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斯

- 姓名:安德鲁斯
- 全名:弗吉尼亚·C·安德鲁斯
- 性别:女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维吉尼亚州
- 出生日期:1923年06月06日
- 逝世日期:1986年12月19日
- 民族族群:
弗吉尼亚·C·安德鲁斯(Virginia C. Andrews 1923年06月06日-1986年12月19日)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一九二三年出生于美国维吉尼亚州。 美国史上最畅销的作家之一,擅长以禁断恋情、血亲纠葛等元素创造脍炙人口的小说,征服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虽然中年才迈入写作生涯,其独具风格的创作与惊人的销售成就令同时期作家皆难望其项背,堪称「歌德罗曼史」、「家族传奇」类型女王。 一九八六年逝世后,由于「V. C.安德鲁丝」之名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畅销书品牌,其亲族甚至聘请代笔作家,根据她留下的草稿大纲,至今仍继续发表新作。
少女时代不慎摔伤,加上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她不得不放弃当个表演者的梦想,余生更是得靠拐杖和轮椅行动。 她自小沉浸于阅读,最爱童话故事、冒险故事、恐怖故事,以及爱伦坡、大仲马的作品,特别深受故事中的恐怖元素吸引。 当书本无法满足她,她便用幻想和涂鸦为自己编故事。
安德鲁丝早年受家人鼓舞,以绘画为业,四十九岁才开始写作。 一九七九年,也就是安德鲁丝五十六岁的那一年,《阁楼里的女孩》出版,立即引发读者热烈回响,高居排行榜长达十五周。 来年,她又发表续集《风中的花朵》(Petals on the Wind)。 此后她维持一年出版一本新书的节奏,直到罹患乳癌离世为止。 安德鲁丝着有近三十个畅销系列,超过七十部小说,作品累积销售逾一亿六百万册,译成二十五国语言。
写作时用心至深,随着角色遭受折磨,她也日渐消瘦,甚至悲伤痛哭。 对于世人将她的作品归类于「恐怖小说」,她说自己写的是角色在人生道路上的成长历程,「如果成长的历程是『恐怖』,那么这样的恐怖就是你我平时必须面对的。 」她曾称本书「改编自真实故事」,甚至有读者怀疑是否改编自其亲身经历,传言虽然从未证实,却为本书更添传奇色彩。 《阁楼里的女孩》多次改编为电影、舞台剧,问世至今影响力仍然不减。
安德鲁斯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悲剧心理学
现代朱光潜著。初为作者留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时以英文撰写的博士论文,1933年由该大学出版。全书十三章,分别探讨了悲剧与“心理距离”说,悲剧快感与同情,悲剧与崇高感,痛感中的快感,悲剧与生命力感,以及悲剧的衰亡等问题。认为悲剧的欣赏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对其作出完全令人满意的说明,但每一种理论又都各有其理,为此研究悲剧快感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公平地检查从前的理论,取其精华。书中介绍了从亚里士多德起,到黑格尔、席勒、雨果、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布拉德雷、弗洛伊德等人的悲剧理论与范畴,特别推崇尼采的《悲剧的诞生》,认为它是“出自哲学家笔下论悲剧的最好一部著作”,其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说,“把握住了真理的两面”。1983年被译成中文出版,作者为中译本增写了序言。收入《朱光潜美学文集》。
书目答问
清末张之洞撰。系张任四川学政时为成都尊经书院学生开列的阅读书目。五卷。以经史子集丛五部分类,列举书籍二千二百种,注明书名、作者、版本、卷数,个别有简单按语。多以通行习见本为主,所收多有《四库全书》之后出现的清人著作。末附《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列举清代著名学者姓名、字号、籍贯,以示清人学术流别。旧时初学文史者多参考此目。有光绪二年(1876)贵阳初刻本,附张撰《輶轩语》。近人范希曾撰《书目答问补正》五卷,增益校注甚详。近人孔彦培编有《书目问答索引》。
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
