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尚任

孔尚任
  • 姓名:孔尚任
  • 别名:字聘之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清山东曲阜人
  • 出生日期:1648
  • 逝世日期:1718
  • 民族族群: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岸堂,别号云亭山人。清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


少习儒术,兼通礼、乐、兵、农,尤精乐律。康熙六年(1667)前后中秀才,隐居曲阜之石门山,潜心攻读,后捐资为国子生。康熙二十二年(1683),玄烨帝南巡祭孔,尚任以讲经、导览称旨,特授国子监博士。二十五年(1686),奉命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往淮扬,浚疏黄河海口。三年后还京,历户部主事、广东司员外郎,旋罢官归里。康熙五十七年(1718)卒。


孔尚任倾半生心血,为撰《桃花扇》传奇。此剧写复社名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一见钟情,复为奸贼阮大铖所忌恨。方域避祸扬州,入史可法幕,旋回南京,又被捕入狱;香君为阮大铖劫持入宫,历经重重磨难。作者从一诗扇着墨,以赠扇、溅扇、染扇、骂筵、入宫展开情节,而明末四镇间之争斗倾轧,弘光并奸贼马、阮之腐败凶残,莫不毕现于兹。其终也,道士张瑶星撕扇,侯、李二人看破红尘,双双入道。此所谓“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一生一旦,为全本纲领,而南朝(南明)之治乱系焉”。向时尚任未仕,于族兄孔方训处,得知李香君血溅诗扇、杨龙友点染为桃花之事,每拟演为传奇,然“仅画其轮廓,实未饰其藻采”,而其初稿文本,日后成于扬州也。


扬州乃江淮重镇,明清之际各色矛盾与斗争皆交汇于此。尚任在扬三年,以河臣各怀私见,相互攻讦,工程时断时续,乃得稍有闲暇。于是,登梅花岭,拜史可法衣冠冢;往南京谒明故宫、明孝陵,游秦淮河,登燕子矶,访栖霞山道士张瑶星。在扬则与南明遗逸之士杜浚、冒襄、费密、石涛、吴绮、孙枝蔚、黄云、龚贤、邓汉仪、许承钦、宗元鼎、查士标等交往甚密,“云霞皆在手,珠玉共成篇”,而“所语朝皆换”,于明清易帜之往事了然于心。素材既备,乃着笔为文。李详《暖红室汇刻传奇〈桃花扇〉校定本跋》云:“当东塘以孙司空在丰勘河南下,寓家映碧(李清之号)先生枣园,携《桃花扇》稿本自随,夜阑按拍,歌呜呜出窗外。”稿本始见于李清之枣园,乃尚任随身携来,时已成篇,并非“起笔”于兹。尚任职司河事,官署在扬州天宁寺待漏馆,间或外出公干,或于泰州陈庵、兴化枣园小住,而长年寓所则在天宁寺之东馆与杏园,前后达三年之久。其在扬州诗作,《蓬门行》云:“三年看熟扬州市。”《三月四日清明再泛舟红桥》云:“潦倒江头归未得,三年此景两魂消。”《岁暮还自海上,寓维扬天宁寺东馆》云:“既罢征尘得自如,故人多在广陵居。”《留别广陵诸友》云:“高吟来胜地,追忆已三年。”“从此长征夜,扬州旧梦多。”皆可为证。以其久住扬州,则《桃花扇》写作于此,应为可信。而稿本之修改,亦曾请益于友人孙枝蔚。其《挽孙豹人》诗云:“滥积囊中篇,芟存赖老友。”是为尚任与孙枝蔚相切磋之证。文稿既成,乃试演于扬州署中。《元夕前一日,宗定九、黄仙裳、交三、闵义行、王汉卓、秦孟眠、柳长在集予署中,踏月观剧,即席口号》云:“箫管吹开月倍明,灯桥踏遍漏三更。今宵又见《桃花扇》,引起扬州杜牧情。”知此剧由成稿而试演,在扬已具雏形。又十年,经三易其稿,《桃花扇》始定文本。一时间“王公荐绅,莫不借抄”,而歌台演出,竟“岁无虚日”,被推许为明清传奇压卷之作。


