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镇

范镇
  • 姓名:范镇
  • 别名:字景仁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007年
  • 逝世日期:1088年
  • 民族族群:

范镇(1007年—1088年)字景仁,其先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后迁蜀华阳(今四川成都)。宝元元年进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二),释褐为新安主簿。宋绶留守西京,召入国子监,使教诸生。召试学士院,除馆阁校勘,充编修《唐书》官。除直秘阁,为开封府推官。擢起居舍人,知谏院,兼管勾国子监。改集贤殿修撰、判刑狱,同修起居注,除知制诰。迁翰林学士,充史馆修撰,为右谏议大夫。英宗即位,迁给事中,除翰林侍读学士。神宗即位,迁礼部侍郎,复为翰林学士,兼群牧使,勾当三班院。《仁宗实录》书成,迁户部侍郎,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变更法令,范镇屡上疏争之,不报,即上疏乞致仕。熙宁三年,以户部尚书致仕。哲宗即位,迁光禄大夫,起提举嵩山崇福宫。数月,复告老,进银青光禄大夫致仕。元祐三年卒,年八十,谥忠文。


镇为学本于六经,文章多切于时事,韩维称其“为文章温润简洁,如其为人”(《范公神道碑》)。少时曾与二宋兄弟同作《长啸却胡骑赋》,赋成,二宋大加称叹。后奉使契丹,辽国丞相也称之为长啸公(《曲洧旧闻》卷二)。喜为诗,致仕后归蜀,期年还京师,道中作诗二百五十馀篇,其中有“不学乡人跨驷马,未饶吾祖泛扁舟”之事,用司马相如、范蠡事,贴切精当,为人称诵(《温公续诗话》)。著有文集一百卷、《谏垣集》十卷、《内制集》三十卷、《外制集》十卷、《正书》三卷、《乐书》三卷、《国朝韵对》三卷、《国朝事始》一卷、《东斋记事》十卷、《刀笔》八卷(韩维《范公神道碑》)。其集在北宋时即有遗佚,后汪应辰搜罗遗文,编为《范蜀公集》六十二卷(《题范蜀公集》),今已佚。其著述今存《东斋纪事》六卷,有墨海金壶本、《四库全书》本、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标点本。《两宋名贤小集》收有《范蜀公集》一卷。《全宋诗》卷三四五至三四六录其诗二卷。《全宋文》卷八六二至八七三收其文十二卷。事迹见韩维《忠文范公神道碑》(《南阳集》卷三○)、司马光《范景仁传》(《温国文正司马公集》卷六七)、《宋史》卷三三七本传。

范镇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一生

一生

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品完成于1883年。《一生》通过一个旧贵族家庭的衰落和解体,描述了贵族少女约娜由幻想到幻灭的一生。17岁的约娜在修道院寄宿5年后与其父母德沃男爵夫妇来到男爵家位于海滨的白杨山庄住下。约娜一家在这里遇到于连·德·拉马尔子爵。在庄园举行的“约娜”游艇命名仪式上,约娜深深爱上了于连。在于连登门求婚后不久举行了婚礼。新婚之夜,对爱情充满幻想的约娜对于连的粗暴十分反感。科西嘉蜜月归来后,于连对约娜经济上克扣,感情上冷漠,男爵夫妇不能容忍女婿的冷淡而搬到里昂。几个月后,使女罗莎丽突然生下个孩子,于连凶狠地主张把使女同孩子一同赶走。在约娜及男爵夫妇干预下,罗莎丽才留在山庄,她对引诱她的坏男人守口如瓶。一个寒夜,约娜呼唤使女却不见动静,约娜找到于连房间,发现丈夫与使女同床共枕,她发疯般地跑出家门,昏倒在雪地中。几个月后,约娜生下儿子,取名保尔。于连与福尔维勒伯爵的夫人勾搭偷情后,被托尔彪克神父所不容。神父将实情告诉了伯爵后,伯爵追踪而至牧羊人的小屋,将偷情的二人反扣屋内,又将小屋推下深崖。于连死后,约娜由父亲和姨妈陪伴,她将一生都寄托在儿子保尔身上。后来,保尔到外地读中学,他瞒着家人逃课、借高利贷挥霍、与私娼鬼混,伤心至极的约娜又遭父亲、姨妈相继去世,精神防线彻底崩溃。这时罗莎丽及时赶到主人身边,准备与主人长相依伴。庄园财政告急,罗莎丽安排卖掉了男爵家的几座山庄,搬到巴特维村的一所小房子居住。思子心切的约娜到巴黎看望保尔,但保尔避而不见。失望而归的约娜抱怨儿子抛弃了她,孤寂中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不久,保尔与情妇生下个女孩。罗莎丽接回孩子并捎来喜讯:那个妓女已经死亡,保尔就要回家。约娜兴奋不已,高兴地逗着小孙女。罗莎丽在一旁自语:“人生从来不像意想中那么好,也不像意想中那么坏。”

