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德操

施德操
  • 姓名:施德操
  • 别名:字彦执
  • 性别:
  • 朝代:南宋
  • 出生地:盐官(今浙江海宁)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施德操,生卒年均不详,南宋笔记作家。字彦执,世称“持正先生”。宋海昌人。约宋高宗绍兴初(1131)前后在世,与同乡人杨璇一起勤奋刻苦好学,远近乡里闻名。又与张九成友好关系密切。因为病疾,不能成婚,也未能迈进官场,坎坷疾病相随终身。一生不婚不宦,时人评其品行高洁、学有本末,张九成门人朗晔称其“生平论纂甚富”,然其中绝大多数未能流传,仅存著作《北窗灸輠录》一卷,录入于《四库总目》。又著有《孟子发题》。《北窗灸輠录》主要记述了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事迹,还记有少部分杂事。灸輠(zhi—guo至郭):比喻善于议论,滔滔不绝。书中语言清新,叙述简洁,夹叙夹议很为适中。张九成曾于施氏去世后作祭文,“公生不娶,至于绝嗣”,“不幸有伯牛之疾,有原宪之贫,而气干斗牛,文摛云锦,行洁冰霜,识高今古,不得一官,终于老死”,可见张氏对其人品学问评价甚高。据施德操《北窗炙輠录》所述,他的兄长亦为人师,名施国光,字彦发,可见其出身也是书香门第。

施德操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

奥斯曼土耳其人来自中亚的大草原。公元1300年左右,他们迁徙到亚洲的最西端,并且在此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草原民族的凌厉作风,土耳其人特有的灵活与包容,再加上几位开国苏丹的英明战略,让他们的国家很快壮大起来。 1453年“征服者”穆罕默德苏丹攻陷君士坦丁堡,1529年苏莱曼大帝陈兵维也纳城下——这是奥斯曼帝国的鼎盛时代。在欧洲,奥斯曼帝国灭亡了“最后的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并且继承了拜占庭的广阔领土和政治遗产;在亚洲,它再现阿拉伯帝国的辉煌,带领伊斯兰世界重振了团结和繁荣。这一切,使得奥斯曼帝国在那个帝国时代无往不利,成为“三洲两海、东方西方、世界中心伊斯坦布尔的主人”。 随着世界现代的降临,奥斯曼帝国却落后了。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站上历史变革的潮头,崛起为奥斯曼帝国的强大对手——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沙皇俄国、拿破仑帝国、英国。1683年帝国军队惨败于维也纳城下,从此,“胜利”对土耳其来说愈发成为一种奢望。为了改革日益陈旧的制度,奥斯曼帝国尝试过种种维新道路,很多维新志士乃至帝国苏丹在与守旧势力的抗争中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食疗本草

食疗本草

唐前饮食疗法和营养学的本草专著。三卷。唐孟诜撰。约成书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孟诜,唐代汝州梁县(今河南临汝)人。约生于唐武德四年(621年),卒于唐开元元年(713年),曾任同州刺史等职,故有孟同州之称。孟氏自幼好医药,上元元年师从名医孙思邈,潜心于医药研究和饮食疗法,成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著有《必效方》、《补养方》、《食疗本草》。张鼎又在唐开元九年至二十七年(公元721~739年)间予以增补。原书名为《补养方》,记载药物138种,张鼎增补89种,总计227种,并改书名为《食疗本草》。其后,张鼎又作了补充。但原书已佚,佚文散见于《证类本草》、《医心方》等书中。

刘二和与王继圣

刘二和与王继圣

《刘二和与王继圣》是赵树理一篇没有写完的小说。他计划写三部分,每部分三章。但实际上只发表了前三章,后来又在他家属保存的遗稿中找到了第四章第五章。本篇前三章初刊于1947年太行华北新华书店编辑的《新大众》杂志。曾编入1958年版《赵树理选集》;但删去了每章前原有的小标题。本集在收辑这篇作品时,参考了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的《赵树理文集》,增收了作者遗稿中的四、五两章,并恢复了每章前的小标题。

孝经注

孝经注

唐玄宗李隆基注。开元十年(722),玄宗训注《孝经》颁于天下及国子学。天宝二载(743),重加修订,亦颁天下。天宝四载九月,以御注刻石于太学,谓之《石台孝经》。《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著录为1卷。天宝五载,元行冲奉诏作疏,增为2卷。宋至道三年(997),宋太宗诏命李沅、杜镐纂《孝经正义》又增1卷。咸平年间(998~1003),以邢昺续理其事。邢昺系据元行冲疏释校定敷衍,约而修之,而成后世通行之本。明万历监本、崇祯汲古阁本、清乾隆武英殿校刊本、阮元校刊本皆作9卷。玄宗《孝经注》,会合韦昭、王肃、虞翻、刘劭、刘炫、陆澄六家之异同,芟去其烦乱,撮取其义理允当者而成。唐玄宗注意到,提倡孝道,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使“上下臣人(民)和睦无怨”(《孝经·开宗明义注》)。以事亲尽孝而移情于君,则可以尽忠,有利于巩固封建皇权的统治地位。故“圣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于是以顺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扬名之义彰矣”(《孝经注序》)。《孝经注》的内容,于此处可见一斑。

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经略疏

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经略疏

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呪经略疏,二卷,清续法述并序,毛奇龄序,外题如意呪经略疏。

圣虚空藏菩萨陀罗尼经

圣虚空藏菩萨陀罗尼经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二比丘裸形叫唤,虚空藏问佛,佛召七佛各说一咒,虚空藏亦说一咒,亦与《虚空藏菩萨问七佛陀罗尼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