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拉·凯瑟

- 姓名:薇拉·凯瑟
- 别名:
- 性别:女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弗吉尼亚州
- 出生日期:1873年12月7日
- 逝世日期:1947年4月24日
- 民族族群:
薇拉·凯瑟(WillaCather,1873年12月7日-1947年4月24日),女小说家、诗人。生于弗吉尼亚州,1883年全家从环境较为优越的南方迁居到中西部的内布拉斯加的荒凉农村。她大学毕业后在匹兹堡当过中学教师、编辑和新闻记者,从1912年开始专事写作,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全国文学艺术协会金质奖章,曾是美国文学艺术院成员。她逝世时已发表十二部长篇小说和五十余篇短篇小说。她的作品中多数写内布拉斯加州开拓初期的情况,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技巧娴熟,神话和象征跟清新的散文风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那个文学创作受商业化冲击日益严重的时代里,她一直是忠实于自己的艺术职守的,这是难能可贵的。她的第一本书《四月的曙光》(1903)是诗集,是她教中学时期写成的。短篇小说集《巨型花园》(1905)是写西部边疆生活题材的,其中的作品明显地受了亨利·詹姆斯作品的影响。*《哦,拓荒者!》(1913)赞颂了边疆土地之美和开拓者们艰苦奋斗的价值《云雀之歌》(1915)是作者对自己青年时代酷爱音乐经历的回忆。《我的安东尼亚》(1918)被许多人认为是她的最优秀的小说,通过一个在农场里长大的讲故事的男人回忆式的叙述塑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移民女性人物形象,跟作者的个人经历有相似之处。该书中的创业者洋溢着怀旧之情,小说结构严谨,故事中套故事,内容和形式融洽地结合在一起。凯瑟后半期的小说有《我们中间的一个》(1922)、《一个沉沦的女人》(1923)、《教授的住宅》(1925)、《死神来迎接大主教》(1929)等。她还写了两部历史小说《岩石上的阴影》(1931)和《瑟法伊拉和奴隶姑娘》(1940),后者是她唯一的以自己的出生地弗吉尼亚为背景写的长篇小说,作者以自己的祖母为模型写一个白人妇女帮助一个奴隶逃到加拿大去的故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文学评论家把薇拉·凯瑟看作是二十世纪上半期美国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
薇拉·凯瑟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由框架故事和嵌入小说两部分组成。框架故事以男性读者“你”作主角,“你”是整本书的“隐设读者”,也是实际在进行阅读的读者。话说,你兴致勃勃地买来卡尔维诺的新小说《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正看到入迷之处,没想却因书页装订错误而被迫中断阅读。你迫不及待地去寻找下文,不料拿回来却是另一部小说,读到高潮迭起之际,书又戛然而止……如此这般的阴错阳差一再发生,你锲而不舍地追索其下文,一部接一部地找来读,前后总共阅读了十部互异其趣的小说之开头,这些“嵌入的小说”的标题正好串成一个句子:(1)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2)在马尔堡市郊外(3)从陡壁悬崖上探出身躯(4)不怕寒风,不顾眩晕(5)向着黑魆魆的下边观看(6)一条条相互连接的线(7)一条条相互交叉的线(8)在月光照耀的落叶上(9)在空墓穴的周围(10)最后结局如何.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创作于1979年的作品,可以说是卡尔维诺孜孜不倦探索小说创作的最终总结。作者在此书中,借助别出心裁的形式,以读者的阅读经历构成小说的内容,表现艰难的现世生活中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作家与作为文学接受主体的读者的艰辛处境。
空剑峰
深夜,蕾梦蒂侧身聆听,又传来两下响声。声音很脆,却又很轻,不像夜里经常听到的一般声音;引起了一个善於推理的中学生和亚森·罗蘋的一场斗智、斗力的角逐过程。
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
道家气功著作。一作《幼真先生服内元气诀》,简称《服内元气诀》。作者及写作年代不详,一卷。《通志·艺文略》道家吐纳类著录五代时烟萝子《服内元气诀》一卷,不知是否本书。书首序文与《嵩山太无先生气经》之《序》大体相同。正文包括进取、淘气、调气、咽气、行气、练气、委气、闭气、布气、六气、调气液、食饮调护、休粮、守真、服气胎息等十五种诀法,内容亦与《嵩山太无先生气经》第二诀至第十七诀基本相同,其间仅个别字句、段落有所出入。如本书的《咽气诀第四》末段与《嵩山太无先生气经》卷上《咽气诀》的末段不同;本书的《食饮调护诀第十二》,在《嵩山太无先生气经》则分为《饮食诀》和《调护诀》; 本书的《守真诀第十四》,仅为《嵩山太无先生气经》卷上《慎真诀》的前半部分;本书的《服气胎息诀第十五》,首句见于《嵩山太无先生气经》卷上《慎真诀》,以下两段较《嵩山太无先生气经》卷下《修存诀》 的前半部分稍简,末段则为 《嵩山太无先生气经》所无。《嵩山太无先生气经》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称《太无先生气经》,二书谁先谁后,尚待考证。 载 《道藏》 第五百七十册。
莲洋诗钞
十卷。清吴雯(1644—1704)撰。吴雯,字天章,号莲洋。薄州(今山西永济)人,原籍辽宁辽阳。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词,不中举。游食四方,足迹遍及南北。吴雯少敏慧,博览群籍,淹通经史。后因母亲去世哀痛过度而死。著有《谈龙录》、《莲洋集》等。是集,乾隆十六年(1751),汾阳刘组曾裒其全稿刻之。又以王士祯所评者别刊一小册并行。是书凡得古诗二卷,近体五卷,补遗一卷、诗余一卷、文一卷,共十卷。其诗笔触妍秀,风致俊逸,韵味悠远。在诗中,他融入了自己的情思,创造出一种清微婉妙的意境。如《遥题王咸中石坞山房》等都写出了景物特点。擅长抓住典型物象来勾画景色。精于锤炼诗句,如“白云逗残雪,忽见前峰暝。”“河流周郡白,山势入关青。”等都是为人称道的佳句。吴雯诗歌的缺点:取材比较狭窄,大体不出咏怀、写景、题赠的范围,很少反映社会现实; 气势比较薄弱。是书有 《四库全书》本。
大威德陀罗尼经
二十卷,隋阇那崛多译。佛为阿难说陀罗尼之法本。一一法中示多种之名,多种之义,亦广说末世恶比丘之事,及说菩萨住于母胎中之楼阁庄严。
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
佛说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一卷,失译。佛在毗耶离大林精舍。与五千比丘,万八千菩萨,及天龙八部俱。自诣法座,敷尼师坛,次第入十三三昧而起,放遍身光,入面出顶。弥勒问法?佛言,入首楞严三昧修百三昧,乃入金刚三昧成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