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澄

- 姓名:吴澄
- 别名:字幼清,晚称伯清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
- 出生日期:1249年2月3日
- 逝世日期:1333年8月5日
- 民族族群:
吴澄(1249年2月3日—1333年8月5日),字幼清,晚称伯清,曾建草屋数间,有对联说:“抱膝《梁父吟》,浩歌《出师表》。”程钜夫知其意,题其屋为“草庐”,学者称草庐先生,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幼年聪慧,三岁即能诵诗,九岁试乡校,每中前列,尝举进士不第。二十七岁之前生活于南宋,入元任儒学副提举,仅三月,以病辞。至大元年(1308),召为国子监丞。皇庆元年(1312)升司业,拜集贤直学士。英宗即位,超迁翰林学士。至治末辞官归,至顺二年(1333)卒,年八十五,谥文正。他每次任职时间都不长,往往旋进旋退。对于仕进他并不十分乐意,这在诗中有所反映,在建康,他写过:“寄语醉中彭泽令,如何飞倦始知还”,希望退隐田园。当他被任为集贤直学士北上经过彭泽时,又有“顾余白发归来晚,羞过渊明五柳庄”句,则是以仕进为羞了。他是与许衡齐名的理学家,揭傒斯《吴澄神道碑》说:“皇元授命,天降真儒,北有许衡,南有吴澄。”在理学的道统方面,他是相当自负的,以朱熹的传人自居。他费时几十年,到晚年成《五经纂言》,对于该书,黄宗羲之子黄百家称“有功经术,接武建阳(按:指朱熹)”,全祖望认为“盖本朱子未竟之绪而由之,用功最勤”(《宋元学案·草庐学案》)。但他并不完全严守朱学门户,也有和会朱、陆之处,对明代的王学有所启迪。理学家一般不重文辞,但吴澄比较讲究词章文采,尤其是书启、序记之类。清四库馆臣指出他的文章“往往斐然可观。据其文章论之,澄其尤彬彬乎”。明人徐勃认为“吴草庐专志理学,而诗亦多巧思”,“皆超脱理学傒径”(《笔精》),这主要指吴澄的一些七律,如《立春日寓北方赋雪》、《叠叶梅》等,写得纤巧,不同于一般理学家诗的质木无文。他的题画诗大都构思精巧,往往突出观画者的主观色彩。他长于五律,如《送富州尹刘秉彝如京》,风格淡雅,情意深长,笔法老苍,在很大程度上可代表他的诗格。清顾嗣立认为其诗有“句法超逸”的特点,并句摘多联,说“清婉可诵”(《元诗选》)。其文学成就超过与他并称的许衡。吴澄有《草庐词》,存词十一首,其中[渡江云]《揭浩斋送春》曾流传一时。著有《吴文正集》一百卷,系其孙吴当所编,片言只字无不收入,有过滥之病。生平事迹见集中附录虞集所作行状,揭傒斯所作神道碑,危素所作年谱,《祭草庐先生吴公文》(《申斋文集》卷一二)、《元史》卷一七一、《(嘉靖)抚州府志》卷一○、《元儒考略》卷三、《宋元学案》卷九二、《历代名儒传》、《新元史》卷一七○。
猜你喜欢的书
稻品
明代黄省曾著。黄省曾(1490~1540),字勉之,号五岳山人,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嘉靖举人。黄省曾博学多才,在文学、农学、史学和地学方面均有涉猎。其流传著作包罗甚广,其中农书有:《兽经》《种芋法》《稻品》《蚕经》《艺菊》《养鱼经》,后4部合为《农圃四书》。《稻品》1卷。虽篇幅短小,但却对太湖地区的水稻农家品种作了系统梳理。首先是对稻种的名实梳理,包括名称的历史变迁,以及随着时间与地域的不同而出现的别名、异名等。其次是对稻种农艺性状的描述与分析,包括品种的生长期(早、中、晚);植株形态特征如高、矮、有芒、无芒等;生理特性如耐水、耐寒、抗倒伏等;品质特点如适于酿酒、有香味、米粒色泽如何等;对品种的粳、籼、糯属性亦有说明。《稻品》共记载了35个品种,有1种是再生稻。《稻品》所记载的虽是明代当地种植的品种,但不尽是明代才有的品种,多数仍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据考证,《稻品》35个品种中有27个是宋代方志中已经有记述的品种,且有些至明代以后仍在流传,乃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太湖周围7个县的方志中共有32个水稻品种同《稻品》收录的品种相同。《稻品》使后人可以了解水稻农家品种的历史沿袭和在空间分布上的连续性。《稻品》现存版本有明万历二十五年金陵荆山书林刻夷门广牍本,题名《理生玉镜稻品》。另有明万历刻百陵学山本、明末刻居家必备本和明末刻广百川学海本。
