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格洛夫

拉格洛夫
  • 姓名:拉格洛夫
  • 全名:塞尔玛·拉格洛夫
  • 性别:
  • 国籍:瑞典
  • 出生地:韦姆兰省弗利根
  • 出生日期:1858年11月20日
  • 逝世日期:1940年3月16日
  • 民族族群:

塞尔玛·拉格洛夫(Selma Lagerlöf,1858年11月20日—1940年3月16日),瑞典女作家。生于韦姆兰省弗利根湖畔莫尔巴卡庄园的一个贵族地主家庭。幼年时髋骨关节变形,终生行走不便。曾就读于斯德哥尔摩女子师范大学。1885年起到南部朗德斯克鲁纳一所女子中学任教10年,其间创作了许多优秀小说。后游历过意大利和巴勒斯坦等地,这给她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她于1909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金,1914年成为瑞典文学院第一名女院士。早期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贝林的故事》,短篇小说集《无形的锁链》、《孔阿海拉的王后》等。其中《贝林的故事》因得到丹麦文学评论权威勃兰兑斯的充分肯定而享有极高声誉。她的短篇小说严谨而简洁,多取材于民间故事和传说,如《鸟窝的传说》、《列奥尔的故事》、《雏鸟》等。此后在游历南欧和中东的基础上创作了长篇哲理小说《假基督的奇迹》、《耶路撒冷》,长篇心理小说《一个贵族庄园的传说》、《普初加里的皇帝》,短篇小说《上帝的太平》,故事集《基督的传说》和最有世界声誉的长篇童话故事《骑鹅旅行记》等,最后这部作品使她与丹麦的童话作家安徒生齐名。此外,她还创作了描写自己家乡的长篇小说《黎里克鲁纳的家》,宣扬仁爱精神的长篇小说《被开除教籍的人》,长篇小说三部曲《罗文舍尔德家族的指环》、《沙劳德·罗文舍尔德》、《阿娜·斯维治》以及短篇小说集《山洞巨人和人》等。拉格洛夫的小说情调柔和,想象丰富,往往把理想与现实、神与人、社会与宗教神奇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爱的启迪。

<

猜你喜欢的书

康熙息县续志

康熙息县续志

康熙息县续志,八卷,清蒋彪纂修,清康熙三十二年,息县, 在河南省东南部。属信阳市。

孙子注

孙子注


形势实虚
地形九地九变
谋攻行军军争
用间作战火攻

敖氏伤寒金镜录

敖氏伤寒金镜录

又名《伤寒金镜录》。舌诊专著。一卷。元杜本撰,刊行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杜氏博学善文,兼通医学,对敖氏原书加以增定,增二十四幅舌图,并列出治疗方药,定名为《敖氏伤寒金镜录》刊行。敖氏继翁,字君首,宋元间福建福州人,寓居潮州,深通经学。平生除治经外,专究医学,特别对张仲景《伤寒论》有所研究,依据仲景之论,补验舌法十二条,载舌图十二幅。本书有论有述,有图有文,有方有药。本书上部,首论“伤寒用药说”,次则“验证舌法”,载敖氏原书图十二幅,即白苔舌、将瘟舌(舌色纯红)、中焙舌(舌见纯红,内有黑色如小舌者)、生斑舌、红星舌、黑尖舌、黑圈舌(舌见淡红色,而中有一红晕,沿皆纯黑)。人裂舌、虫碎舌、里黑舌、厥阴舌、死现舌等。在十二舌象后,附有验证舌法病案。本书下部以“敖氏伤寒金镜录图”为标题,详述杜氏新增二十四幅舌图。每幅舌图有文字说明,并据舌测证,遗方用药,以及药物加减、服药法等。由于本书以舌诊为主要内容,以舌测证,推断伤寒之邪在表在里,例如,“人得病初在表,则舌自红而无白苔等色,表邪入于半表半里之间,其舌色变为白苔而滑见矣”,“邪传于里未罢,则舌必见黄苔,乃邪已入于胃,急宜下之。”本书乃中医学第一部舌诊专著,本书的刊行进一步推动了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并为中医舌诊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书现存主要版本有《薛氏医案》本,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甲申王氏刻本,《医林指月》本,《摄生众妙方》本等。一九五六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曾重订出版。

林汉达成语故事

林汉达成语故事

《林汉达成语故事》从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孩子一直喜爱的林汉达通俗历史故事文本中精选适合当代儿童阅读的成语故事,汇聚成书。每册20个成语故事,让孩子在读故事的同时了解成语的来源出处,并理解成语的含义。配合历史、文化小贴士,多维度辐射成语、历史、文化。让孩子一站式获得多元国学知识,及快乐阅读体验。

布袋和尚忍字记

布袋和尚忍字记

元杂剧剧本。一作《布袋和尚醉屈忍字记》,简名《忍字记》。郑廷玉撰。末本。写弥勒尊者化身为布袋和尚度富翁刘均佐出家。全剧四折一楔子。剧情是:汴梁富翁刘均佐原是罗汉化身,平时吝啬成性。偶然在风雪中救起刘均佑,与他结为兄弟,让他替自己看管家财。此时弥勒尊者化身为布袋和尚前来点化刘均佐,在他手心写了一“忍”字,劝他出家,他不肯听从。又有一人刘九儿前来讨钱,被刘均佐意外打死,布袋和尚救活此人后,刘均佐勉强同意在家里后花园中出家修行。他后来听说妻子与义弟刘均佑饮酒作乐,本要持刀杀人,后来心灰意冷,见了“忍”字,随布袋和尚出家。但刘均佐仍然凡心不断,放不下万贯家私和娇妻儿女,三个月后终于忍不住,回家后才发现人间已过百余年,孙子都已成老汉,省悟到人生如梦。于是由布袋和尚接引,刘均佐复为罗汉。

金光明经文句新记

金光明经文句新记

金光明经文句新记,七卷,宋从义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