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特利

拉美特利
  • 姓名:拉美特利
  • 全名:朱利安·奥夫鲁瓦·德·拉美特利
  • 性别:
  • 国籍:法国
  • 出生地:圣·马洛
  • 出生日期:1709
  • 逝世日期:1751
  • 民族族群:

朱利安·奥夫鲁瓦·德·拉美特利(JulienOffroyDeLaMettrie,1709-1751),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生于法国西部的圣·马洛。父亲是位富商。父亲希望他成为神职人员,把他送进许多著名学校学习。但他于1725年在哈考特学院,开始研究自然科学,并于1728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在家乡行医数年,1733年到荷兰莱顿大学深入研究医学。为改变法国医学的落后状况,1735年返回故乡,一边行医,一边翻译大量新医学名著。1742年移居巴黎,成为格拉蒙公爵的家庭医生及公爵统帅的近卫军医生。1745年发表第一部哲学著作《心灵的自然史》,大获成功,也带来反动派的迫害。巴黎议会决定焚烧这本书,并开始围攻作者。1746年拉美特利逃亡莱顿。在这里匿名出版《人是机器》,署的出版时间是1748年,实际1747年已出售。受到当地教会的迫害,书被禁止出售,勒令销毁。1748年逃亡柏林。成为弗里德里希二世的御医和私人侍读。在德国期间又写下《人是植物》、《伊壁鸠鲁体系》等多种哲学著作。1751年因食物中毒病故。


拉美特利坚决批判宗教神学和各种唯心主义思潮。他揭露宗教是“神圣的毒药”,经院神学家是“妖魔”,他们无事生非,发动战争,大搞宗教迫害,他们宣扬的不过是一些不值一驳的谬论。他宣称,只有无神论者的宇宙才能是快乐的宇宙。他反驳神学目的论,指出,自然界的任何事情都有利也有弊,宇宙事物根本不能证明上帝存在。人们假设上帝存在是因为对自然原因无知。他批判唯心主义,把唯心主义比作脆弱的芦苇,把唯物主义比作坚固的橡树。他认为,莱布尼兹的单子论是用单子搞的谁也不懂的假定,是把物质心灵化了。他批判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和二元论。公然宣称真正的无神论是驳不倒的,同神学和唯心论斗争是一种快乐。


拉美特利认为,自然界中到处都是永恒的物质,物质是自然界唯一的实体。物质永恒存在。广延和运动是物质的属性。他象洛克一样认为事物的质分为两类,但他认为这两类性质都是物体本身具有的。物质运动的原因就在自身内,物体内的这种推动力是一切运动规律的直接原因。但他所说的运动,只是指机械运动。


拉美特利认为,人是机器,精神依赖机体,感觉能力是物质的一种本质属性。又认为,心灵的本质只有通过观察实验才能揭示出来;而观察和经验告诉我们,心灵的状态是依身体的状态为转移的。他用自己的解剖知识,断定动物和人是同样东西构成的,只是其组成器官的量与位置不同而已。他认为,思想是人脑的功能。所谓心灵实体不过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空洞名词,真正说来,心灵只是指我身体里那个思维的部分。


拉美特利在认识论上是一个唯物论的经验论者,他断言“感观就是我的哲学家”。他认为,一切认识都起源于感觉,感觉是外界对象作用于感官引起的。一个对象愈新、愈强烈、作用愈有力,则感觉就愈强烈。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他认识到“没有接受来的感觉,也就没有观念”。但他又认为,观念只是表示“物体的任意规定的符号”,判断只是把“观念排列组合起来”。这样就否定了理性认识的真正作用,他认为,观察实验是判断真假的标准,凡通过观察实验断定在自然中的东西都是真,为观察实验否定的就是假。


拉美特利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患难与忠诚

患难与忠诚

《患难与忠诚》, 作者查尔斯.里德。杰勒德是荷兰特尔哥城一个布革商的儿子。他与玛格丽特真情相爱,却遭小人暗算,被迫流落他乡,走上坠落之路,遭刺得救后皈依宗教并成为一名出色的修士。在教堂偶遇已为他生下一子的玛格丽特,得知真相后因极端的宗教信念,不敢留恋世俗情爱,躲进山洞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因玛格丽特夜怀抱幼子再三苦劝,才迁出隐居处,成为教区神父但不幸也随之而来......

