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翼

- 姓名:郭翼
- 别名:字羲仲,号东郭生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昆山(今江苏太仓)人
- 出生日期:1305
- 逝世日期:1364
- 民族族群:
郭翼(1305-1364)字羲仲,号东郭生,又号野翁,昆山(今江苏太仓)人。早年师从卫培,习《易经》,不屑为举子业,专一于古文,诗尤精炼。借东郭先生故事,题居室为“雪履斋”。元末社会动乱,以豪杰之士自负,尝献策于张士诚,但“言颇切”,反而得罪,几乎为其所杀,只好归耕娄上。晚年出任训导官,却又不合时宜而无所作为。享年六十。时人题其墓云“迁善先生”。诗集《林外野言》二卷,今存。与顾瑛交往相当密切,《草堂雅集》卷九收有其诗一百四十七首,《元诗选·二集》选入其诗一百四十四首。杨维桢为其诗集作序,对他相当推重,并指出:郭翼早年失怙,中年丧子,家境清贫,理应在诗中大号疾呼,为自己鸣不平,但诗“皆悠然有思,澹然有旨,兴寄高远而意趣深长”。杨维桢还认为:郭翼诗精悍者在李商隐间,风流姿媚者,不在玉台(指《玉台新咏》)之下,这个风格则正是杨维桢最推崇的。可见杨维桢视郭翼之诗为“铁崖体”范例。另著《雪履斋笔记》一卷,是江行舟中随手所记。生平事迹见元明之际人卢熊撰墓志铭(《吴下冢墓遗文》卷二)、《吴中人物志》卷九、《元诗选·二集》小传、《元诗纪事》卷二四。按: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甲前集》曾说郭翼在“洪武初,徵授学官,度不能有所自见,怏怏而卒”,当系误记。郭翼并未入明。
猜你喜欢的书
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
《看得见的与看不见》是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探讨经济学思维的经典著作,也是“破窗理论”源头之作。作者深入浅出,以破窗的故事为引子,指出了我们在政治经济决策中往往存在思维谬误,只看到“看得见的”部分,忽略了“看不见”的部分,进而导致决策失败,造成了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书中探讨的赋税、政府补助、公共建设、贸易保护主义、就业等问题对于今天人们的经济决策依然有启发作用。
步天歌
别名《天文鬼料窍》,中国古代指导认识星空的歌辞。唐丹元子作。有《通志》本、《文献通考》本、《玉海》本、《灵台秘苑》本、《中西经星同异考》本及各种坊刻单行本。各家考证,丹元子应为唐初中期人王希明,身世不详。全书为长篇七言诗,可分31段,共2500余字。据南宋郑樵所记,宋时已有数种不同版本,文辞颇有舛误,经他作了“稽定”,收于《通志·天文略》。其他各本所载,内容基本相同。文字各略有出入,句形亦稍有参差。编排次序,明以前版本为二十八宿、太微宫、紫微宫、天市宫、宫一作垣;清以后改为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二十八宿。本书按二十八宿及三垣的天区分划,依次吟咏叙介吴末晋初太史令陈卓订定的中国283星座1464颗星的位置及星数。从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开始,向北述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继为西方七缩奎、娄、胃、昴、毕、觜、参,再述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自二十八宿末端,转向黄道以上,太微垣星座,旁按三台,转而咏紫微垣各座,最后方是天市垣。全诗系统性颇强,末称“水火木土与并金,以次别有五行吟”,知原本下有咏五大行星诗句,今佚。句中叙星,不少附有赤、黑、黄等字样,保留着古代石氏、甘氏、巫咸氏3家星官的痕迹。本书首先提出了中国三垣二十八宿体系的星座组织,以七言长歌形式,用步行天穹方式介绍了全天星座,通俗易懂。千余年来,对传播古代天文学起了重要作用。
褚氏遗书
