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井荷风

- 姓名:永井荷风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东京人
- 出生日期:1879年12月03日
- 逝世日期:1959年04月30日
- 民族族群:
永井荷风(ながい かふう,1879年12月03日~1959年04月30日),日本小说家、随笔家。本名壮吉,别号断肠亭主人等,东京人。
出生于东京,卒于东京。其父曾任日本文部省大臣首席秘书官、会计局局长,后任日本邮船株式会社上海、横滨分公司总经理等职。1897年,中学毕业未考上第一高等学校,后随家人赴上海旅行,回国后发表《上海纪行》,此作为现存的荷风的处女作。后入公立东京外国语学校(今高等商业学校附属外国语学校)清语科学习,翌年,投入著名作家广津柳浪门下,开始发表习作。1902~1903年间发表了一系列小说作品,其中颇具欧洲左拉自然主义色彩的《地狱之花》得到著名作家森鸥外的赞赏,这部在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史上必须书写的作品为其成名之作。1903年,在父亲的安排下赴美学习实业,在美期间他一面学习法语,一面在大使馆、银行工作。而后,依靠父亲的门路和资助来到法国,在法国居住10个月。美国、法国的经历为其回国后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并打下思想基础。他崇尚自由、解放,不满缺少自由解放精神的日本现实。1908年7月回国后,创作了《美国物语》《法国物语》等作品,欧美之行加深了他对明治社会的认识,促使他在作品中对明治社会文化进行批判。
他在日本唯美派文学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国之后不久,其受聘任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教授,创办、主编了同仁杂志《三田文学》,成为日本唯美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小说家,同时在文学批评、文明批评等方面也有不凡建树。他的文学创作活动贯穿明治、大正、昭和三个历史时期,长达50余年。在变化激烈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他不为时代变化所动,竭力保持自己的创作个性,在小说、随笔、日记的写作以及翻译方面,显示出其创作的才能。
永井荷风的文学建立在“西方与日本”“文明与传统”“近代与反近代”等诸多矛盾之上,他喜爱汉诗写作,江户艺术方面的造诣也很高,同时又接近西方文学,对西方文学有独到理解。作为当时熟知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永井荷风自欧美回国后便对浅薄的日本“近代化”展开激烈的批评。在这点上,他时常被与日本著名作家森鸥外、夏目漱石相提并论。
1910年的“大逆事件”是永井荷风文学创作的一个转折点。“大逆事件”造成了政治家幸德秋水等社会主义者被杀,言论受到当时政府的控制,这一现实使他放弃了对社会现实的干预。在他眼里,日本近世的传统文化仅仅留存在明治时期的花柳世界之中,他要在这个世界中寻找逝去的江户文化,展现东京花街柳巷之中的风俗世界。1916年,他辞去大学教职,将自己的创作关注点放在了花街柳巷的风俗之中,他所创作的以《隅田川》开端的“花柳小说”颇为引人注目,其代表作还有《新桥夜话》《较量》等。进入昭和时期,他仍然没有放弃花街柳巷中的人物创作和情感世界的描写,《梅雨时节前后》《花开背荫处》《墨东奇谈》是此类作品的代表作。他的日记《断肠亭日乘》也是其重要文学贡献,这部始于1917年、结束于1959年去世之时的永井荷风的日记,被认为“贯穿着他一贯的反俗、反战、非妥协的态度”,是一部宝贵的风俗资料。
猜你喜欢的书
图书编
一百二十七卷。原名《论世编》,明章潢 (1527—1608)撰。章潢字本清,江西南昌人。喜好经史,主讲白鹿书院,授顺天府学训导。著有《周易象义》、《春秋窃义》等。章潢自嘉靖四十一年(1562)始,辑录历代书籍中图谱及释文,至万历五年(1577)类编成帙。分经义一卷至十五卷;象纬历算十六卷至二十八卷;地理二十九卷至六十七卷;人道六十八卷至一百二十五卷。之外又有易象类一百二十六卷;学诗多识一百二十七卷。后两卷与图谱无关,有说无图,列于编末。本书体例简要,释文采摭浩博,条理分明。有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新建万尚烈等刊本、崇祯间金陵孙良富刻本、《四库全书》 本。g
茗史
明万邦宁撰。万邦宁,奉节(今四川奉节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天启壬戌(1622)年间进士。著有《茗史》一书。是书不记茶的采摘、焙造、煎试等各种方法,而是从类书中杂录古今茗事而成。既不够广博,也不深奥。参考价值不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江苏巡抚采进本列为存目。
草堂集
王丹桂撰。明正统本《道藏·太平部》有《草堂集》一卷,无序跋,题“五峰白云子王先生撰”,词一百四十五首。按集中《行香子》注云:“忆师父训号白云子,名丹桂,字昌龄。”知为王丹桂撰。饶宗颐《词籍考》卷七云:“其《水调歌头》云:‘赵舍人又写日本国人词,索和其韵。’盖词中所少见。其《齐天乐》下片四字对句,作‘啰噔哩噔,唇歌舌诞’,亦全真《捣练子》之类。”《全金元词》据《道藏》本入录。
景岳全书
中医综合类著作。64卷。明张介宾(1563~1640)撰。张介宾有《类经》已著录。本书成书于1624年。博采前人精义,考验作者临症的心得,而成一家之书。首《传忠录》,统论阴阳六气,先贤可否,凡三卷。次《脉神章》,择诸家珍要精髓,以测病情,凡二卷。伤寒典2卷、杂症谟29卷、妇人规2卷、小儿则2卷、麻疹诠一卷、痘疹诠一卷、外科钤2卷、本草正2卷、新方八阵2卷、古方八阵9卷、妇人方一卷、小儿方一卷、痘疹方一卷、外科方一卷。本书现存明、清刊本数十种,上海科技出版社根据康熙年间岳峙楼刊本于1959年和1984年两次影印。除 《全书》外,尚著有《类经》32卷,《类经图翼》 11卷,《附翼》4卷。前者将 《内经》重新分类编纂,后者阐发 《内经》要义和论述《周易》与医学之关系。
吴礼部词话
词话。元吴师道(1283—1344)撰。一卷。师道有《礼部集》已著录。词话仅七条,原附诗话之后。“欧阳有伪”一条,以为欧阳修词中杂有伪作,“亦有鄙亵之语一二厕其中,当是仇人无名子所为”,指出欧词杂有他人之作,颇有见地;“仇人”之说,未免武断。所论较见精审,如论及《木兰花慢》一调时,举柳永所作中“倾城”、“盈盈”、“欢情”为例,并与吴激、元好问同调词相较,谓柳永词最得音调之正。有《知不足斋丛书》本。
圣箭堂述古
全一卷。明代僧为霖道霈(1615~1702)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七册。内容收录行止殊异、履践严明,足为后世学人楷模之古圣先贤事迹,及理致精深、谆谆教诫,足以针砭末法时弊之经传著述,包括僧堂记、大般若经、宏智正觉、云门匡真、罗湖野录、菩提达磨、息心铭等三十二项,一一予以阐论比评。三十二项中,道霈以所获文献之先后编集成书,而未依时代古今之次序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