窒欲,则心火下降,肾水上腾,不期长生而自然长生成仙。又称以净明忠孝治内,为施行祈禳炼度等净明道法之根本。 卷六载《中黄先生问答》,乃刘玉弟子黄元吉语录。其说与刘玉略同,而特重惩忿窒欲,认为真人「只是惩忿窒欲,改过迁善,明理复性,配天地而为三极,无愧人道,谓之真人」。全书所述净明教义,多取于儒家理学心性修养及忠孝伦理观念,而又承袭道教符箓祈禳、性命修炼传统,是为儒道融合之典型。
汉武洞冥记
志怪小说集。简称《洞冥记》。东汉郭宪撰。疑是六朝人伪托,一说梁元帝萧绎作。4卷。《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为《汉武洞冥记》1卷,题郭氏撰。《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为郭宪《洞冥记》4卷。《新唐书·艺文志》道家类作郭宪《汉武帝别国洞冥记》4卷。《直斋书录解题》始入小说家类,4卷外,尚有《拾遗》1卷。现存本多为4卷本,收60条。记神仙道术及远方怪异之事,内容荒诞无稽,以宣扬道教,方术为目的。但其字句妍华,后代文人乐于采摭征引。书中所记材料也有一定价值。有《汉魏从书》、《龙威秘书》本、《说郛》本等。
宝觉禅师语录
全一卷。全称三圣开山慧日第二世宝觉禅师语录。又作东山湛照禅师语录。日本临济宗僧东山湛照(1231~1291)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辑录湛照于三圣寺之进山法语、上堂语、小参、偈颂、祭文、自赞等。
大楼炭经
略称楼炭经。今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内载须弥四洲之相状、世界之成立及其破坏时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