南齐褚澄撰。全书1卷。凡10篇:受形、本气、平脉、津液、分体、精血、除疾、审微、辨书、问子。是作者有关经验、理论、心得体会、验案等内容的归纳与总结。其中,受形、精血、问子3篇讨论了性医学、性保健。如“精血篇”指出:“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体有不满之处,异日有难状之疾。阴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其精不出,内败小便,道涩而为淋;精已耗而复竭之,则大小便道牵疼,愈疼则愈欲大小便,愈便则愈疼。女人天癸既至,逾十年无男子合则不调,未逾10年,思男子合亦不调,则旧血不出,新血误行,或渍而入骨,或变而为肿,或虽合而无子。合男子多则沥枯虚人,产乳众则血枯杀人。”后世在其启发下,总结出老人淋这一性医学所特有疾病的因机证治。同时,对男女性生活乖舛所产生病机也作了中肯分析,累为后所引用。“问子篇”云:“合男女必当其年,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阴阳完实而交合,则交而孕,孕而育,育而为子,坚壮强寿。”此观点与现代优生优育学思想一致,具有科学的内涵。本书之所以称为遗书,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唐末黄巢发冢,得石刻医书,弃之。僧人义湛抄录其文,复经他人刊刻于世,故名《褚氏遗书》。谢观谓此书为“唐末五代人所伪造”,待考。有1985年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温凉盏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三十八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前。现仅存满汉合璧写本,藏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1995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孤本小说”排印满汉合璧写本。又名《火焚绣楼》。言国舅洪彦龙偷盗温凉盏,被赶出京后,无恶不作。因欲强娶蓝桂枝(有作蓝凤英)为妻,将蓝兄中玉骗至府中用酒灌醉,逼其允妹婚事。神仙救中玉至洪妹美荣楼上,并托兆美荣,二人成婚。彦龙贿通知县(有作以温凉盏行贿者),将中玉诬盗收监,并欲夜焚绣楼。美荣逃至蓝家,与桂枝结伴进京告状。途中遇乾隆出京私访,代写状纸。二人进京赴刘墉衙前告状。乾隆因怒斥知县,被下狱中,暗命路星进京报信。刘墉发兵,救乾隆、中玉等,铡了洪彦龙。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全称《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简称《无量寿经会集本》或《会集本》, 是民国年间夏莲居老居士,会集《无量寿经》汉、魏、吴、唐、宋五种原译而成。 净土宗为佛教三大宗门之一。净土法门,乃一乘了义,万善同归,三根普被,凡圣齐收,横超三界,迳登四土,极圆极顿,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而其中之《无量寿经》者,乃净土群经之首要。此经以实相为经正体,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宗,以往生极乐世界净土,证得三不退转为归宿。 1946年,夏莲居自1932年发愿会集《大经》,已历十五年,稿经十易。初冬,黄念祖居士为祝母梅太夫人六十寿辰,敬承母命,发心重印千部。舅父梅光羲居士为作长序,备陈会集缘起与始末经过。岳父萧龙友老先生作跋。夏莲居值此胜缘,重加修订,将初本三十七章增为四十八章。又于本经印成后,决定补入“为教菩萨,作阿阇黎;常习相应,无边诸行”四句,列于勘误表中,而成最后定本。
圆觉经
全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或《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佛教经典。中译本,唐代佛陀多罗译,1卷。收入《大藏经》。成书年代及真实作者已无可考。佛陀善多于693年(唐长寿二年)在洛阳白马寺译出。近代以来,许多学者认为本书是中国僧人根据《大佛顶首楞严经》而作的伪经。本书译者佛陀善多,汉语意译名觉救。罽宾国(今克什米尔)人,唐武则天代时译出本书,其他事迹无从可考。“圆觉”,直译为圆满的灵觉,实为如来藏、真如、佛性、一真法界的别名。说“十方众生,圆觉清净”,“本来成佛”,只因有“恩爱贪欲”和“妄念”,才流转生死;如能舍弃一切情欲,破除一切迷误,“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