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琦

- 姓名:周伯琦
- 别名:字伯温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饶州(今属江西)人
- 出生日期:1298年
- 逝世日期:1369年
- 民族族群:
周伯琦(1298年—1369年),字伯温,别号玉雪坡真逸,饶州(今属江西)人。自幼随父宦游京师,年十五入国学为上舍生,泰定二年(1325),以荫补南海尉,三转为翰林修撰。至正元年(1341)擢宣文阁授经郎,教授贵族大臣子弟,进鉴书博士,除崇文监丞,出为广东宪佥。至正八年入为翰林待制,预修《后妃》、《功臣列传》,历崇文少监、翰林直学士。至正十二年除兵部侍郎,与贡师泰同擢监察御史。至正十三年改崇文大监。至正十四年起江东肃政廉访使,改浙西。至正十七年授江浙参政,招谕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被留吴中十馀年。至正二十四年以南台侍御史致仕,士诚死后才得归鄱阳。明洪武二年卒,年七十二。《续吴先贤赞》说他“非戡难才,虚淡无实,雍容自免而已”,《元史》本传也说他“虽遭时多艰,而善于自保”。被留吴中时,张氏为他造第宅,厚供给,每日与文士流连文墨。后明太祖平吴,元臣之用事于吴者,多被诛戮,而伯琦与陈基俱获免。他博学工文章,为文渊博而高雅,尤以书法擅名当时。得元惠宗宠信,诗多颂圣的内容,即所谓“揄扬上德”(见《近光集》自序),写得雍容典重,多议论,不少诗干瘪乏味。曾扈从上京,写有二十四首纪行诗,其中纪山川之险是他较好的作品,如“拔地数千丈,凌空十八盘”的十八盘,“千岩奇互献,万壑势争趋”的龙门等。自上京返回时,又写了途中纪行五首。七律《过太行山》语带苍凉而有气势,是他的上乘之作。他的诗写得通俗,自谓“诗体俚近,取以适时”。著有《说文字源》一卷、《六书正讹》五卷。又有《近光集》三卷、《扈从诗》一卷,《近光集》中述朝廷典制为多,可备掌故;《扈从诗》中记边塞闻见为详,可以考风土。生平事迹见《元故资政大夫江南诸道行御史台侍御使周府君墓铭》(《宋文宪公全集》卷三一)、《故南台侍御史周公挽词》(《梧溪集》卷四)、《元史》卷一八七、《列朝诗集小传·甲前集》、《蒙兀儿史记》卷一二○、《新元史》卷二一一。
周伯琦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医病简要
《医病简要》一卷,书为裘君吉生得之于同社老友包君越瑚。包君申韩家而精歧黄学,退隐于医,历任绍兴医药学会评议员及会长,与著者张畹香先生世交也。本书系张氏在绍兴一生经验医案之录要,其用药之神,断诊之明,足资后学模范。因世之刊行医案,胥是多方药而少证论,且亦病繁芜而鲜精湛,本书虽了了数十则,然则则有简要之论,所谓少许胜人多许也。
易数钩隐图遗论九事
易数钩隐图遗论九事,北宋刘牧撰。南宋《秘目》着录「刘牧撰周易先儒遗事一卷」,当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真部灵图类。《四库全书》本以此书附于《易数钩隐图》之后。书中载图论九篇,依次为:〈太皞氏授龙马负图〉、〈重六十四卦推荡诀〉、〈大衍之数五十〉、〈八卦变六十四卦〉、〈辨阴阳卦〉、〈复见天地之心〉、〈卦终未济〉、〈蓍数揲法〉、〈阴阳律吕图〉。作者于此书中继续阐发其图书《易学》理论,以为其说发先儒之所未及,故称「先儒遗事」。
救亡者
中篇小说。周文著。1940年7月商务印书馆初版。
阿弥陀经义疏闻持记
阿弥陀经义疏闻持记,三卷,宋元照述,戒度记并序,法久跋,有刻经回向,排科冠上。
观音经义疏记会本科
观音经义疏记科,一卷,日本实乘抄。
梵网菩萨戒经义疏发隐事义
梵网菩萨戒经义疏发隐事义,一卷,明袾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