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玚

应玚
  • 姓名:应玚
  • 别名:字德琏
  • 性别:
  • 朝代:汉代
  • 出生地:汝南(今属河南)人
  • 出生日期:177年
  • 逝世日期:217年
  • 民族族群:

应玚[yáng](177年—217年),汉末诗文作家。字德琏。汝南(今属河南)人。“建安七子”之一。应劭从子。建安中,与刘桢同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曹植为平原侯,应玚转为乎原侯庶子。后又为曹丕五官中郎将文学。建安二十二年(217),与徐幹、陈琳、刘桢同时死于大疫。玚与弟应璩、璩子应贞皆以文章见称。曹丕说他常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亦足以著书立说,可惜遭罹灾疫,“美志不遂,良可痛惜”(《又与吴质书》)。后来刘勰也说:“应玚学优以得文”(《文心雕龙·才略》),谓其才学优秀,虽著书不成,但诗赋创作,收获不少。可惜传世者不多。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收其辞赋十多篇和几篇书论,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的《全魏诗》收其诗6首。其中《别诗》2首,别思悠悠,慷慨悲凉,而饶有情致,体现出“和而不壮”(曹丕《典论·论文》的风格特色。《隋书·经藉志》著录《应玚集》5卷,已佚。明人张溥辑应玚、应璩兄弟2人诗文,合为一集,曰《应德琏休琏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

应玚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爱的饥渴

爱的饥渴

《爱的饥渴》是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创作的长篇小说,发表于1950年。小说描写女主人公悦子在丈夫去世后,坚守贞操,不再嫁人,但在家中她不时受到性格怪异的公公的引诱,天天处在惊恐不安之中。不久悦子暗中恋上了年轻力壮的园丁三郎,打算与他一起过幸福的日子。他们俩的情爱被公公发现后,女主人公心中十分苦恼,最后实在无法维持这种爱情,便用铁锹将心爱的三郎打死了。作者刻画女主人公极其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她对爱的渴望。小说发表后,在日本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销量达到七万册。

自己的园地

自己的园地

周作人著。北京晨报社1923年9月初版。为作者第一本散文集,收入文艺批评、杂感、小品等各类文章,分成三辑:第一辑《自己的园地》18篇,写于1922年1月至10月,多为阐述文艺主张及研究诗歌、神话、传说、谜语等文体的短论,亦有评介《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王尔德童话》等外国童话的小文;另外,《沉沦》批驳道学家对郁达夫小说《沉沦》的攻击,肯定它“是一件艺术的作品”,《情诗》赞扬了汪静之等“湖畔诗人”真挚的爱情的吟唱。阿英评曰:“《自己的园地》一辑,确立了中国新文艺批评的础石,同时也横扫了当时文坛上的反动势力的‘学衡派’批评家的封建思想。《沉沦》、《情诗》二评,在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上,可说是很重要的文献。”第二辑《绿洲十五篇》写于1923年1月至7月,是论及文艺与道德、儿童文学与科学小品等的随笔,也有一些评介中外文学名著的短文。第三辑《杂文二十篇》除杂谈文艺批评、地方文艺、儿童文学及评介外国文学作家作品的短论外,还包括三篇怀念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的散文、几封致友人的书信和一组自述传性质的小品,末篇《寻路的人》代跋。虽则这本散文集多收文艺评论,但当时颇有人将它当作纯散文来读,认为“这本小品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很有地位的东西。飘逸的语句,缜密的文思,很可开语体论文作家的先河。”(汤钟瑶《读了〈自己的园地〉》)郭沫若也撰文赞扬这些美文文字的清丽优雅,思想的明晰透彻,同时针对作者的文艺批评观提出过不同的见解。

宝晋英光集

宝晋英光集

八卷。宋米芾撰。米芾,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龙门居士等,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北宋书画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 “宋四家”。因母侍宣仁后,补为浛光尉,历知雍丘县、涟水军、太常博士,官至礼部员外郎。米芾以书画名,而文章亦颇不俗,韩驹称“芾之诗有恶无凡”,岳珂序中引《思陵翰墨志》曰:“芾之诗文,语无蹈袭,出风尘之上。觉其词翰同有凌云之气。”敏行 《独醒杂志》亦载:“苏轼尝言,自海南归,舟中闻诸子诵所作古赋,始恨知之之晚。”米芾书画甚得王羲之笔意,画山水人物,多用水墨点染的泼笔法,自成一家。王安石曾摘其诗句于扇上,苏轼亦喜誉之冠服。米芾性情豪爽,清高自傲,因其举止颠狂,故人称 “米颠”。平生所作,不录一篇投王公显贵,而遇知己索一、二篇,则亲往送之。元丰时,至金陵识王安石,过苏州时识苏轼,皆不执弟子礼,可见其性格自负之至。集名“宝晋”为芾之斋名,“英光”乃其堂名,合二名以名一书,古无是例。著有《书史》、《画史》、《砚史》、《宝章待访录》等。此集卷端有岳珂《序》,称:南渡之后,米芾诗文皆散佚,岳珂官润州时,采其遗文汇为一编,即此书。此书卷一为赋,卷二、三为古诗,卷四、卷五为律诗。卷六为序、记、赞、偈、铭,卷七为碑文、墓表、题跋,卷八为杂著、榜文、札子。岳珂《序》引《思陵翰墨志》称:“芾之诗文语无蹈袭,出风烟之上,觉其词翰似有凌云之气。”其传世有《四库全书》本,明清抄本。

南华邈

南华邈

南华邈。原不题撰人。《宋史·艺文志》着录文如海《庄子邈》一卷,当即此书。解释《庄子》三十三篇题意,仅残存六篇。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原不题作者姓名,附于《南华真经直音》之后。本书鲜见其它传本。白云霁、翁独健均题贾善翔,《续修四库提要》认为是否贾善翔,或文如海撰,难定。本书仅有《天地》、《天道》、《天运》、《刻意》、《说剑》和《渔父》六篇,但述篇题之旨,以下原阙。

搜神后记

搜神后记

志怪小说集。又作《续搜神记》、 《搜神续记》,是《搜神记》的续书。旧题东晋陶潜撰。十卷,一百一十七则。对此,明代沈士龙说: “其为伪托,固不待辨。”但又言“文词古雅,非唐以后人所能。”梁慧皎《高僧传序》已称“陶渊明《搜神录》”, 《搜神录》即为《搜神后记》。由此可见,此书题名陶著,自梁已然,远在《隋志》之前,书约成于南朝宋时,内记有宋永初、元嘉中事。今存十卷本,疑为明人纂辑,最早收入明万历年间胡震亨辑刊《秘册汇函》内。《四库全书总目》谓六朝人遗书,鲁迅认为伪托,今人汪绍楹以为唐后人纂辑。

无所有菩萨经

无所有菩萨经

四卷,隋阇那崛多译。佛在毗富罗山,与百千比丘,百千菩萨,及四众八部俱。无所有菩萨,为断众疑,隐身不现。种种问法,令难调怨雠害人者,信佛神通,乃至得记。次为女人现身,令得成男。佛为波斯匿王等,说此菩萨大方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