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扬俊

- 姓名:周扬俊
- 别名:字禹载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苏吴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周扬俊,清代医家。字禹载。清初江苏吴县人。少习举业, 屡试不售。年近四十,弃儒习医。初读王叔和、成无己、李东垣诸家之书, 参考有年, 仍觉茫然。后读喻昌《尚论篇》, 遂豁然有悟。康熙辛亥年(1671) 至京师, 受业于北海林氏之门, 医道大进, 王公贵人争延致之。著有《温热暑疫全书》四卷、《金匮玉函经二注》二十二卷、《十药神书注》一卷, 并著有《伤寒论三注》十六卷。此书对六经病的编次, 基本仿效方有执和喻昌, 所不同者,一是在具体条文的排列上稍有更移。如“太阳之为病,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条, 方喻均依叔和之旧, 列为太阳篇首条, 本书则将“病有发热恶寒者, 发于阳也; 无热恶寒者, 发于阴也” 置于首条, 并把此条作为六经辨证的总纲。二是本书在每经篇首均论述该经环周之理, 从而为其立说打下基础, 且在篇目的编次上, 均将六经主证与变证、坏证、杂证分箱论注,严格区别, 给人以条分缕析之感。故周氏治伤寒, 志宗仲景, 推崇方有执和喻嘉言, 但又能突破方、喻之藩篇, 扬其长而避其短, 补其缺点, 可见他对仲景之学颇有研究, 其著述对学习和研究《伤寒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的书
三十岁的女人
《三十岁的女人》实际上是不同时间发表的六个短篇的组合。第一部分《最初的失误》,原题名《约会》,写于一八二九年末至一八三〇年初。一八三〇年二月十一日,《侧影》周刊登载了其中的片断:《都兰的一瞥》,同年十一月《讽刺》周刊又发表了另一片断:《拿破仑的最后一次检阅》。《约会》的全文,于一八三一年九月十五日至十月一日在《两世界》杂志上发表。一八三一年一月二十三日和三十日,《巴黎杂志》分两次刊登了短篇小说《两次相遇》,分别题名为《蛊惑》和《巴黎船长》,后合并为本篇的第五部分。一八三一年三月二十七日,该杂志又刊登了短篇小说《上帝的旨意》,后成为本篇的第四部分。第三部分《时年三十岁》,原题名《三十岁的女人》,于一八三二年四月二十九日在《巴黎杂志》上发表。一八三二年五月,玛门-德洛奈书屋再版《私人生活场景》时,除收入了《约会》、《三十岁的女人》、《两次相遇》、《上帝的旨意》等篇外,还增加了题为《赎罪》的另一个短篇,后成为本篇的第六部分。在《两次相遇》中,除原有的两个段落(《蛊惑》和《巴黎船长》)外,又补充了描写爱伦娜之死的《教训》。从这一版开始,巴尔扎克已经在酝酿将这几个短篇合成一部长篇,并以玛门-德洛奈的名义,在出版说明中提出此项建议,甚至已为这部长篇设想了一个标题:《女性生活剪影》。
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
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南朝。《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二卷」:《无上秘要》等书引《洞真外国放品经》,皆指此书,今本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 经文乃高上玉帝授上相青童君,言诵音佩符之法。上卷题作《高上入国隐元内文》,内称东西南北上下六方各有神国,每国各有「六音之铭」(六枚篆文,附注读音),合计六国之铭三十六首。若有知此铭文内音者,即寿与天齐。又载「入六国隐文」(六组符文,共一百八十枚),据称佩带此符,可以游名山、之五岳、入六国,召致群仙,制魔伏兵。「佩之六年,得与六国仙官交言,自明三十六国之音也。」经文下卷题作《高上九玄三十六天九垒三十六外国放品内音》。内称上有九玄三十六天,下有九垒三十六地,诸天地各有「内音」。所谓「内音」,即代表三十六天王和三十六地皇隐名之符箓,共七十二枚。修仙者依法受此「内音」,诵念真名,即可书名东华,灭尸土皇,周游六国,灭魔伏兵。篇内又载「高上外国六品正音(六枚篆文,附注音读),其功用与上卷所载「六国之铭」相同。