孔尚任与顾彩合作,撰有传奇《小忽雷》。其所著诗文,近人汇为《孔尚任诗文集》。

孔尚任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花前琐记

花前琐记

当代小品文集。周瘦鹃著。北京通俗文艺出版社1955年6月出版。内收作者1954年冬天至1955年春天所写小品文37篇。有作者自撰的《前言》。作品主要描绘了苏州风俗人情及作者近年来生活中的一些意趣。在《前言》中,作者写到:“花前琐记之作,除了漫谈我所喜爱的花木事而外,也谈及文学艺术名胜风俗等等,简直是无所不谈;一方面歌颂我们祖国的伟大,一方面表示我们生活的美满。”文章不长,却挥洒自如,旁征博引。开阔处溯及唐、宋旧俗,细致处论及鸟兽鱼虫图案。风格清隽,文笔流畅,意趣盎然。

齐民要术校释

齐民要术校释

后魏贾思勰撰,缪启愉校释,缪桂龙参校。《齐民要术校释》是缪启愉整理研究农业古籍深厚功底的见证。缪启愉付出的艰辛劳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齐民要术校释》出版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强烈反响。一致认为,校释者学力深湛,考校精审,注释严谨;《校释》在前人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总其大成,脱其窠臼,推陈出新,纠正了千百年来的因袭谬误,新的见解、论断贯穿全书,并一致推崇为“迄今最完善的一部《齐民要术》校释本”。使得它包蕴的丰富的传统农业优良技术起到古为今用,乃至中为洋用的作用,是一部优秀的对农学史、技术史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著作。国外专家学者也对《齐民要术校释》给予高度评价。

鬼土日记

鬼土日记

现代长篇小说。张天翼著。初载于1930年南京《幼稚周刊》。上海正午书局1931年7月出版单行本。小说以寓言的形式描写韩士谦游历地狱的见闻,以影射、讽刺现实生活中的黑暗。鬼土世界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生活和政治活动。神经衰弱患者在那里被称为现代人,因此,颓废派文学家司马吸毒从5岁起就立志做一个病态的现代人,为此,他停止运动,拒绝洗澡睡觉,不断酗酒吸毒。鬼土世界等级森严,居住高层的是执政者、实业家、绅士、学者等上流人,居住低层的是普通的工人、农民等下流人。下流人不准随便进入高层,而有些败落的上流人宁可自杀也不愿沦为下流人。鬼土世界的学术活动相当活跃。自然科学家易正心致力于研究上流人和下流人大脑的构造差异,因而获得年度人类学奖金。学者们还热衷于达尔文进化论的研究,不断有别出心裁的理论产生出来。鬼土世界举行大选,韩士谦也卷入了这场政治斗争,因害怕受到政治迫害而仓惶逃归阳世。作品曾援引鬼土游历者在日记前说,鬼土这个滑稽、矛盾、畸型的社会,实际上就是我们阳世社会的缩影;“这两个社会是一样的,没什么差别。”点明了作品正是对现实生活中种种荒诞的和不合理的现象的影射和讽刺。

净土救生船诗

净土救生船诗

净土救生船诗,一卷,清宽量集并序,俞樾序并题词,夏震武记。

僧羯磨

僧羯磨

律学著述。唐怀素集。三卷。系集录《四分律》中羯磨部分之别行本。全书立“方便篇”至“修奉篇”共十七篇文。历代大藏经均有收载。

永嘉证道歌

永嘉证道歌

一卷。又作《永嘉真觉禅师证道歌》、《证道歌》。唐代永嘉玄觉撰。全文247句,大多为七言,共1814字,为古体诗形式。或4句、或6句一解,共分51解。约作于唐神龙元年(705)。作者认为人人都有如来藏佛性,如能识得,即得解脱,如歌词所说:“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作者主旨在于宣扬六祖慧能的顿悟法门,如:“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顿悟之后如大梦惊觉,宇宙人生犹如虚空,这就是顿悟如来禅的境界。《证道歌》以流畅的语言论述禅宗真髓,为禅文学的代表作,不仅为禅门传诵,也深受士大夫喜爱,朱熹就直接引用《证道歌》歌词来解说本体与现象、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本书收入《龙藏》、《频伽藏》、《大正藏》、《中华大藏经》。注释书有宋彦琪、知讷的《证道歌注》各一种,元永盛的《证道歌注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