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兆淇

- 姓名:宋兆淇
- 别名:字佑甫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苏吴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宋兆淇,清医家。字佑甫。江苏吴县人。名医薛公望外孙。自幼喜读医书,初读《内经》及仲景著述,其后又泛读若干温病著作。以为探究叶天士《温症论治》、薛生白《湿热条辨》、薛公望《伤寒直解辨证歌》三书内容,于江南人患热病最合法度。盖江南地多卑湿,患湿热者十之八九,若以治伤寒法治温热、湿热则效不显。乃为三书增注校刊,编为《南病别鉴》三卷(1878年)。又有《南病别鉴续集》一卷,未见刊行。
宋兆淇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处女地
发表于1876年,是屠格涅夫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他反映俄国先进知识分子生活斗争的又一部艺术性的编年史。巴金根据1929年万人丛书版同1906年屠格涅夫小说集版两种英译本进行翻译,译文1944年6月由桂林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现存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巴金译文全集》第3卷。小说的题词点明了主题: “要翻处女地,不应当用仅仅在地面擦过的木犁,必须使用挖得很深的铁犁。”这是7年后病故的屠格涅夫留给俄国青年的遗嘱。小说反映了19世纪70年代民粹派“到民间去”的活动。作者同情“民粹派”,颂扬了民粹派基层人员的正直、热情、淳朴和英勇,同时也指出了民粹派脱离农村实际,把农民理想化的弱点。屠格涅夫坚持反农奴制的一贯立场,讽刺保守派,但他不相信革命斗争,而是推崇自上而下的温和的改良。后来在谈到题词的涵义时,他着重指出:“我的题词中的‘铁犁’不是指革命,而是指教育。”
周易参同契注
周易参同契注(无名氏),原题「无名氏注」。其注本分章解经多与彭晓注本相同,又避宋太祖「匡」字讳,疑为北宋道士所撰。原本三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以内丹法注解《参同契》。注称:「又当明内丹以养己,使安静于虚无之境。」正文后附《鼎器歌》,亦与彭晓注本相同。
大道论
大道论,原题周固朴撰,其生平不详。书中引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似出于五代或宋初。《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太玄部。此书以老庄及《西升》,《内观》等道经为本,广论大道义理及修心体道,养生治国宗旨。全书分十八篇。其说大略以「重玄」为宗,谓大道虚无自然,通于万物,乃万物之妙本。虚无者,离名绝义之谓也。故体道者不可滞空执有,而应有无齐泯。心境双忘,以至于悟道求道之心识亦忘,则与道契合。又称道外无心,心外无道,即心即道。一切世法皆因心而生灭,灭心则契道,纵心则危身。故修道即是修心。无心、定心、息心、制心、正心、净心、虚心,是为修心七要。又论述炼形保生,须神气双修,以阳炼阴,阴尽阳纯而成仙证真。又谓无为是治国之本,大道为仁义之本,其说本于老子。
赤松子中诫经
《赤松子中诫经》是道教经典中一部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以黄帝和赤松子对话的形式向世人阐述了大道的至简至易,这里的“道”就是告诫人们要多行善事、积功累德。教经典浩如烟海,汗牛充栋。《赤松子中诫经》(以下简称《中诫经》)便是其中一部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中诫经》以黄帝和赤松子对话的形式向世人阐述了大道的至简至易,告诫人们要积德行善。《周易系辞传》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中诫经》反复宣扬天人感应和因果报应,劝诫人们要多行善事、积累功德。“诫”就字面意思而言有警告、劝告、告诫、劝诫、规诫等意思。
蛮窟风云
《蛮窟风云》是民国作家朱贞木所著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全书共分三十个章节 。现在先说金驼寨,在滇南石屏州异龙湖畔金驼峰上。这金驼峰也是云南著名哀牢。山脉的分支,面积有五六十里方圆。凡在金驼峰居住的尽是龙姓苗族,无形中这五六十里面积,变为龙家苗的势力范围,而且形势天险,出产富厚。在金驼峰深处,有一座高接云霄的峭壁,叫作插枪岩。岩壁中分,从顶挂下百丈长的一条大瀑布,终年喷琼曳玉,趋壑奔涧,弯弯曲曲分布成峰脚下二十八道溪涧,又从这许多溪涧汇聚一处,泄注于金驼峰后异龙湖中。这峰内二十八条溪涧是龙家苗族的水道,又是金驼峰的富源。原来金驼峰所以出名,因为峰势起伏,宛似骆驼,而且夕阳反照到处金光闪铄,蕴藏着无量金矿。插枪岩便是矿苗发现所在,终年无量金沙顺着瀑布冲刷而下,分流二十八道溪内。
苏曼殊散文选
汇集了苏曼殊散文、诗歌所有代表之作。他的散文,多为政论性的杂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