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

孙膑
  • 姓名:孙膑
  • 别名:
  • 性别:
  • 朝代:春秋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孙膑,战国中期著名的军事家。孙武的后世子孙,原名不详。因被庞涓剔去两个膑骨(膝盖骨)显名后,世人便以孙膑相称。其生卒年月史籍无可考,约与商鞅、孟轲同时代。齐国人,出生在阳城和鄄城一带(今山东阳谷县、鄄城县间)。成年后,曾同庞涓一起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受学名师,刻苦钻研,学有所成,掌握了系统的军事理论。庞涓为魏惠王帐下将军,嫉贤妒能,自知才能不及孙膑,遂暗害于他,剔去膑骨,脸上刺字。后孙膑受齐威王的赏识,被救入齐国,拜为军师。公元前353年,魏攻赵,赵求救于齐。田忌、孙膑带兵救赵。孙膑采用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作战原则,“围魏救赵”,在桂陵(今山东荷泽北)大败魏军。公元前342年,魏再次起兵攻韩,韩不敌,向齐求救。孙膑利用魏军骄傲轻敌的心理,采取“减灶诱敌,设伏围歼”的作战方案,示敌以弱,诱敌深入,在马陵(今山东莘县)伏击魏军,射杀庞涓,全歼魏军,俘获魏太子申。从此,名扬天下。魏国衰微,齐国声威大震,使诸侯各国东面朝拜。后因齐国内部矛盾,郁郁不得志,遂辞官隐居,著书立说。


孙膑传世有《孙膑兵法》,《汉书·艺文志》称其为《齐孙子》89篇,图4卷,后失传,直至1972年又重新发现。在对待战争问题上,主张“战胜而强主”、“举兵绳之”等朴素思想,主张对战争要持慎重态度。在作战指导方面,运用以寡击众、以弱击强、机动灵活等方法,创造有利的作战态势,一举而胜。在治军、选卒、用将、阵法等方面,也都有广泛的论述。《孙膑兵法》是我国军事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孙膑也不愧为我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

孙膑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人类与象征

人类与象征

1960年,85岁高龄的荣格受到诸多普通读者的来信鼓舞,同意出版一本写给普通人的书,让非专业人士也可以了解他的思想。荣格主持并参与了本书的策划、撰写、编辑和审阅工作。在完成本书主要工作的十几天之后,荣格便一病不起,后于1961年6月安然辞世,享年86岁。本书在全世界影响深远,已被译为近三十种语言,成为普通读者了解荣格思想的上佳读本。 荣格毕生探索人类心灵,而象征是心灵无意识的表达,广泛体现在梦、神话、文化、艺术等形式当中,能帮助我们理解心灵的奥秘。本书概要介绍了荣格思想体系的精髓,共五章,分别由荣格和他指定的四位学者撰写,他本人写了核心的第一章《探索无意识》。

玉芝堂谈荟

玉芝堂谈荟

别题《谈荟》。笔记。明徐应秋编著。三十六卷。作者小序自云是书“未及典谟垂世之经奇,止辑史传解颐之隽永”。计八百余条,内容广博,涉及政事、史地、天文、历算、工艺、风俗、饮馔、佛道等。但以搜奇记逸为主,如卷二“一门执象笏者百人”、“父子兄弟状元”之类。《四库全书总目》以为是书与《太平广记》、《说郛》相类,虽“体例与二书小别,而大端相近”。“其例立一标题为纲,而备引诸书以证之”,因而具有类书的性质,惟采自笔记杂著、小说家言为多。与文学掌故有关者,如卷六有“御沟题叶”条,举各书所见凡六。“梦笔生花”,举凡八见,云:“今人但知江淹梦笔耳。”又“倩女离魂”条,记离魂故事四件。可备典故查检之用。此外尚有“郑虔三绝”、“落花诗”、“芦花被诗”、“长卿作赋”等有关文学的条目。记志怪传奇类事亦甚多,为小说家所采摭。如卷一○“女子男饰”条,即《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所本。“取材宏富,足资采择”,其中多有不经见的引书。也有一些工艺和科技方面的条目,如卷二七“鸡鸣枕”,记西洋自鸣钟的传入。卷二○“日中黑斗”,记万历四十六年(1618)某次日观异象。此书间附考证,订正名物。今有《四库全书》本、《笔记小说大观》本等。

[嘉靖三十六年]耀州志

[嘉靖三十六年]耀州志

陕西地方志。明李廷宝修,乔世宁纂,十一卷。廷宝,山西曲沃人。官州同知。世宁字三石,耀州(今耀县)人。耀州志乘始修于明嘉靖六年,惜内容疏略,仅具二卷,故李、乔等人遂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修成此志,约六万六千字。正文分地理、建置、祠祀、田赋、官师、人物、选举、纪事、艺文九志。平列分目体。地理志载历代沿革、山川河渠古迹陵墓,记渠十余条。艺文志著录书籍七十种,有令狐德棻碑等,于文学、历史有参证价值。此志在明志中体例虽属完备,但叙事简略。有嘉靖三十六年刻本,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增补本,乾隆二十七年(1762)刻本,《中国方志丛书》本等。

太上洞神三皇仪

太上洞神三皇仪

太上洞神三皇仪。撰人不详,约出原南北朝。言传授洞神三皇经及契券科仪。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大渊忍尔《三皇文より洞神经へ—道藏成立史论其一》(《史学杂志》68—2) 认为本仪出自唐或唐后,但保留很多古代原形。述授三皇经券契之科仪。包括三皇经14卷目录。

花柳指迷

花柳指迷

全书计三章,不分卷。美国嘉约翰口述,(清)林东湘译于光绪二年(1836)。主要为当时欧美治疗花柳病的方法级药物。本次据光绪二年羊城博济医局藏刊本进行整理。

法华经科拾悬谈卷首

法华经科拾悬谈卷首

法华经科拾悬谈卷首,一卷,清普德立科,智一拾遗并序,附宏传序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