全元散曲
隋树森编。元代散曲总集。收录自金代元好问以下至元末明初汤式、谷子敬等人的散曲213家,以及元代和元末明初的无名氏散曲作品,共计小令3800余首,套曲450余首。同时还辑录有元代作者的散曲残句断谱等。编排大体以作家年代先后为序,每一作家附有小传。作者小传主要依据《录鬼簿》、《录鬼簿续编》、《元史》及《元诗选》,兼采近人考证。每家之曲,先列小令,后列套曲。宫调曲牌次第,北曲依李玉《北词广正谱》,南曲依沈璟《南曲谱》。取材主要为元明两代的散曲总集和别集,并广泛搜罗曲谱、曲话、文集、词集、词话等文献约110余种。采用天一阁等珍本进行校勘,作有详细的校勘记。每首散曲后均注明出处及有关作者、题目和字句的异说等情况。比较全面地反映出了元朝一代的散曲面貌,对研究元代散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6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1981年再版,共上下2册。隋树森另编有《全元散曲简编》一书,198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外,1989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有李长路《全元散曲选释》一书,1985年湖北辞书出版社出版有吕薇芬《全元散曲典故辞典》一书,可参考。
富兰克林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富兰克林》孙毓修著。富兰克林, 美国政治家、科学家。1731年在费城建立北美第一个巡回图书馆。1743年组织美洲哲学会,后协助创办宾夕法尼亚大学。独立战争时参加反英斗争,当选第二届大陆会议代表,并参加起草《独立宣言》。1776—1785年出使法国,缔结法美同盟(1778年)。又代表美国与英国谈判,1783年签订和约,英正式承认美独立。1787年为制宪会议代表,主张废除奴隶制。科学上发明避雷针,在研究大气电方面作出贡献。
五诰解
四卷。宋杨简撰。五《诰》系指《尚书》中《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五《诰》言词古奥,佶屈聱牙,最为难读,杨简于《尚书》选此五《诰》作注,知难而上,颇有大匠风范。该书说解,兼取众家之长,不专主一家之说;旧说有误,则自抒心得,于误说多所驳正。作者受当时学风影响,书中穿凿附会之处,在所难免。此书原本久已失传,《永乐大典》存《康诰》、《酒诰》、《召诰》、《洛诰》四篇,缺《梓材》一篇,库书据《永乐大典》将所存四篇录出,并依经文次第,厘定为四卷。此书现有《墨海金壶》本。
释迦如来成道记
凡二卷。唐代王勃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册。系叙述释迦牟尼一代教化之事迹,及其入灭后教法之弘通等。明万历六年(1578),明得为作序,极言此书‘要而不略,该而不漏,玉润金精,星明日耀’。唐代道诚作成道记注,凡二卷。
大威德陀罗尼经
二十卷,隋阇那崛多译。佛为阿难说陀罗尼之法本。一一法中示多种之名,多种之义,亦广说末世恶比丘之事,及说菩萨住于母胎中之楼阁庄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