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侃如

- 姓名:陆侃如
- 别名:字衔庐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江苏省海门县
- 出生日期:1903年11月26日
- 逝世日期:1978年12月1日
- 民族族群:
陆侃如(1903年11月26日-1978年12月1日),古典文学研究家。字衔庐。出生于江苏省海门县。1920年进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次年刚刚20岁即出版了《屈原》一书(上海东亚图书馆),发表了《宋玉评传》(《小说月刊》,第17卷号外)。1925年又完成了《乐府古辞考》,还在《努力周报》、《学灯》、《晨报副刊》、《国闻丛刊》等报刊上发表了《宋玉赋考》、《屈原生卒考证》等学术论文10多篇,并同时开始《中国诗史》的写作,崭露才华。192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随即到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任中国文学系主任,同时在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中文系任教。1930年,出版了《中国诗史》(与夫人冯沅君合作,1956年再版),1933年,出版了《中国文学史简编》(与冯沅君合作)。1932年秋,赴法国巴黎大学文学院,入博士班学习三年,于1935年秋获文学博士学位。由于向慕十月革命后的苏联,绕道莫斯科经西伯利亚回国。归国后,应燕京大学之聘,执教中文系,并兼系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云南,四川,先后执教于中山大学、东北大学,兼任过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长等职,直至抗战胜利。其间,在重庆加入抗敌协会,任理事,同时从事繁重的《中古文学系年》的研究考订工作。1946年随东大迁回沈阳,1947年因思想进步被国民党反动当局列入黑名单,被迫转赴青岛山东大学任教。在以后两、三年中,积极支持学生的革命活动,阅读革命报刊。青岛解放后,先后被任命为山东大学图书馆馆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大学副校长,并陆续兼任《文史哲》编委主任、山东省人民代表等职。1953年后,相继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全国作协理事、《文学研究》编委等。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任中央常务委员。在这几年中,除发表了10多篇论文外,主要致力于用新的思想观点来修改《中国诗史》和《中国文学史简编》两书,分别于1956、1957年由作家出版社再版。后者是解放后用新的观点和方法写成的第一部系统的中国文学史。1958年—1964年间,在山东大学除担任汉魏六朝的基础课和《文心雕龙》选修课外,还担任培养研究生、进修教师和本校青年教师的工作。1970年前后,先后参加《杜甫诗选》、《韩非子选注》、《刘禹锡诗文选注》的编写工作。晚年论著《与刘大杰论杜甫信》(1976年),被誉为《文史哲》复刊后六年来所发质量最高的文章之一。其一生对《楚辞》的研究,为学术界所公认,在历史上有重要贡献,在古典文学研究中产生了重要影响。治学特点是,不发空论,而是用详尽的事实说话。1978年12月病逝。主要著作还有《中国古典文学简史》(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次年又由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和捷克文版)、《楚辞选》(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中国文学理论简史》(作为教材印发)等。主要论文还有《关于文学理论遗产学习的意见》、《如何批判继承文学理论遗产》、《诗歌创作的金光大道》等。
猜你喜欢的书
伊凡·伊里奇之死
列夫托尔斯泰的中短篇小说选,包括两个短篇《克罗采奏鸣曲》、《魔鬼》和一个中篇《伊凡伊里奇之死》。这三个中短篇分别是关于婚姻、爱欲与死亡的主题,围绕着婚姻、家庭、伦理、情欲与死亡,具有有非凡的震慑人心的魅力。
法帖释文考异
十卷。明顾从义编撰。顾从义,字汝和,上海人。嘉靖中,授中书舍人,直文华殿。隆庆初,以预修国史成,升大理寺评事。此书乃《淳化阁帖》的释文。在前人考证的基础上,辨其伪谬,析其异同。依阁帖原本的次序,编辑成十卷。自己动手缮写,然后付印出版。阁帖自米芾、黄长睿以后,进行考订的,寥寥无几。顾从义虽广泛采集参照各家所说,因不得善本校勘,故考证颇疏,并未精审。传本为 “四库全书”本。
道法宗旨图衍义
题“铁崖邓柟以正纂图,养吾章希贤师亮衍义”。邓柟、章希贤,皆元人。前有章希贤序,撰于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述雷法,从元始祖劫、混元化身谈起,谈到内丹及理学。
古文龙虎经注疏
三卷。南宋王道撰。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其书上卷十三章,中卷六章、下卷十四章,计三十三章。书中尽驳外丹诸术,强调真铅真汞非五金八石、硝霜浆露等不同种类的物质之可炼,也非阴道一九、六欲七情、灰心兀坐、存想三一之能修;认为日魂月魄为真铅真汞,从无质以生而有灵质;万物动静莫不由;如果安炉立鼎造神室,抟日月之根,运水火之变,不失天符之旨,就会大药神丹可得。文中所谓炉鼎神室等,都是比喻之词,而非实际土灶铁鼎屋宇等类器物。此书卷后附《攒簇周天火候图》和《金火相交生药图》,以明 “龙虎动静,金木玄功”。篇末附《古文龙虎经注疏后序》,总其要旨,言龙虎汞铅金华黄芽有无之形,述《龙虎经》及《参同契》所谓乾父坤母日魂月魄真友交合气化液结之质。此书撰成后,首先得到道士周真一的赏识,称此书 “事显而言直,理明而义详。”认为王道“深得 《参同契》、《金碧经》)之密意”(见卷前 《进古文龙虎经注疏奏札》)。后世学者对此书也颇为推重,《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都著录此书。清代学者对王道其人不以为然,但认为其书言之成理而不废。然此书虽非经典之作,而对于后世修身养生及学者对《参同契》、《龙虎经》等古籍的研究,实有助而无弊。现存明 《道藏》本、清 《四库全书》本。
大刀记
当代长篇小说。郭澄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7月出版。共3卷。小说以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为背景,在广阔的画面上再现了八路军某部游击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英勇顽强地和日伪军斗争,从战略相持到战略反攻阶段涌现出的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小说主人公梁永生,父亲被地主白眼狼逼死,他闯衙喊冤,又遭横祸,最后带着深仇大恨闯关东。一路上,他受到苦大仇深的雒大娘、魏大爷等人的保护,从门大爷处得以授刀传艺;与从人贩子手中被救的杨翠花结成夫妇。在中共地下党的帮助和教育下,他组织了“大刀队”,星火燎原,虎口拔牙,荒野斗智,夜战水泊洼,围困柴胡店,刀铣河山,血染黄家镇,带领着姓“穷”的弟兄们越杀越勇,敌人闻风丧胆。梁永生与战友们走过了一条从认命到拼命,最后投身于革命的曲折道路。他在民族解放战争中成长为英勇的战士。小说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较有生活气息。
佛说阿弥陀经讲话
按阿弥陀经之注解,以莲池大师之疏钞,藕益大师之要解,为典型之作,阳春白雪,后人所为,无有逾于此者。余之讲话,亦不能例外。然下里巴音,或为普通初心学佛之士所易接受,多次再版,或以此也。阿弥陀经,为持名念佛之基本教育。因持名而生西方者,何止千万。所以持名之功德,印光大师文钞及嘉言录言之綦详,此不再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