杂感集

杂感集

许地山著。商务印书馆1946年11月出版。系作者遗稿的辑录,由作者夫人周俟松编辑。收入1935年至1940年所写文章15篇,另有周俟松《序》1篇。其中有演讲辞,如分别对北京大学、岭南大学学生作的演讲,强调中华民族必须拥有“维持正义与和平”的“充足的能力”,号召人们能奋起抵御强敌的侵略,从而“拯民众于水火之中”;有为报纸写的时评,呼吁“用血,用铁,用坚定的意志来抗战到底”,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此外,还有一些写景散文。

大六壬苗公射覆鬼撮脚

大六壬苗公射覆鬼撮脚

十二时照显变化论
神后属子,其数九,其味咸,在女虚危三宿之位。
子加日,乘天后乃小女。
子加小吉,见土为老妇。子乘六合为小妇一云匪妇。
丑加子加日辰为公婆。子作太阴为婢妾。子作太常为妯娌。酉加子上为孀妇。

小尉迟将斗将认父归朝

小尉迟将斗将认父归朝

又名《小尉迟 将斗将将鞭认父》。简名《小尉迟》。杂剧剧本。 元明间无名氏作。四折,末本。剧写尉迟敬德 降唐时,子保林年仅三岁,留在北番,后被番将 刘季真收养,改名刘无敌。既长,武艺绝伦。刘 季真攻唐,命无敌为先锋,单搦敬德出战。敬德 旧仆宇文庆在番中抚无敌成人,临战遂详告真 情,并以昔年敬德所留盔甲钢鞭为证。无敌与 敬德战,佯败至无人处,认了父亲,约定次日缚 刘季真归唐。监军与军师徐懋功因敬德不杀无 敌,疑其叛唐,次日,无敌缚刘季真来降,始释 疑,于是尉迟父子皆受赐加封。今存《脉望馆钞 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本。京剧《白良 关》(又名《父子会》、《对鞭认子》),亦演此事。

石屋清珙禅师语录

石屋清珙禅师语录

石屋清珙禅师语录,二卷,元清珙说,至柔等编,明来复序,清乡野序,附塔铭,又云佛慈照禅师语录,内题福源石屋珙禅师语录。清珙,字石屋,俗姓温,苏州常熟人。少年出家,依崇福、永惟为业师。二十三岁受具足戒后,外出求师闻道、弘法说经。并将其一生八十一岁,五十四年弘法言行整理成书即《石屋珙禅师语录》,流传后世。此语录中石屋珙禅师与高峰和尚的一段对话尤为精彩。其珙禅师临终前挥笔遗言:“青山不着臭尸骸,死了何须掘土埋。顾我也无三昧火,光前绝后一堆柴。”尤为发人深思。此语录对于了解清珙禅师的佛学思想具有资料价值。现见载版本有明天启七年刊本。

苏悉地羯罗经

苏悉地羯罗经

译曰妙成就业经,三卷,唐输婆迦罗译。密宗三部经之一。说苏悉地之法。真言经一百余部内,虽皆说速疾成就之法,而此经独为其至极,故名妙成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