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得

- 姓名:高斯得
- 别名:字不妄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蒲江(今属四川)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高斯得,字不妄,蒲江(今属四川)人,稼子。入太学,登绍定二年进士第,授利州路观察推官。越二年,辟差四川茶马司干办公事。李心传辟为检阅文字,助修《国朝会要》。端平末,再辟史馆检阅,助修四朝史。寻迁史馆校勘,又迁军器监主簿。因冬雷上封事忤史嵩之,迁太常寺主簿,出为绍兴通判。淳祐三年,添差通判台州。五年,召为太常博士,迁秘书郎。六年,以言事出知严州。八年,迁浙东提点刑狱,改江西转运判官,为侍御史周坦劾罢新任。移湖南提点刑狱、湖南转运判官。以尚右郎官召,改礼部郎中。十二年,权左司,兼侍立修注官,极论时事,为监察御史萧泰来论罢。宝祐二年,出为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三年,召为司农卿。四年,改秘书监。六年,丁大全入相,以论夺职。杜门不出,著《孝宗系年要录》。度宗即位,召为秘书监,擢起居舍人。咸淳九年,迁工部侍郎,出知建宁府。德祐元年,召权兵部尚书,上疏指陈时事,忠愤激烈。擢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以论贾似道忤丞相留梦炎,罢。宋亡,隐居苕霅间以卒。斯得立朝敢言,搏击权奸,奏疏所论,多切时事。其诗直抒胸臆,多感时伤事之作,有白居易讽谕诗之遗风。如《西湖竞渡》、《三丽人行》、《雷异》、《鸡祸》诸篇,述宋末事实,足称诗史(《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四)。著有《诗肤说》、《仪礼合抄》、《增损刊正杜佑通典》、《徽宗长编》、《孝宗系年要录》、《耻堂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为《耻堂存稿》八卷,有《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全宋诗》卷三二二九至三二三一录其诗三卷。《全宋文》卷七九四五至七九五二收其文八卷。事迹见《宋史》卷四○九本传。
高斯得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第三人
“人们永远也不会知道,打击会在何时到来。” 二战结束后,马丁斯受挚友哈利之邀,来到被四国强占的维也纳。不过,等待他的不是哈利,而是哈利的葬礼。 不死心的马丁斯决定调查哈利的死因。警察、哈利的哥们儿、女友、医生……他搜遍了整个维也纳,却依旧一无所获——直到神秘的“第三人”出现。 真凶似乎就在眼前。可当“第三人”的面目被揭穿,马丁斯却发现自己要面对的不仅是真相,更是整个成年人世界的复杂与不堪…… 成年人的世界太过复杂,只有勇于纯真的人才能获得幸福。
夹漈遗稿
宋代诗文别集。3卷。郑樵著。作者曾居夹漈山中,故以名书。此书前后无序跋,不知何时何人所编。上卷辑入古近体诗56首,中卷有记1篇、论1篇、书2篇,下卷收入书3篇。作者一生除有《通志》著称于世,据其《献皇帝书》称,尚有41种已完成的著作和8种未完成的著作。《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不甚修饰,而萧散无俗韵;其文滉洋恣肆,多类唐李观、孙樵、刘蜕,在宋人中亦自为别调”。他在《献皇帝书》、《上宰相书》、《上方礼部书》中贬斥古人,秦汉以来的著述无一家能中其意,在《与景韦兄投宇文枢密书》和《与景韦兄投江给事书》中更是自夸自誉、傲睨万状,显得器量浅狭。他才高盖世也是事实。此书除《四库全书》本,尚有清初刻本行世,并收入《函海》、《艺海珠尘》、《丛书集成》等丛书,“知不足斋”写本是其善本之一。
