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僧虔

- 姓名:王僧虔
- 别名:字简穆
- 性别:男
- 朝代:南朝齐
- 出生地: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
- 出生日期:426
- 逝世日期:485
- 民族族群:
王僧虔(426—485),南朝齐书法家。字简穆,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初仕宋,累官尚书令,入齐,迁侍中。王僧虔善书法,工楷、行书。他的书法能继承祖法,时人将他比作王献之。泰始中为吴兴太守,昔王献之亦曾守吴兴,又都善书法,有书名,前后辉映,实为难得。《书评》称其书法 “奕奕皆有一种风流气骨”。张怀瓘《书断》 曰: “(僧虔书法)夜述小客,尤尚古直,若溪涧含水,冈峦被雪,虽极清肃,而寡于风味。”《述书赋》曰: “神气高全,耿介锋芒。发卷伸纸,满目辉光。” 其书迹《淳化帖》和《大观帖》存有《刘伯宠》、《谢宪》,见《中国法帖全集》。又著有《论书》、《笔意赞》。
谁为第一
王僧虔是王羲之的四世族孙、王珣的孙子,他的书法风流不羁,内含筋骨,别具一格,受到时人推重,如宋文帝刘义隆就称赞王僧虔,说他不但书法超过了王献之,才能和气量也超过了王献之。王僧虔有子王慈和王志,书学 其父,也写得一笔好字。
相传有一次,齐高帝萧道成和王僧虔比试书法。写完后,高帝问王僧虔:“我的书法和你的相比,谁为第一? ”王僧虔明明知道皇帝的书法不如自己,但碍于圣威,不便直说,于是灵机一动,答道:“我的书法在臣子中为第一,陛下的书法在帝王中为第一。”萧道成原想借比试书法来试探王僧虔对自己的态度,没想到王僧虔回答得这么巧妙,于是笑着说:“你可算是一个善自为谋的人了! ”
王僧虔不仅写得一笔好字,对书法理论也颇有研究,他是书法史上第一个鲜明地提出书法美学观点的人,他在书法理论专著《笔意赞》序中写道: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种“形神俱得,神采为上”的观点,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王僧虔的书法并不刻意追求外形的端整,而是着意于风神动人,先形后神,忘形得神,自有一种风流气骨,这亦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猜你喜欢的书
中国历史研究法
由钱穆先生1961年在香港的8次演讲汇集而成,从通史和文化史的总题及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历史地理等6个分题言简意赅地论述了中国历史研究的大意与方法。实为作者此后30年史学见解之本源所在,亦可视为钱穆先生对中国史学大纲要义的简要叙述。
炙膏肓腧穴法
又名《膏肓灸法》。针灸著作。宋庄绰编。不分卷。绰字季裕,清源(今山西清徐)人。建炎中官朝奉郎、前江南道都总管同干公事。兼通医学,尤善针灸。撰有《脉语要略》等。又考证医经异同,参酌诸家学说,于建炎元年(1128)辑成此书。首载孙真人《千金方》、王惟一《明堂铜人灸经》中有关膏肓腧穴的论述,次论量同身寸法、正坐伸臂法、揣顦骨定穴高下法、定穴相去远近法、至灸讫补养法等,共十篇。约四千余言。专论膏肓腧穴的部位、主治、定穴、取穴,及石用之、叶潘、潘琪、僧仲闻等不同流派的取穴法,附以图示。论述多参考《千金方》,简明扼要,是现存较早的介绍膏盲腧穴专著。元至大四年(1311) 窦桂芳收入 《针灸四书》。有一九八三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点校本。
无根树词注解
天台《悟真》,发明内外二药返还大事,当时浅识无知,或疑为炉火采战之书。叶文叔不明返还,又复以清净浮言附骥行世。翁葆光见而笑曰:“此不知金丹者也。”遂为注以匡正之。陆子野、陈上阳遂加发挥,《悟真》三注出而叶注遂堙。辽阳张三丰先生,天仙也。在武当时,曾作《无根树道情》二十四首,与紫阳《悟真》后先伯仲,世亦有认为采战炉火者。涵虚昭然曰:“道之不行,由于道之不明也。”每欲著解彰之,恨无同心丹友。栖云刘悟元,以宏通大辩之才,作书数十种传世。其中有《无根树注解》,涵虚取而观之,词源浩大,理境圆通。由是欣然大喜,喜其先得我心之所同然也。其中有未尽泄者,涵虚乃为补之,内外药物、返还火候、先后炉鼎,发泄无遗。自是而《无根》二解,宛然《捂真》三注也。解成,问序于予,予不敏,为记其用心如此。
药性切用
本草著作。6卷。旧题清徐大椿(灵胎)撰。该书将《本草备要》、《本草从新》等书内容再加编排,每药数据,简述性味归经,功效宜忌。其学术思想、撰述风格均与徐氏《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迥异,实非徐氏之作。此书被收入《徐灵胎灵略六书》,本书成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约二万一千字。内容将药物按草、木、果、谷、金石、水、土、禽、兽、虫、鱼、鳞、介、人等分部。
明镜公案
明代白话短篇公案小说集。一册七卷。封面题“精炼百家诸名公明镜公案,三槐堂梓行”。正文前则题:“新刻名公神断明镜公案”,“葛天民、吴沛泉汇编,三槐堂王崑源梓行”。上图下文。每卷含一至二类不等,共分人命、索骗、奸情、盗贼、雪冤、婚姻、图赖、理冤、附古、古案等十类,共有故事五十八则。题目均用七字,如“朱太尊察非火死”,“周按院判僧杀妇”等。其格局大体与《详刑公案》、《详情公案》等略同。所载多明事,亦有取之《疑狱集》诸书者。盗贼类中,与《廉明奇判公案》重复者尤多。书中或一事而立二目;或二事前后从同。这都是书商牟利,强凑成书留下的痕迹。孙楷第指出:其第三卷盗贼类《陈风宪判谋布客》条,载陈语云:“闲阅《包龙图公案》,曾有蝇蚋迎马之事”,则其书尚在《龙图公案》之后。又载邹元标事,盖昌启时书耳。
金岳霖回忆录
本书是哲学家金岳霖晚年亲自撰写的一部回忆录,是颠覆世人印象的人生传奇之作。金先生一眼望去便是哲学家,他“浑身散发着哲学家的味道”,然而他的内在却流淌着名士风流,一生笼罩在传奇中。它回忆了自己在人生、情趣、交友三方面的经历,彻底颠覆了这位哲学家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还原了他真实的人生-----一位游离于学问之外忘情于山水之间却成就了一番大业的人。它叙述了自己学术及学术之外的生活细节,以小见大,以情感人,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生活中的大师级学者的人格与情趣。本书情趣盎然,可读性极强,吸引力很大。读者如沐春风,如同和一位极具生活情趣的老人聊天,可以得到与读其学术著作天壤之别的感受。这部回忆录,让人得到生活的感悟,人生的喟叹,回归人类本性的呼唤。通过这部书的传奇回忆,能给我们启迪:我们今天怎么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