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孟武

- 姓名:萨孟武
- 别名:名本炎,字孟武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福建福州人
- 出生日期:1897年
- 逝世日期:1984年4月13日
- 民族族群:
萨孟武(1897年—1984年4月13日),名本炎,字孟武,笔名本炎等。 福建福州人。 1913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京成城中学、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京都帝国大学读书。1924年回国,以译书、撰文为生,兼在大夏大学任教。后主编孤军社之《孤军》杂志,并与曾琦发起创刊《醒狮周报》。1927年4月加入中国国民党,并先后在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南京陆军军官学校政治部任职。后任《新生命杂志》主编。1930年起先后在南京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中央政治大学、陆军大学、警官大学任教。1932年与杨公达、梅思平等人创办《时代公论》周刊。1936年任考试院高考典试委员。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在广州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广西大学讲学。国民参政会第二、三、四届参政员。抗战胜利后任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兼教授。1947年当选为立法院候补委员。1948年秋去台湾。任台湾大学法学院院长兼政治系教授。1958年递补为台湾国民党当局“立法院”立法委员。1984年4月13日在台北病逝。著有《中国社会政治史》、《中国政治思想史》、《孟武随笔》等。译有《国家论》、《社会主义社会学》、《新国家论》等。
萨孟武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东郭记
传奇名。明孙仁孺撰。《远山堂曲品》著录。据《孟子·离娄》等篇中人物事迹敷演成剧,集齐人、陈仲子、淳于髠、王驩、绵驹等人于一台,以“齐人有一妻一妾”故事为主线。写齐人到东郭墦间乞食,归来却向妻妾吹嘘有势交贵友,酒食醉饱,结果齐王封其为上卿。淳于髠凭一张巧嘴而官拜主客卿,一日而进七士,都是齐人之辈。王驩偷盗而行贿,步步高升。陈贾、景丑等拔掉胡须扮作女人,谄媚权贵,皆受重用。作者以辛辣的笔墨,勾画了封建官僚和下流文人贿赂公行、廉耻丧尽的丑态,正所谓“做官的便是圣人,有钱的便是贤者”,批判晚明的黑暗现实。每出标目均截取《孟子》语句而成,意含幽默,在明人传奇体例中别创一格。今存明万历刊本(收入《古本戏曲丛刊二集》)、明末汲古阁刊本、清文茂堂重刻本、致和堂重刻本、达观堂重刻本等。清初傅山有《齐人乞食》杂剧,熊超有同名杂剧。
道学外传
严复著。发表于1898年6月5日《国闻报》。《宋史》中有《道学列传》,颂扬宋儒程、朱等道学家;作者特以迂腐昏聩的村学究为道学家作“外传”,以示讥讽。文中的村学究,外貌丑陋,老态龙钟,思想陈腐反动。他满口八股,认为科举一改,“国家将亡”。说今日宣传维新的报刊,都是“乱民”报,并发出种种怪论:所谓“民主者,部落简陋之习也”;所谓“瓜分”,只会导致使洋人对中国之“威胁”,而洋人“本无大志”,只知“穷奢极欲”。若中国真被“瓜分”,但愿“吾辈衣食自若”。平时节衣缩食,只愿一生积蓄传给子孙。听到维新立宪,便想当议员做官。文章最后说,“此辈人材”,“以钱财为上帝,以子孙为灵魂,生为能语之马牛,死作后人之僵石”;并发出感叹:“独恨此辈既充塞国中,岂无上膺执政之权、下拥名山之席者?”文章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死守旧学、昏聩腐朽、利禄熏心的村学究的形象,对当时的顽固派以辛辣的嘲讽,表达了作者提倡新学、反对旧学的强烈愿望。文笔犀利,议论精当,寓庄于谐,形象鲜明生动。
大日经开题
大日经开题,1卷,日本空海撰。编号二二一一。
正法眼藏
凡六卷。宋代大慧宗杲(1089~1163)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八册。为古尊宿之机缘法语集,总计百余篇,并附撰者之短评。宗杲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因罪迁居衡阳,其间与诸方大德往来酬酢之法语,为侍者冲密慧然随手抄录,于绍兴十七年编录而成,寻即刊行。俗称大慧正法眼藏。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普善庵沙门慧悦及居士春门徐弘泽等,附圆澄及李日华之序,另加宗杲之答张子韶侍郎书,而加以重刻。
大乘起信论略述
佛典注疏。唐昙旷撰。二卷。敦煌遗书藏本。正文标题下署“建康沙门昙旷撰”。据研究,此处的建康应为唐证圣元年(695)在甘、肃两州之间所设的建康军。本书前有沙门澄漪撰序文一篇,内称昙旷先撰《大乘起信论广释》,但因《广释》文繁义深,“恐初心者仰崇崖而起退,望渤海而迷神。乃复探其旨归,为之《略疏》”。本疏分三门:一明造论义;二显论宗;三解论文义。释文探源寻流,旁征博引,研究者或谓其反映了西明寺系僧人的学风与观点。本书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六十颂如理论
龙树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明诸法离有无二边,不可说有性,不可说无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