肘后备急方
晋代葛洪撰著的医方书。又名《肘后救卒方》、《肘后方》。共8卷。约成书于公元3世纪。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又名《金匮药方》)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 方及简要灸法撷要而成。后经梁代陶弘景在原书基础上增补其缺漏,共得方101则,并题名为《补阙肘后百一方》,共6卷。金代杨用道再次补充,名之为《附广肘后方》,共8卷,今为传世定本。《肘后方》是一部包括内、外、五官、妇、儿各科在内的方书,涉及伤寒、温病、各科杂病、外伤、寄生虫等多种病症。书中所列的治疗方法,“率多易得之药,其不获已须买之者,亦皆贱价,草石所在皆有”。此后历代认为这是一本古代的急症手册,其所用之药物及治疗方法,具有便、廉、验的特点。书中对若干急性传染病的记述,具有较高的医学史价值。关于天花、疥虫、脚气病、结核病、狂犬咬伤的论述,为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的最早记载,亦为世界上最早的传染病学记录。 作者提倡用狂犬脑组织治疗狂犬病,这是我国免疫思想的萌芽。此外,书中还记载有青蒿绞汁治疗疟疾、食道异物急救术、捏脊疗法、烧灼疗法、角法等,都是前人所未曾提及的,是治疗学 上的创新。今有1983年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尚志钧辑校的《补辑肘后方》。
搜神记白话文
志怪小说,东晋干宝撰,20卷。原书已佚,现在流行的本子是后人缀辑增补而成的,共收入大小故事464条。作者自称是为了“发明神道之不诬”,给鬼神天命观提供例证而作,全书充斥着宗教迷信观念自不待言。但由于所录故事,包含着不少神话传说,有着积极健康的内容,是它的精华所在。象“盘瓠”的故事,就是古代蛮族关于本民族起源的推原神话,“蚕马”的故事就是一个用幻想解释桑蚕起源的优美动人的神话。《干将莫邪》反映了人民的反抗精神,《李寄》写出了为民除害的英雄事迹,《董永》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韩凭夫妇》、《吴王小女》则是为青年男女生死不渝的爱情唱的赞歌。这些故事篇幅不长,情节简单,但结构完整,行文曲折,富于变化,且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作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搜神记》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三国演义》、冯梦龙的“三言”、《聊斋志异》等小说从中吸取了不少材料。关汉卿的《窦娥冤》即取材于《东海孝妇》。鲁迅小说《铸剑》、《干将莫邪》,黄梅戏《天仙配》也都源于本书。此为搜神记白话文。
禅宗直指
全一卷。清代石成金(字天基,号惺斋)撰,其子峷年、嵩年校刻。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系石成金所著传家宝四集中之一部分。内题传家宝禅宗直指,内题之下附有‘明心见性须知,成佛成祖要法’十二字;故知本书旨在阐说明心见性、成佛作祖之要法。内容初以密传参禅要法四十六项,详细论述悟道功夫之法门;次以密传佛法通旨十项,释明世人对佛法之若干质难。
宏智禅师广录
凡九卷。宋代正觉禅师之语录。宗法、集成等编。又称天童正觉禅师广录、普照觉和尚语录、宏智广录、宏智录。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天童正觉禅师为河南南阳府邓州丹霞山子淳禅师之法嗣,与临济宗之大慧宗杲,同被誉为当时二大甘露门。鼓吹默照禅。默照禅之要旨于卷八处处可见,而非大慧宗杲所谓之枯木寒灰禅或默默冷坐禅。本书即集录其于浙江明州天童山景德禅寺上堂之语录而成。九卷之中包括上堂、颂古、拈古、小参、法语、真赞、偈颂等。卷一及卷五,收录有关于云门、临济、曹洞、法眼、沩仰五家宗风之语。又卷五之明州天童山觉和尚小参,又称天童小参录、宏智古佛小参录,有别行本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