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辉祖

汪辉祖
  • 姓名:汪辉祖
  • 别名:字焕曾,号龙庄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清萧山昭东大义村人
  • 出生日期:1730
  • 逝世日期:1807
  • 民族族群:

汪辉祖(1730—1807),字焕曾,号龙庄,清萧山昭东大义村人。乾隆四十年(1775)中进士,五十二年为湖南宁远县知县。五十六年署道州牧,一月后再调善化令,后因足疾乞休回乡。


汪家境贫困,父早亡,20岁就开始幕僚生活。他好学不懈,精明干练,博览群书,尤对法家学说钻研甚深。乾隆中期,东南沿海各省发现使用“宽永钱”甚多,朝廷怀疑有人私铸,诏苏、浙、闽、粤省总督、巡抚严查处置。闽、浙总督尹继善委托汪辉祖查办此案。汪查明“宽永钱”系日本钱币,由商船带入,非民间私铸。尹继善对汪赞赏说:“做官治事,不能不用读书人。”汪在任宁远知县期内,关心民间疾苦,鼓励发展生产,教化民风,崇尚节俭,修筑城墙,兴修水利,创办书院。处理民间纠纷和诉讼案件,力主审慎公允,深得民心,有“廉明听正”之称。


汪返归故里后,定居县城苏家潭。乾隆五十八年(1793),应召主持修复萧山西江塘,因其主事得力,工程坚固,且耗资少。还上书请减萧山牧地的赋税等。其后,汪辉祖悉心著述,著有《元史本证》、《史姓韵编》、《九史同姓名录》、《二十四史同姓名录》、《二十四史希姓录》、《辽金元三史同名录》等,尤以《学治臆说》、《佐治药言》、《病榻梦痕录》行世甚广。


汪辉祖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一位名人。他在地方行政幕府佐治长达三十四年,持正不阿,擅长断狱,是名闻全国的“绍兴师爷”;后为州县官五年,勤政爱民,政绩斐然,是一位难得的清官良吏;他又勤于治学,尤邃于史,又是一位著述宏富的著名学者。汪辉祖集名幕、循吏、学者等多种身份角色于一体,在当时尤其是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用历史的眼光看,汪辉祖一生主要成就有二:一是总结佐治为官的丰富经验,撰成《佐治药言》、《学治臆说》等多种官箴书。这些著作,对清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方法作了很好的阐发,构建了一个为官从政的理论体系,成为清代后期官幕必读之官场指南,对于地方政治及其实际运作有很大影响。二是编撰《元史本证》、《史姓韵编》、《九史同姓名略》等多种史学著作,在史学上作出重要贡献,尤其是数种正史姓名学专著,嘉惠学界,功劳甚巨,实属难能可贵。

猜你喜欢的书

在轮下

在轮下

德国长篇小说。赫·黑塞作。1906年在柏林出版。1952年收入柏林、苏黎世、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出版的6卷《作品全集》第1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出版张佑中的中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潘子立的译本。小说为作者代表作之一,具有自传色彩,作品中主人公汉斯及其好友赫尔曼逃离神学院的情节即作者1892年的亲身经历。全书11万余字。小说主人公汉斯·吉本拉特出生于黑森林某小城的商人家庭,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被校长、教师和当地的牧师视为神童,引为本城的骄傲。他被选派参加符腾堡3年一度在首府斯图加特举行的选拔考试,获得第2名,得以被送入公费的毛尔布隆神学校学习。校长和教师嘱咐他要刻苦学习,保持在校时始终第1名的荣誉,父亲希望他从此出人头地,进入上流社会,光宗耀祖。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为了争取第1名的学习成绩,他在与世隔绝的学校里拼命学习神学、拉丁文和希伯来文,死记硬背,连假日也不休息,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他在神学校与同学赫尔曼成了密友。赫尔曼生性倔强,蔑视功名,对一切事物均有自己的见解,憎恨令人窒息的僵死教育,因而为学校所不容。校长要汉斯断绝与赫尔曼的交往,汉斯却觉得只有赫尔曼才是自己的知己。汉斯由于用功过度,身体更为衰弱,学习成绩倒退。校方把这些归罪于赫尔曼,赫尔曼被迫逃离神学校。汉斯自此在校更为孤单,不断受到老师的训斥和同学的耻笑。汉斯患了神经衰弱症,无法继续学业,不得不返回家乡,当钳工为生。社会的歧视和个人生活的失意,使他感到自己仿佛掉进了无情而庞大的“车轮下”,导致他神经失常,一次酒醉后掉入河中淹死。小说控诉了德意志帝国时代摧残人的教育制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质。

求古录

求古录

一卷。明顾炎武撰。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曾自署蒋山佣。江苏昆山人。明清之际思想家、著名学者。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又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人民抗清起义。失败后,十谒明陵,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收集材料。学识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于考证,搜集金石之文,手自抄录。凡是见于方志者不录,现有拓本者不录,近代文集尚存者也不录。上自汉曹全碑,下至明建文霍山碑,共得五十六种。每刻都录全文。沿用洪适《隶释》的体例,志其地理,考立碑之由来。凡古字篆隶,一一注解。其中官职年月,多可与正史相参。如茶荼、準准、张弡等字,可补正字典之讹。顾炎武还另有《金石文字记》,但只载跋尾,不如此书详明。传本有 “四库全书”本、“行素草堂金石丛书”本等。

兰谱

兰谱

《遵生八笺》中列有“兰谱”一则,兰谱中附有“种兰奥诀”,“培兰四戒”,“雅尚斋重订逐月护兰”12首。

半个羽党

半个羽党

这是民国时期的侦探小说畅销作家孙了红所著”侠盗鲁平系列“中的一部。他们的心里,以为鲁平是神通广大的,他创造的案件,我们去侦探时,简直是白费脑筋。因此每逢有鲁平的案件发生,这些警察先生们,往往预先已存好敷衍了事的成见。

贵耳集

贵耳集

宋代文言轶事、志怪小说。南宋张端义著。自序称: “耳为人至贵,言由音入,事由言听,古人有入耳著心之训,又有贵耳贱目之说。”因以名书、凡三卷,各自成集,一集成于理宗淳祐元年(1241),二集成于淳祐四年(1244),三集成于淳祐八年(1248)。有《津逮秘书》本、 《学津讨原》本,另《宝颜堂秘笈》本作二卷, 《历代小史》本作一卷,皆删略不全。本书以录宋代朝野遗事为主,兼及诗话、考证等内容。

礼记译注

礼记译注

又称《小戴礼》、《小戴记》或《小戴礼记》。文集。西汉戴圣编。四十九篇,后订为十二卷。圣字次君,梁(今属河南商丘)人。戴德之侄,后仓弟子。世称小戴,为今文礼“小戴学”的开创者。其书本为解释、补充秦汉以前儒家治礼的传习资料,亦有古代故事。初,汉代流行两种辑本,一为戴德辑本,八十五篇,称《大戴礼记》;其侄戴圣从中精选出四十九篇,即《小戴礼记》。东汉郑玄为之作注,独立成书,简称《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