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亭三马

式亭三马
  • 姓名:式亭三马
  • 别名:
  • 性别: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江户(今东京)
  • 出生日期:1778
  • 逝世日期:1822
  • 民族族群:

式亭三马(1778~1822)日本近世小说家。本名菊地久德,字太辅,别号本町庵、游戏堂、四季山人等。1778年出生于江户(今东京)。9岁时,在书商堀野屋仁兵卫家当伙计。18岁那年独立,开始“黄表纸”的创作。1794年出版处女作《天道浮世出星操》,踏上小说家之路。18世纪末,入赘书商万屋太治右卫门家。1798年出版其第一部“洒落本”作品《辰巳妇言》,写实性地描写了深川青楼里的风流韵事。1799年创作“黄表纸”作品《侠天平记向钵卷》,描绘了小市民阶层的风俗人情,笔名式亭三马开始为人们所熟知。1803年发表“滑稽本”作品《麻疹戏言》、歌舞伎指南性作品《戏场训蒙图汇》,展现了其创作不同样式的文学作品的能力。1806年出版了“合卷”作品《雷太郎强恶物语》,由此而引起“合卷”的流行。1810年,为生计所迫,他在江户开了一家药店——“式亭三马店”,店里出售的化妆水“江户之水”畅销一时。与此同时,他仍然坚持小说的创作,其创作热情一直延续至晚年。1810年出版了“读本”作品《阿古义物语》,这成为其创作的为数不多的“读本”之一;而“滑稽本”作品《浮世澡堂》(1809~1813)和《浮世理发店》(1813~1814)则以生动的会话场景描绘了小市民阶层的群体形象,成为其代表作。式亭三马善于从市井中贩夫走卒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细致的观察,从中发掘具有讽刺精神的谐谑内涵。

式亭三马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数学

数学

国朝江永撰永有周礼疑义举要己着録是编因梅文鼎历算全书为之发明订正而一准
钦定历象考成折其异同一卷曰历学补论皆因文鼎之説而推阐所未言二卷曰嵗实消长文鼎论嵗实消长以为髙冲近冬至而嵗余渐消过冬至而复渐长永则以为嵗实本无消长消长之故在髙冲之行与小轮之改而嵗节气相距近髙冲者嵗实稍嬴近最髙者稍朒三卷曰恒气注历文鼎论冬至加减谓当如西法用定气不用恒气而所作疑问补等书又谓当如旧法用恒气注历永则以为冬至既不用恒气则诸节亦皆当用定气不用恒气故此二卷皆条列文鼎之説而以所见辨于下四卷曰冬至权度元史六历冬至载晋献公以来四十九事文鼎因作春秋冬至考删去晋献公一事各以其本法推求其故永则以为算术虽明而未有折更因文鼎之法考证历法史志之误五卷曰七政衍文鼎论七政小轮之动由本天之动七政之动由小轮之动永则以恭按

御览诗

御览诗

唐诗选集。1卷。又名《唐新诗》、《选进诗》、《元和御览》。署“翰林学士朝议郎守中书舍人赐紫令狐楚奉敕纂进”。书末附有陆游跋及毛晋跋。陆跋以卢纶诗为例,考证了《御览诗》确系唐旧本。毛跋说:“唐至元和中,风会几更,章武帝命采新诗备览。学士汇次名流,选进研艳短章三百有奇。”此书编成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之前,所选李益等30家,均为大历至元和年间的诗人。入选的诗歌均为五、七言律诗及绝句,即毛晋所谓“研艳短章”。其风格则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说,“大致雍容谐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也说:“所选皆近体,间有乐府古题,其词亦皆律诗,大抵以音节谐婉为主。”陆游跋记载,集中实际有诗“二百八十九首,盖散佚多矣”。现在所看到的明代汲古阁刊本中,有诗286首,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曾将其编入《唐人选唐诗十种》,于1958年出版排印本。

资政要览

资政要览

又作《御定资政要览》,三卷,后序一卷。清爱新觉罗·福临撰。该书凡三十章,曰:君道、臣道、父道、子道、夫道、妇道、友道、体仁、弘义、敦礼、察微、昭信、知人、厚生、教化、俭德、迁善、务学、重农、睦亲、积善、爱民、慈幼、养生、惩忿、窒欲、履谦、谨言、慎行、爱物。每篇皆有笺注,亦系福临亲撰。其体裁仿周秦诸子,义理本于儒经,笔法兼裁子史。大旨在于阐述修身、齐家、治国之道。书中以亡明为鉴,认为,明之季年三纲沦而九法,谗佞坐于上而奸宄坐于下,日偷日薄,人心坏而国运随之,天数乃终。试图以儒家伦理矫正世风人心。该书有《四库全书》本。

越绝书

越绝书

又称《越绝记》。浙江地方志。东汉袁康撰,吴平编定。原二十五卷, 今辑十五卷。袁、吴均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编约于战国至东汉间成书,七万余字,记事下及秦汉。分外传本事、荆平王内传、外传记吴地传、吴内传、计倪内经、请籴内传、外传纪策考、外传记范伯、内传陈成恒、外传记地传、外传计倪、外传记吴王占梦、外传记宝剑、内经九术、外传记军气、外传枕中、外传春申君、德序外传记、叙外传记十九篇。内容涉及人物、地理、都邑诸方面。外传记吴地传、记地传二篇叙句吴、于越山川形势、农田水利、工场矿山等,共记姑中山、犬山等十多座,太湖、无锡湖等十九个。计倪内经、外传枕中二篇记农事与农时关系。吴地传与地传诸篇,又载牧场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等。对研究吴越两国及古代浙江历史、地理有较大参考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版本甚多,宋、元刻本均佚。明嘉靖间有赵垣仿宋刻本。清光绪四年(1878)有钱培名辑金山钱氏刊《小万卷楼丛书》本, 附札记。民国有《四部备要》、 《四部丛刊》本。今有商务印书馆1956年张宗祥校注本,附钱培名、俞樾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乐祖谋点校本,有陈桥驿序,后附序跋辑录。陈桥驿《关于<越绝书>及其作者》(载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79、4)可资参考。陈桥驿《绍兴地方文献考录》(1983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及洪焕椿《浙江方志考》(1984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可供参考。

大唐开元释教广品历章

大唐开元释教广品历章

凡三十卷。唐代玄逸编纂。又称开元释教广品历章、释教广品历章、广品历章。本书系依据唐代智升之开元释教录入藏录之编次,列记大藏经所收诸本之概要,并加以叙说。每卷卷初揭载内容之目录、异名、调卷之不同,并附记蒲州、供城二藏本之纸数等;其次于本文注记各本书目、卷数下异名、调卷之不同、译次等,并逐一列出卷别、品别;终则附载译时、译者、译处、揭出之目录名等。此书完本已不存,宋藏遗珍下集收有其残卷十五卷。

华严游心法界记

华严游心法界记

全一卷。唐代法藏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书系基于华严宗初祖杜顺之五教止观,阐明华严宗之观门。分为法是我非门、缘生无性门、事理混融门、言尽理显门、法界无碍门等五门。即依五门之次第说明小乘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之观门,并示其浅深之相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