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

晁补之
  • 姓名:晁补之
  • 别名:字无咎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
  • 出生日期:1053年
  • 逝世日期:1110年11月8日
  • 民族族群:

晁补之(1053年—1110年11月8日),字无咎,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晁端友子。十七岁时从其父至杭州,以所著《七述》谒苏轼,苏轼谓其文辞“博辩隽伟,绝人远甚”,许其后必显于世。元丰二年进士及第,授澶州司户参军,转北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初,为太学正,召试学士院,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五年,通判扬州,召还,为著作佐郎,出知齐州。绍圣中,坐党籍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复著作佐郎,迁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国史院编修官。出知河中府,徙湖、密、果诸州。崇宁间,蔡京为相,党论复起,奉祠家居,慕陶渊明而修归来园,自号归来子。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晁补之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才气飘逸,文学灿然,尤精于《楚词》,其文章风格近于苏轼,张耒尝称其文“凌丽奇卓出于天才,非酝酿而成者,自韩愈已还,盖不足道”(《晁无咎墓志铭》)。《四库全书总目》亦谓其“古文波澜壮阔,与苏氏父子相驰骤。诸体诗俱风骨高骞,一往俊迈,并驾于张、秦之间,亦未知孰为先后”(卷一五四)。进士及第前,曾著《上皇帝论北事书》、《上皇帝安南罪言》,慷慨言兵,纵论南、北安边大事,引古证今,充满爱国热情,议者以为通达时务,堪称章奏中佳作。辞赋散文名篇如《北渚亭赋》雄赡开阖,类似曾巩之《北渚亭记》(《齐东野语》卷五);《广州推官杨府君墓表》仿效韩愈《罗池庙碑》,杂于韩文中不复可辨(《珊瑚钩诗话》卷一)。其馀如《庆州使宅记》、《照碧堂记》、《新城游北山记》等均为名篇。补之诗也很有特色,周紫芝曰:“读晁无咎之文与诗,浩浩然犹河汉之无极也,想其胸中,何止有八九云梦而已。”(《书晁无咎帖后》)而胡仔亦称:“余观《鸡肋集》,惟古乐府是其所长,辞格俊逸可喜。”(《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一)擅长乐府与古体诗,如《豆叶黄》诗描写农民秋收劳作情景以及生活艰辛,生动平易,活脱脱一幅乡村风俗画卷,张侃称其足可为后人矜式(《跋拣词》)。古歌行《芳仪怨》叙述南唐主李煜之妹于亡国后入宋,又在宋辽战争中被俘入辽,被辽圣宗封为芳仪的遭遇,辞句凄婉动人,沉郁顿挫,曾传诵一时。《陌上花》八首,为和苏轼之作,王士禛称其工妙不减苏轼,与苏诗同称绝唱(《带经堂诗话》卷九)。其馀如《村店即事》、《题谷驿舍》也清新生动,有中、晚唐风调,不类宋诗诗格(周亮工《书影》卷八)。晁补之词主要继承苏轼词豪放风格,后世评价甚高,王灼称“晁无咎、黄鲁直皆学东坡,韵制得七八”(《碧鸡漫志》卷二);陈振孙谓晁词佳者“不逊秦观、黄庭坚”(《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四库全书总目》也说他的词“神姿高秀,与轼实可肩随”(卷一九八)。如《摸鱼儿》(买陂塘旋栽杨柳)抒发年华易逝而功名无成的感慨,“语意峻切,而风调自清迥拔俗”(《蓼园词选》),南宋辛弃疾之《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即规摹此词(《艺概》卷四)。《满江红》(华鬓春风)为吊友之作,“用事的确,指意高古,深悲而善怨,有似《离骚》句法”(《许彦周诗话》)。其馀如《洞仙歌》(青烟幂处)、《忆少年》(无穷官柳)、《水龙吟》(去年暑雨钩盘),均堪称佳作。著有《鸡肋集》七十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署作《鸡肋编》),于元祐间由晁补之自编成集,南宋初又刊于建阳。现存明崇祯八年刻本、明光泽堂抄本、《四库全书》本。其词在宋代已有单刻本《晁无咎词》一卷行世(《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明代又编为《琴趣外编》六卷,现存明毛晋汲古阁刊本、《四库全书》本、道光十年刊《晁氏丛书》本、双照楼影刊《宋金元明本词》本。《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一百六十馀首。《全宋诗》卷一一二一至一一四二录其诗二十二卷。《全宋文》卷二七一一至二七四九收其文三十九卷。事迹见张耒《晁无咎墓志铭》(《柯山集》卷一二)、《宋史》卷四四四本传。