道家养生学著作。即《灵宝五符经》,一称《洞玄五符经》,简称《五符经》。所谓五符指东、南、西、北、中央五方之符命,道教相传为夏禹所受,见本书卷下。三卷。刘师培《读道藏记》 认为,此书惟上卷首段为序,今以三卷均序文,乃标题之讹。又《太平御览》卷六百五十九引《五符经二十四真图》,今无其文,说明书有缺残,然究系六朝以前古籍。另据书中《五帝官将号章》详析五方帝名及方色,《太清五始法章》以五藏五常配五行,并及孤虚王相之法,是均汉人遗说,认为本书也有可能出自汉季。书内收灵宝派所传内练功诀、服食药方酒方。载《道藏》第一百八十三册。
电世界
高阳氏不才子(许指严)撰。原载《小说时报》第一年第一号,宣统元年(1909)九月出版。标“理想小说”,署高阳氏不才子撰,共十六回,部分章节附有插图。1910年10月22日至1911年1月10日,《广益丛报》第248—256号(第8年第24—32期)重刊。此次以《小说时报》初刊本为底本,进行点校、排印。叙一百年后出现的一位电王黄震球的故事。黄震球以陨石炼就名为“鍟”的新原质,可于空中发电,制成电手枪,将入侵之西威国全部飞行舰击落海底,并将敌国都市烧成焦土,威震全球诸国。电王飞至南极,掘金铸币,使世界富足;发明太阳灯,使南极变为温暖世界。注重教育,遍设学堂,普及电化教育;又重视交通、农业,讲究卫生,提倡节育,受万民爱戴。后电王见世界人类孳生,新编探险队,制电船向地下开辟殖民地。不料此地竟成了淫盗之窟,使电王极为感伤,遂乘电船升空而去。作者通过这一科学巨人的事迹,表现了作者科学救国、征服自然的理想,想象丰赡,情节奇幻。结尾电王出世,更令人深思。
变法通议
清末鼓吹维新变法的政论著作。梁启超著。共14篇。自1896年8月陆续发表于《时务报》。其中《论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和《论变法后安置守旧大臣之法》两篇发表于1898年12月及1899年1月《清议报》第1册、第2册、第4册。后统收入中华书局1932年版《饮冰室合集》,列文集第1册。本书以资产阶级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维新变法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并具体阐述了变法的途径。《变法通议自序》认为自然万物人类社会无时不变无事不变,指出“变者,古今之公理也”。《论不变法之害》则驳斥反对变法的论点,指出变法是大势所迫,“变亦变,不变亦变”,“变之权操诸已,可以保国”,“变之权让诸人”,中国就受人束缚驱使,要求学习日本明治维新,“因变致强”。《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更批判洋务新政,主张“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学校总论》、《论科举》、《论学会》、《论师范》、《论女学》、《论动学》、《学校余论》、《论译书》提出变科举、立学校、兴学会、译西书以开民智、育人才的具体意见。《论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主张通过满汉通婚及取消满人特权等方法,消平满汉界限,“合种以与他种敌”。《论金银涨落》主张改革清朝钱法,实行金本位制。《论变法后安置守旧大臣之法》为戊戌政变后补记变法时期维新派提出的安顿守旧大臣的办法。文字朴实流畅,言辞犀利,充满爱国激情,深受知识界欢迎。发表后风行海内,影响巨大,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作出重要贡献。
邺中记
城镇志。晋陆翙撰,清四库馆臣辑。一卷。邺,三国曹魏时定为都,十六国时后赵、前燕、北朝东魏、北齐沿袭,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是书以记后赵石虎事迹为主。书成于南北朝。 《隋书·经籍志》作二卷。原书久佚,清乾隆时修《四库全书》,馆臣辑散见于《永乐大典》诸条,并与其他诸书互证,删除重复,共得七十四条,排比成编。约七千字。正文不分门目,记事仿《世说新语》一事一记,书末附唐人《邺都故事》数条。是书虽篇帙有限,然叙述典核。所记邺都凤阳门、太武殿、金华殿、昆华殿、铜爵台(曹魏时称铜雀台)、华林苑等建筑,皇后公主沐浴、冰井台藏冰、石虎发十六万民筑华林苑、选女尚书、置女骑军、设五色诏等史事颇为重要。记皇后浴室有吸浊水之铜龟,能边行走边舂米之舂车,九龙喷水车以及华林苑中二斤重之勾鼻桃,冬花春熟之春李,秋花冬熟之王母枣等,也是重要的历史资料。唐代王维、李颀等人诗中的典故,多赖此书释解。堪为“罕观之秘籍”。有乾隆四十一年(1776)活字本, 《四库全书》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