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淑

- 姓名:袁淑
- 别名:字阳源
- 性别:男
- 朝代:南朝
- 出生地: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 出生日期:408
- 逝世日期:453
- 民族族群:
袁淑(408—453)字阳源。 南朝宋文学家。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于南朝时期侨姓大族———陈郡阳夏袁氏,乃汉魏名士袁涣、袁准之后,文学卓荦,甚有成就。少有风气,伯父袁湛称“此非凡儿”。 至十余岁,为姑夫王弘所赏。初为彭城王刘义康司徒祭酒。刘义康不好文学,虽优礼相接,袁淑意甚疏慵。时临川王刘义庆雅好文章,招纳文士,请为谘议参军。 后迁司徒左西属,出为宣城太守,入补中书侍郎。以母忧去职。服阕,为太子中庶子,元嘉二十六年(449)迁尚书吏部郎,出为始兴王征北长史、南东海太守。后迁为御史中丞、左子左卫率。元嘉三十年(453)元凶刘劭作逆,袁淑不从,被杀。宋孝武帝即位,认为他“以身殉义,忠烈邈古”,谥曰忠宪。袁淑纵横有才辩。不为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好属文,辞采遒艳。诗以仿古之作见长。所作《效曹子建白马篇》、《效古诗》二首,被萧统《文选》采录。其刚健古朴之风,晋宋间确不多见。钟嵘《诗品》列为中品。 明人张溥大为推崇,认为他“诗章虽寡,其摹古之篇,风气竟逼建安。此人不死,颜谢未必能出其上也”(《袁忠宪集题辞》)。原有集十一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袁忠宪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亦辑其诗文。
猜你喜欢的书
夏草冬涛
青春总是让人怀念,那些青春期的迷茫、懵懂与感动、那些已成过往的点点滴滴,是否已经成为你生命中不灭的光芒?洪作升入中学后,便寄宿在姑姑家中。在这从少年向过度的青春时期,一起长大的旧伙伴慢慢在洪作眼里变得平庸,新结识的高年级的朋友却闪耀着一种令他向往的光芒。洪作慢慢对之前一成不变的生活感到不满足,开始迈向新的世界……《夏草冬涛》是日本文学家井上靖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本书是作者五十多岁的作品,以回望的视点进入其少年时代,以寄居在姑姑家的少年洪作为自己的替身,满怀温情地描述他在静冈沼津中学度过的日子,书中有对少年友情、青涩的初恋,以及少年井上靖对山川风物产生的浓厚情感,同时本书也是一部描绘昭和时代日本乡下风土人情的风景画。
我们这些流浪的中国人
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感情,我们也都一样“流浪”在世界各地,孤独过,迷茫过,苦过累过,但是我们心中都有一个相同的感情——对故国故乡的眷恋,在这种感情的慰藉下,再多的颠沛流离,都是对人生的献礼。 本书辑选梁实秋论中国人,写中国事,念中国情的散文杂文,文中或戏谑幽默,或讽刺针砭,或优雅温和,其实都体现了他对中国的一种拳拳之意。
万历三峡通志
(明) 吴守忠编; (明) 卢国桢校. 明万历十九年(1591) 刻本. —二册。《三峡通志》一共五卷,前有小引后有跋。小引是作者吴守忠对撰写意图的交代。后跋是兴山知县旷骥对该书的高度评价。卷一第一部分包括“三峡异同”和“三峡中额设公署卫所”。前者是作者对古代文献中有关三峡记载的辑录。后者是作者对三峡中额设公署卫所的考证。第二部分“三峡考”,分类对夔峡、巫峡、归峡中的行政区划、山川地名、名胜古迹等方面进行稽考辨析。第三部分是总论“三峡”的“诗歌词赋铭记”。卷二、三、四则是分别有关夔峡、巫峡、归峡的“诗歌词赋铭记”。卷五为附录,按内容可分为帝王胜迹、圣贤过化、名宦流芳、乡贤遗响、达人流寓、一统芟夷、偏安窃据、江神显应、岩洞搜奇、崩洪纪异、守江集议(上下)、峡俗丛谈、峡志杂录、楚襄王神女等十四类。《三峡通志》的内容主要包括诗词歌赋、历史地理、人物传记等,将各种与三峡有关的、散见的文献资料集中起来,经史子集无不涉及,尤其历史地理方面的记载,与常见的文献记载颇有出入,值得重视。
词征
词学著作。近代张德瀛著。六卷,凡二百七十四则。卷一至卷三论词的来源、体制,声律,词调;卷四评论和录取自五代至明的词集、选集、总集及其版本;卷五载唐宋词本事,并略加品评;卷六评论元明清人词及其美学特色。认为“词之为道”,在“情景交炼”,“景寄于情”,或“情系于景”。其评张惠言词,如“邓尉探梅,冷香满袖”;恽敬词,如“瑶台月明,凤笙独奏”;龚自珍词,如“琉璃砚匣,光采夺目”;俞樾词,如“帝女机抒,别出新裁”等,均以八字概括其词风特色。有1922年《阇楼丛书》本,唐圭璋编《词话丛编》收录。
竹坡诗话
一名《竹坡老人诗话》、《周少隐诗话》。宋周紫芝撰。一卷,一作三卷,均为八十二条。紫芝有《竹坡词》已著录。此编原本百条,今存仅八十条(《说郛》本仅十六条,系残本)。其成书时间,可能在周紫芝于六十一岁(1142)始得官以前。书后有论兼跋,作于丁亥年(1167),称“镂板于郡”,“贻传未见之书”,可能即其初刊本,其时周紫芝已卒。多记叙唐宋诗人轶事,品评诗歌优劣,考释诗歌语辞,部分内容有一定意义。但全书系统性、理论性不强,有些内容较为琐屑。有清人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
佛遗教经浅释
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佛之遗教经,也就是佛的遗旨经,佛遗嘱当时的弟子,也遗旨给你、我和他──现在的佛的弟子,告诉我们怎么样修行,怎么样依教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