晁补之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是美国作家亨利·米勒(Henry Miller)的第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也是他出版的第一本书。小说通过一个失意的美国电报公司的职员孤身来到巴黎寻求新生活而处处碰壁的故事,反映资本主义世界的重重危机。作品情节简单,主要写了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以及在巴黎参加的文化活动。此书以回忆录的形式写成,描写一位侨居巴黎、穷困潦倒的艺术家。小说的叙述者虽然是作者自己,却以作者第二位妻子琼的故事和作者自己30年代初在巴黎的经历为素材。主人公在当教员期间感到生活枯燥乏味,因而陷入了精神总崩溃的边缘。米勒旨在通过诸如工作、交谈、宴饮、嫖妓等超现实主义的夸张、变形的生活细节描写来揭示人性,探究青年人如何在特定环境中将自己造就居艺术家这一传统西方文学的主题。

影评与剧论

影评与剧论

《影评与剧论》收录了夏衍的《在〈春蚕〉座谈会上的发言》、《“告诉你吧”——所谓软性电影的正体》、《历史剧所感》、《几个比喻和联想》、《关于文艺创作的几次谈话》等作品。

农政全书[四库本]

农政全书[四库本]

明朝科学家徐光启著。成于崇祯元年(1628)。崇祯十二年刊行。全书六十卷,约六十万字。计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及荒政十二个部分,举凡农业及与农业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工具、作物特性、技术知识等,应有尽有。全书分十二大类,其中农本三卷,田制二卷,农事六卷,水利九卷,农田四卷,树艺六卷,蚕桑四卷,蚕桑广类二卷,种植四卷,牧养一卷,制造一卷,荒政十八卷。【此本为四库本,本站也有标点本,可以搜索查找!】

秘书监志

秘书监志

十一卷。一名《秘书志》。元代政书。元王士点、商企翁同编。士点字继志,东平 (今属山东)人。翰林承旨五构次子,官至秘书监著作郎,另撰有《禁扁》。企翁字继伯,曹州 (今山东荷泽)人,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商廷之孙,官至秘书监著作佐郎。书成于顺帝至正中,对至元九年秘书监的设立以及变迁、典章考事作了详细的记述。分职制、录秩、印章、廨宇、公移、分监、什物、纸札、食本、公使、守兵、工匠、杂录、纂修、秘书库、司天监、兴文署、进贺题名等十九门。有《广仓学窘丛书》本、《四库全书》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点校本,可参考。

济颠道济禅师语录

济颠道济禅师语录

济颠道济禅师语录,一卷,宋道济说,沈孟柈叙述,无竞斋赞,附舍利铭,内题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南岳下第十六世,嗣佛海远。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梵名Upa^saka -s/i^=la-su^tra 。凡七卷,或五卷、六卷、十卷。又称善生经、优婆塞戒本。北凉昙无谶译(426)。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现唯存汉译本。系善生长者为大乘在家信者(优婆塞)说三归五戒等。乃由长阿含及中阿含中之善生?经(六方礼经),敷演成为一部大乘经典。本经分二十八品,说明菩萨之发心、立愿、修学、持戒、精进、禅定、智慧等。特别在受持品中,除说明在家菩萨应受五戒之外,更提出六重、二十八失意等,通于梵网经所说十重四十八轻戒之大乘独有之戒法。六重法即不杀生、不偷盗、不虚说、不邪?淫、不说四众过、不酤酒。二十八失意即包含有关不供养师长、饮酒、不看护病患等条文。经中除引用法华、大城、智印、鹿子等经外,并述及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六所说之生因了因说,更举出昙无德、弥沙塞、萨婆多等部派之名,故在经典成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以本经阐说大乘戒,因此特别受我国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