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森

- 姓名:翁森
- 别名:字秀卿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仙居(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1255
- 逝世日期:1326
- 民族族群:
翁森(1255—1326),字秀卿,号一瓢,又号此庐,仙居(今属浙江)人。博通经史,时称翁书厨。宋亡后,隐居不仕,创安洲乡学,教授以终。能诗,与陈天瑞、吕徽之等唱酬。仰慕陶渊明高风远韵,歌诗于平淡之中,见抱节自守、安贫乐道之趣。著有《一瓢集》,已佚。清李镜渠辑有《一瓢稿賸稿》,收入《仙居丛书》第一集。《全宋诗》卷三九九三收其诗一卷。事迹见《宋季忠义录》卷一三、《南宋文范作者考》下。
翁森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永井荷风异国放浪记
“世界旅人”永井荷风的异国放浪游记,从美国新大陆到法兰西塞纳河畔,从穷街陋巷到花街柳巷,探知黄金国度的底层人情,撷取古老欧洲的浪漫之花。 本书上册为《美利坚物语》,抒写了永井荷风在美利坚大陆羁旅四年的点点滴滴。他走过纽约百老汇大街的灯红酒绿,他在西雅图繁华夜景下惆怅低吟,他观察华盛顿乡间的众生百态……一场美国梦的破碎,也是自我觉醒的新起点。 下册为《法兰西物语》,永井荷风醉心于法兰西的浪漫自由,在这片“恶之花”的乐土上,侧身底层、自我放逐。沉溺美,更是追求美,无论是美景、美人还是罗曼蒂克的法式风情,都被他涂抹上一圈玫瑰色的艳影。
神秘的陌生人
本书《神秘的陌生人》是马克·吐温最后的作品,也是厌世主义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述奥地利乡下的三个少年,有一天在突然出现的陌生人的唆使下,进入了光怪陆离的世界。陌生人自称名叫撒旦。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物,全都悲惨、绝望而暗淡,但笼罩在人物身上的飘渺空想以及一个接一个出现的神秘事件和难以言说的奇幻场景,使得这部作品读起来完全没有沉闷、阴郁之感。另外,在作品接近结尾时,马克·吐温所提出的激进反战论,连同对基督教文明的不信任和诅咒,在2013年的今天读起来,竟然带有预言家式的先见之明。这部作品在作者逝世后第六年的一九一六年首次出版,也就是说,马克·吐温直到最后并没有将这部作品定稿,因此有数种不同的原稿存在,这些原稿经过编辑之后,就是1916年的首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部作品并没有普及版,读者想要购买并不容易,不过在1929年出版的新全集中,则收录了几乎可以称为“最权威版”的《神秘的陌生人》。
营造法式
北宋官方颁布的关于建筑工程作法和工料定额的专著,我国古代第一部建筑法规。由北宋李诫于1100年编纂而成,1103年刊行。全书三十四卷,三百五十七篇,三千五百五十五条。书前有“看详”、目录各1卷。“看详”说明若干规定和数据,如屋顶坡度曲线画法,计算材料所用各种几何图形之比例等。“总释”、“总例”二卷引经据典地注释各种建筑物和构件的名称,力求统一;各作制度十三卷,是研究古建筑最有价值的部分,记载宋代的楼殿厅堂等屋宇之形,对古代的宫室制度考据颇有价值。所附插图极为精细,具有宋代版画特点。[无法显示的生僻字和图片,请参阅PDF电子版]
轩岐救正论
综合类著作。明萧京撰。六卷。京字万舆,别号通隐子,福建人。曾游宦楚、蜀间。因髫龄秉弱,而留心医药。成书于崇祯十七年(1644)。卷一为医论,凡论藏府、病机、治法等,每有独到见解。卷二为四诊正法,主要论脉,次及望色、闻声、问证等,多宗《内经》、仲景、叔和及崔紫虚、滑伯仁、李濒湖等,而力辟高阳生脉诀、王宗显捷径之谬。卷三为药性微蕴,收药百余味,详辨其虚实之用,或广泛引用各家文献,深入阐明药性,或结合临证应用,论述药理。卷四为伤寒门医案。卷五为杂病门医案上、下,分列治验医案,详列病情、治则、方药,并分析论述医理。卷六为医鉴、病鉴,列当时医者及病家之陋习,并举轩岐正法、医学大要以矫之。本书流传甚少。据自序知初刻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但未见著录。清康熙间,其子萧震重刻,现为罕见本,一九八三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据以影印,并加前言、目录,收入《中医珍本丛书》。
玉座珠帘
历史小说,高阳著。晚清历史全景式画卷、系列史诗巨著《慈禧全传》之二。两宫太后听政以来,温厚的慈安事事交给慈禧决定,军机大臣对慈禧的果决明理也不得不心悦诚服。 同治三年,曾国藩平定江宁之乱,立下大功,接著刘铭传、李鸿章、左宗棠也剿抚捻匪,表面上大清朝似乎国运昌隆,事实上对外割地赔款,对内则争斗不断。 忧心忡忡的慈禧除了日理万机,还得控制想夺回实权的皇帝,她跟前的第一红人太监安德海则乐得趁机兴风作浪!但天命难测,一心要伸展鸿图大志的皇帝竟得天花猝死,皇后也跟著香消玉殒,原因不明。宫闱内幕永远成为秘密,恐怕只有坐在珠帘后的慈禧了然于胸……
修习般若波罗蜜菩萨观行念诵仪轨
简称《般若菩萨念诵仪轨》、《修习般若轨》。密教仪轨经典。唐不空译。一卷。属瑜伽密教仪轨,说般若法。末附《陀罗尼集经》卷三“般若无尽藏陀罗尼”一段。见载于《金藏》、《高丽藏》及日本《大正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