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

- 姓名:冯志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河北省静海县人
- 出生日期:1923
- 逝世日期:1968
- 民族族群:
冯志(1923—1968),当代作家。原名冯禄祥。河北省静海县人。贫农出身;自幼父母双亡,靠祖父母生活,在本村读过四年小学,十一岁起便从事农业劳动。“七七”事变后,抱着抗日救国的热望参加了八路军,先在冀中九分区政治部当警卫员,后到冀中九分区政治部文工团、冀中野战三纵队前线剧社当演员。193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荣立战功,荣获模范党员、模范青年等称号。1942年冀中“五一”大“扫荡”后,被选拔到冀中九分区敌后武工队任小队长,在敌后开展游击战,由于屡建战功而荣获冀中军区颁发的“五一”奖章。1945年5月开始发表报告文学《神枪手——谢大水》(《前线报》)。抗日战争胜利后,1947年冬入华北大学中文系学习。1949年任新华社河北分社记者。1951年到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先后任编辑、记者、科长、文艺部副主任等职。在此期间,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写过一些报告文学、短篇小说、诗歌、寓言、革命回忆录等。1958年出版了中篇小说《保定外围神八路》(河北人民出版社),同年11月又出版了优秀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解放军文艺社)。这部作品以1942年5月日本侵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举行空前残酷的大扫荡、人民陷于水深火热的苦难生活为背景,描写了八路军一支敌后武工队在党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持下,在十分艰险的环境中坚持斗争,开辟工作、打击敌人宣传抗日的故事,成功的塑造了武工队小队长魏强的艺术形象,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嗣后,作者一直坚持业余创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从1958年至1966年,又写出了《前线文工队》、《成长曲》、《地下游击队》三部长篇小说初稿,未及出版,“文化大革命”中被残酷迫害致死。
冯志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世俗的圣歌
尼加拉瓜诗人鲁文·达里奥是拉丁美洲文学现代化发展中影响最大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在拉丁美洲影响巨大,而且对于整个西班牙语诗歌的革新和进步,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他所代表的现代派的文学创作,也是西班牙语诗歌发展史上的分水岭,是研究拉美文学整体成就必不可少的杰出人物。本书收录达里奥代表作《蓝》、《世俗的的圣歌》以及《最初的旋律》、《蒺藜》、《秋声》等。
圭峰集
诗文别集。二卷。元卢琦撰。圭峰是卢琦所居地,因以为集名。抄本或作《圭斋集》,误。徐火勃《笔精》说:“《圭峰集》岁久弗传,近岁惠安庄户部徵甫蒐而梓之,误入萨天锡诗六十馀首。”二卷本为元陈诚中所编,明神宗万历(1573—1620)初,朱一龙、董应举作序并刊刻。此本刻在庄本之前,但已多窜入他人作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详举其篇目,计五古中窜入陈旅诗一首,五古、七古、七律中共窜入萨都剌诗三十二首;《提要》并指出,集中窜入萨都剌《溪行中秋玩月》一篇,原自序称“余乃萨氏子”云云,显然为萨氏诗,此集竟改题为《儒有萨氏子》,序末又删去“至元丁丑仲秋书”一句,直是作伪,不属误收,“盖编辑之时,务盈卷帙,以夸蒐采之富,故真赝混淆如此也”。此解释尚待商榷,疑有别因。集中又载赋三篇、记六篇、志铭二篇、祭文一篇、启三篇、杂著九篇,则确为卢琦所作无疑。四库馆臣删去诗之妄录者,并其文录为二卷,末有附录。故二卷本系重编本,不是原本。陆氏《藏书志》有旧抄本七卷,并载有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丙午(1366)孙伯延序。
周易类
据光绪《井研县志·艺文志一》,光绪十九年癸巳(一八九三),廖平在九峰书院著有《易类生行谱》二卷,爲四益易学之初阶。其书不用京氏八宫法,每卦内三爻爲生,外三爻爲行,一卦生三,故八。别生二十四子息,八和生二十四子息。外卦则皆一人行。三人行于内爲客,故曰“有不速之客三人来”。因取《左氏》一爻变之例,每卦六变爻,每爻爲一卦,又六变合爲三十六卦。因编爲图,纵横往复,悉有条理。每卦一图,由一图以推三十六图,其辞説不下十数万言,皆关于《易》中义例。但《生行谱》十数万言今均不存,惟现存《例言》一篇。民国四年成都存古书局刊本;民国五年(一九一六)成都《国学荟编》第三、四期刊载。今据《六译馆丛书》本整理。
蟫史
清代长篇小说。20回。原署为“磊砢山房原本”,一般认为是乾隆年间的名士屠绅所写。本书叙述桑蠋生受到指挥甘鼎的礼遇,并于掘井时得到三箧书。甘鼎和桑蠋生将其藏于秘室,时时从其中受到启示,获益极大。此后,桑、甘二人击破起事者邝天龙(广州王),又救凉州之围,招降白苗,与黄苗、红苗大战获胜,攻入交址,生擒交址王,无往而不胜,最终功成身退,桑蠋生还归福建,甘鼎弃官而去。本书是不多见的长篇文言小说,内容多涉怪异,而且出现了西洋人。就其情节与结构而言,可以归入神魔幻化类作品。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批评《蟫史》的文风:“特缘勉造硬语,力拟古书,成诘屈之文,遂得掩凡近之意。”不仅文字生硬,而且场景变换过快,往往使其头绪纷乱,难以卒读。正如鲁迅所说:“《蟫史》神态,仿佛甚奇,然探其本根,则实未离于神魔小说。”本书最早的刊本有嘉庆五年(1800)刻本,卷首是嘉庆五年小亭道人及杜陵男子的两篇序。
如何作词
本书作者是现代戏曲理论家曲学大师吴梅。本书是是吴梅在大学教书时的一本讲义,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是论词与音乐的关系、词的作法、词的发展史,以及对著名词人及其代表作的评价。作为一本国学大师的入门级图书,无论读者想要学习进步,还是想要鉴赏研究都能得到满足,这是一本对入门者或研究者来说,都能带来极大启发的图书。此次重版,除在内容上重新编辑整合,还大胆地重拟了经典书名,使经典作品更加贴近生活,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法华问答
作者和卷数不详。敦煌遗书藏本。存斯2662号,首尾均残,现题系据内容所拟。所疏为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现存问答共一百零三条(首末两条残)。前四十五条问答按照《法华经》各品的顺序,述各品主旨;后五十八条问答不依经文顺序,专门解释经内法数及重要的文句。中国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