正德武功县志
陕西地方志。 明康海(1475—1540)纂修。三卷。海字德涵,号对山,陕西武功人。弘治进士,授修撰。为明中叶文学家、诗人。是志成于正德十四年(1519),约二万字。记事止正德十三年。正文分地理、建置、祠祀、田赋、官师、人物、选举志七门, 无细目。“艺文”则附见诸门各条之下。全志文简事賅。如田赋志对田赋、人口、商税、物价、物产皆有详记。官师志善恶并书,共记五十余人。康氏开文学家修志之始,所载多关国计民生、人心习俗,于当时及后世均有较大影响。此志刻本极多,有正德十四年、雍正十二年(1734)刻本, 《四库全书》、台北《中国方志丛书》等二十余种版本。另有乾隆二十六年(1761)玛星阿刻本附清孙景烈评注。高峰《陕西地方志考略》(《陕西图书馆》1982年创刊号)及向景安《陕西方志考略》(《陕西地方志通讯》1982、2)于此志均有论述,李之勤《陕西方志提要。正德(武功县志)》 (《陕西地方志通讯》(1982、2)等可资参考。
吕祖文集
吕洞宾文集,三卷,前有序四篇,收吕洞宾诗文集一百六十一篇。后序云“有唐真人纯阳吕祖集。共八卷。本传及灵迹三卷。诗歌五卷。不知裒于何人。自宋乾道间。已刊布于世。凡为五七言律若干首。五七言绝句若干首。歌词若干首。或专阐玄旨。或因人规讽。或自况寄情。皆所以发挥妙道。迪启后人。要非徒作。夫仙真以道相授。自黄帝广成子。崆峒问答之后。已有玄言见于载籍。嗣后述作贻世者。代不乏人。”
洞真三天秘讳
经名:洞真三天秘讳。撰人不详,似出於南北朝。系早期天师道修行法诀。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恒”字缺笔,或是避宋真宗名讳。劝人唤三天、三师、七星魂魄、诸将军名,并述驱邪、诵咒、卧斗之法及十诫。
蚓庵琐语
志怪小说集。一卷四十条。清李王逋著。王逋字肱枕,浙江嘉兴人,少年习儒业,屡试不第,遂改作小说。 “说铃本”,首有徐发序,另有“古今说部丛书”本。是书主要记明万历至清康熙年间之异闻怪事,发作者之感慨。如徐发序中言:录其生平所见异事,可以导人善而儆人恶者。主要内容如下:一、灾兆。如“瓮中作响”条,写崇祯甲申年秀水周瑞家水瓮中忽作响,如蝉鸣,或如人卧鼻息声,此兆主亡国。又有条目记崇祯甲申年城内外民家门上忽有红白圈,或×或点。后罹兵火,凡有圈之家必遭屠戮,×、点之家遭火焚,无者人房俱免。二、定数。如“富盛万年”条写张邑一豪族,子孙贫落,于是将祖上遗下的一大房卖给州人盛万年。拆房时有人捡到四枚银钱,上镌“富盛万年”四字。这是张氏之祖建房时所特镌,用来镇压柱基,欲使子孙富盛长久之吉语,谁知符了盛氏之名。三、怪异,如“树现龙纹”条,写某地香铺塘南有棵方香榜树,高数寻,祟祯十七年的一天,突然树顶出现一大红龙纹,旋转不息,一会儿朝西北而去,从此大树凋零。该书虽多涉灵怪,但不少篇章却能够曲折地反映当时的现实,使人们透视出封建社会中婚姻家庭诸多问题。如“张如九之妻”条,写张如九妻罗氏早亡,遗二女一男,如九续娶吕氏并将罗氏之衣饰给吕。一日,架上衣服忽然碎裂如割,吕氏疑子女毁坏,骂詈不已。忽听罗氏在空中作声曰:汝着我衣,故割破,何与儿女事……接着便听到敲击声,厨笥自开。衣饰尽出,分作三股置儿女卧榻。作者对这件事情的描写,深刻表现出封建家庭中的遗产纠纷,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从形式来看, 《蚓庵琐语》这部小说集是以笔记体写成,文章不拘一格,少则如魏晋之“残丛小语”,多则洋洋千言甚至数千言。叙述中把现实与魔幻结合起来,情节变化多端,引人入胜。该书的一些篇章为后世的笔记小说所征引,具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