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鹤年

丁鹤年
  • 姓名:丁鹤年
  • 别名:以字行,一字永庚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335
  • 逝世日期:1424
  • 民族族群:

丁鹤年(1335~1424),以字行,一字永庚。西域回回。曾祖阿老丁为巨商,以其资财捐助忽必烈,世为显官。父职马禄丁,官武昌县达鲁花赤,有惠政,死后留葬武昌。鹤年自曾祖以下,名末都有一“丁”字,便以丁为汉姓。至正年间,刘福通起义军攻武昌,他奉母走镇江,避地越江上,又徙四明,行台、省交辟不就。长期在东南沿海飘泊,或授徒,或寄居僧舍卖药自给,诗有“避地长年大海东,萧条生计野人同”之句,是其时生活写照。元亡后十二年才回到武昌,晚年学佛,所谓“闲修净土缘”(《逃禅室述怀十六韵》)。结庐居父墓,屏绝酒肉,明永乐间卒,乌斯道为作《丁孝子传》。鹤年博学多闻,生当元末乱世,又以家世仕元,诸兄登进士第者三人,从而忠于元室,其诗多国破家亡之感,他的好友戴良为其诗作序,以为“一篇一句皆忧君爱国之心,读之不觉涕泗横流”。顺帝北遁后,他常饮泣赋诗,情调凄恻,他的多首《自咏》便充满对故元的怀念之情。他精于音律,瞿佑说他“作诗极工”,尤工于五、七言近体,炼句精致,他的《题凤浦方氏梧竹轩》诗深得时人赞许,“时作者已满卷,此诗一出,皆为敛衽”(《归田诗话》卷下)。他也写过一些民歌风味的作品,如《采莲曲》,颇具南朝乐府民歌的韵致,他的题画诗也为人称赞,明胡应麟就赞赏他的二首《长江万里图》,认为有“天趣”,顾嗣立称他的诗是“元季诸人后劲”。着有《海巢集》,取“海上巢居”之意。诗集分别题为《丁鹤年集》、《鹤年诗集》、《丁孝子集》,有一卷、三卷等本,但内容基本相同。生平事迹见《九灵山房集》卷一九《高士传》、《春草斋集》卷七《丁孝子传》、《列朝诗集小传·甲前集》、《明史》卷二八五、《两浙名贤录》卷五四、《元诗选·初集》小传、《(乾隆)浙江通志》卷一九四、《新元史》卷二三八。

丁鹤年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啼笑皆非

啼笑皆非

本书共分四卷。卷一论“局势”。陈述当时世界之危局,及第三次世界大战之伏机。卷二论“道术”,指出道术之沦丧,及以物质主义方术解决危机之错误。卷三论“征象”,批驳二战战后和平之各种论著,以见今日思想之症结。卷四论“治道”,由学术思想上分析了跨度近百年的文化之去向,及推陈人道扫地之史困,并由科学穷极思变之新倾向,透人一道曙光,摆脱唯物论机械论,重立自由意志论。

选择要略

选择要略

择日之书,朝鲜世宗年间李纯之撰。全书上中下三册408页。作为一部古代重要的择日指南,涵盖了吉凶日历、祭祀仪式、选官就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详细记录了各种日子的吉凶祥瑞,指导人们在重大决策或活动中选择合适的日期。这一部分包括了对天时地利人和的分析,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关于祭祀仪式的内容涉及了宗教、礼仪、道教等多个方面。这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各种祭祀活动的程序、祭祀对象以及祭祀时的吉凶宜忌。

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

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

简称《太上业报因缘经》。道教书名。十卷。旨在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之说。就其内容、形式均吸取佛经。此书系出隋唐前,盖南朝道经。收入《道藏》第174—175册。敦煌遗经中有此经,证明此经盛行于唐代。《三洞奉道科戒营 始》引此经。有学者推测该经出于6世纪前半叶。太上道君说开度、报应、忏悔、奉戒、诵念、行道、慈济、救苦、功德、生神、 弘教等。吉冈义丰《道教と佛教第二》认为其是六朝道经,受佛教《法华经》影响。

大洞炼真宝经修伏灵砂妙诀

大洞炼真宝经修伏灵砂妙诀

道教炼丹著作。唐代衡岳真人陈少微撰,在本书《序》中,陈氏称其遇至真之人授以“灵砂要诀”,又追述该要诀的师承系统为:丁真人→吴天师→许仙君→至真之人。全书共7篇,主要论述丹砂的产地、性状及其反复煅炼的处理过程。书中描述了矿产丹砂的性状后指出,优质的光明砂、白马牙砂和紫灵砂方可服饵,而溪砂、土砂、杂砂则不宜选用。这些看法虽然是基于服丹砂可成仙这一错误理论而提出的,但积累和丰富了对于各种丹砂的认识。在前人化学性质炼丹(即硫化汞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上,书中进而将不同的汞合金或汞化合物作为中间产物,要求对其作“伏火”处理,这比单纯的硫化汞的合成与分解更为复杂,操作难度更大,反映出盛唐时期化学炼丹实验的进步。在实验的基础上,书中对质量守恒定律作了朴素的叙述:“马白牙一斤(旧制十六两为一斤),抽汞得十二两,而含石气四两。紫灵砂一斤,抽汞得十两,而含石气六两。石气者,火石之空气也。”这里对石气成分的概括虽不确切,但其已认识到,物质在化学反应的前后总质量不变这一规律。是书收入明《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

炀帝开河记

炀帝开河记

宋佚名撰。一卷。自炀帝听袁宝儿歌《柳枝诗》、观《广陵图》,与萧后议游广陵,聚群臣议开运河始。炀帝诏天下人夫赴役,麻叔谋总管其事,沿途开凿,首见地下古堂室,劈棺见尸,容貌如生,得一石铭,铭刻其尸为大金仙,得叔谋改葬者;一役夫遇十二郎神遗白璧一双,转献叔谋,叔谋得璧而杀役夫灭口;后又开凿一地下宫殿,见天神收审炀帝替身大鼠;叔谋以食幼童肉治病。奇闻怪事甚多。至来护儿奉诏斩叔谋,结束全书。半属史事,半属传奇故事。文字不甚简练,情节一般。有《古今说海》本,《历代小史》本,《说郛》本。

直道录

直道录

《直道录》一卷,和刻本,1668年版,我国莲宗第八祖,明代四高僧之一袾宏著,应属杂文集,内容多记逸闻逸事,地方风俗,杂论等,如含有《习俗》,《阎王会》,《风水》,《徐居士》,《岳王庙》,《舍宅为寺》,《降仙》,《假方误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