玉照新志

玉照新志

宋王明清著。六卷。《玉照新志》是南宋学者王明清撰写的一部笔记,成书时间为庆元四年(1198)。《玉照新志》的内容,以北宋后期的朝野旧闻为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反映了北宋朝廷腐败,权臣误国,百姓苦于战火,流离失所的情景。王明清在书中对北宋后期的政治、军事等方面记载颇为详实,一个具有特色的地方是,笔记中收入了一些前人逸作,如安尧臣《谏取燕云疏》、李长民《广汴都赋》、姚平仲《拟劫寨破敌露布》等诸篇,皆为首次见全文于此笔记中。因此,《玉照新志》对于研究北宋后期的政治、军事、社会情况来说,较之其他笔记史料,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明沈士龙刊本、《宝颜堂秘笈》本、 《四库全书》本作六卷,山塘汪氏影元抄本、 《学津讨原》本、涵芬楼辑《宋人小说》本作五卷; 《唐宋丛书》本、 《说库》本则作四卷。

三极至命筌蹄

三极至命筌蹄

三极至命筌蹄,南宋王庆升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此书系内丹杂着,内容可分为图释、论说、颂赞歌诀三部分。首列图像,有奇耦、无极、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皇极、混元三宗、九宫用中、十干纳甲等十七幅图。每图后附七律一首以为注释,大抵运用卦象易理以论述内丹性命之道。其次为〈五车三乘〉、〈三要总叙〉、〈三关总叙〉、〈九鼎总叙〉等论文。论释三乘五车、三要、三关、九鼎等内丹术语。最后为赞颂歌诀,有《述赞纯阳真人霜天晓角》、《阴符破迷赞》、《古仙真诀集句》、《修真六用》、《五空颂》、《修丹十戒》等十余篇。作者自称其丹诀得自白玉蟾门人桃源子,然所叙丹法实自成一家。

庄子集释

庄子集释

清郭庆藩撰。前人注解 《庄子》者,多达数十家,各家注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郭庆藩作 《庄子集释》,博采诸家之长。于正文之下,先引郭象注,次引成玄英疏,再用陆德明音义。而他自己的解释文句,则分别列于注疏音义之下。凡是关于音义的,都移于陆德明注解之下。其余所采卢文弨、王念孙、俞樾、李桢及郭庆藩世交郭嵩焘诸家之说,则偏重于训诂名物之文。《庄子》一书,旨意艰深,寓言也最多。郭庆藩集释 《庄子》,由声音以通训诂,因章句而求其大义,其方法颇为正确。解释之处,也基本恰当。对于附会之言,都弃之而不用,可见其治学严谨。司马彪注本较为近古,陆德明音义本又不完全,郭庆藩又辑自他书,补其缺漏。遇有异文,录之以便参考校订。后世学者认为这些都是可取之处。只是郭象注、成玄英疏还有不合《庄子》本意之处,郭庆藩未能认真核查,对于音义所引,又未详细注解,热衷于反切而忽视了校雠,这是其不足之处。尽管如此,后世学者都认为此书是目前流传最广、注释最好的通行本。现存清光绪二十年甲午(1844)湖南长沙思贤讲舍刻本、清末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1954年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61年中华书局排印本。

古今词话

古今词话

词话。一卷。南宋杨湜撰。杨湜(生平不详),字曼倩。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对此书已加称引,知杨湜为绍兴年间人。《古今词话》采辑五代以下词林逸事,仿唐宋说部体裁,所记本事每多不实,大都出于传闻。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驳之甚烈,以为“《古今词话》以古人好词世所共知者,易甲为乙,称其所作,仍随其词牵合为说,殊无根蒂,皆不足信也”。如以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为任世德作,《八六子》(倚危亭)为贺铸作,《浣溪沙》(脚上鞋儿四寸罗)为黄庭坚作,皆非。所记又侧重冶艳故实,品评亦时或失当。但这是现存宋代第一部以“词话”命名的论词专著,其体例为后人沿袭,在词话史研究上有重要价值。《古今词话》明以后久佚,宋以来公私书目罕见著录(《也是园书目》载《古今词话》十卷,未知是否此书),卷数未详。近人赵万里从《岁时广记》、《笺注草堂诗余》、《花草粹编》、天一阁旧藏明写本《绿窗新话》中辑得六十七则,附载于《校辑宋金元人词》中。《历代诗余话》引《古今词话》,多涉宋南渡后及元明人事,盖另一书,与杨湜无涉。此外,清康熙间吴江沈雄(偶僧)亦著《古今词话》八卷,与此书名同而实异。有《校辑宋金元人词》本,唐圭璋收入《词话丛编》。

阿弥陀经疏钞撷

阿弥陀经疏钞撷

阿弥陀经疏钞撷,一卷,明袾宏疏钞,清徐槐廷撷并序,附应验及玉峰大师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