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尔维尔

梅尔维尔
  • 姓名:梅尔维尔
  • 别名:赫尔曼·梅尔维尔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纽约
  • 出生日期:1891年9月28日
  • 逝世日期:1819年8月1日
  • 民族族群:

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1891年9月28日-1819年8月1日),美国小说家。生于纽约。13岁即开始谋生,当过银行职员、农业工人、教员和水手, 到过利物浦、马克撒斯群岛、塔希提群岛、夏威夷等地。描写航海生活和异国风土人情的《泰皮》(1846)和《奥穆》(1847)是他最早的两本小说。前者把未开化的泰皮族社会描写成乐园, 后者谴责了殖民者给土著民族带来的灾难。接着创作的《玛地》(1847)讥刺了美国南部的蓄奴制。1850年出版的《雷德本》和《白外衣》,谴责了海船上的笞刑并引起国会立法废除此种刑罚。这两本小说甚得好评。莎士比亚的作品和霍桑的影响及对社会和人性的认识的深化, 使梅尔维尔的作品从乐观气氛转为悲观阴郁, 进而创作出了其代表作《白鲸》(1851)。这本小说写船长埃哈布为报复凶残狡猾的白鲸咬掉了他一条腿之仇, 迫使全体船员随他在各大洋中追捕这条大鱼。经过一番恶斗,虽然杀了这条鲸鱼,但船也为这鲸鱼撞沉, 只有一人生还。这一作品内容丰富, 含义深刻且富于象征性。梅尔维尔后来的作品大都从不同方面来表现尖锐的社会问题, 比较重要的有《皮埃尔》(1852)、《比利·巴德》 (1924)、《伊斯莱尔·波特》(1855)、《骗子的化装表演》(1857)等。梅尔维尔的作品得不到同时代人的赏识, 使他终生郁郁,潦倒一世。直到20世纪,他才被人们重新发现并取得了与其同时代著名作家齐名的声誉。

梅尔维尔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红楼风俗谭

红楼风俗谭

此书与《红楼识小录》为姊妹篇。红学家邓云乡先生从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风俗说起,考证《红楼梦》中涉及的风俗,叙岁时,记年事,说礼仪,谈服饰,讲古董,言官制,道园林,论工艺,兼及顽童课读,学究讲章,至锁至细,无不包藏。作者生于老北京,一生留意京华故事、风俗旧闻,详征博引,溯本求源,所述头头是道,洋洋大观,谈来娓娓,读之忘倦。

欧洲文学史

欧洲文学史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欧洲的文学史,它主要讲述了欧洲文学发展的历史。 一九一七年四月,经鲁迅推荐,周作人进入北京大学国史馆工作。九月被聘炎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兼国史馆编纂编辑中,开始撰写《近代文学史》与《希腊文学史》讲义,合而为《欧洲文学史》,一九一八年十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入“北京大学丛书”。全书约十万言,分希腊、罗马、中古与文艺复兴及十七十八世纪三卷。

嵩阳石刻集记

嵩阳石刻集记

二卷。清叶封撰。叶封,字井叔,黄州 (今属湖北省) 人。顺治十六年(1659) 进士,官至工部虞衡司主事。本书乃康熙十二年 (1673) 官登封知县时所编撰。登封 (今属河南省)在嵩山之南。嵩山名胜古迹甚多,有阳城遗址、中岳庙、汉嵩山“三阙”等等。故其所录碑刻,以“嵩阳”为名。此书皆录碑刻全文。有些碑刻,如汉嵩山 “太室神阙铭”、“开母庙石阙铭”、“少室神道石阙铭”以及唐武则天“封圯坛碑”等,欧、赵、洪诸书均失载,而此书却收录了。洪书只载汉魏,欧,赵二录仅止于五代,而此书所录金石有宋、金、元明等朝之碑刻,辨证精博。传本为 “四库全书”本。

云阜山申仙翁传

云阜山申仙翁传

不题撰人。有“大元崇祀”语,盖元人所撰。本书鲜见其他传本。申仙翁,名泰芝,字广祥,唐道士。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太平天国诰谕之一。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杨秀清(约1820~1856)、萧朝贵(约1820~1852)于1852年(太平天国壬子二年)在永安联合颁布。后收入《太平天国文选》。该诰谕突出反满民族革命,历数清王朝对汉族人民的剥削与奴役,“凡有水旱,略不怜恤,坐视其饿莩流离,暴露如莽。”“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削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是欲我中国人之贫穷也。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满汉官僚地主勾结,把人民逼入绝境。“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太平天国“创建义旗,扫除妖孽,廓清中夏,”推翻清朝。汉族人民应当速拜上帝,共击清军,“务期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该诰谕是太平天国的重要政治纲领之一,对于激励人民群众的反清起义起了很大的作用。

大藏一览

大藏一览

凡十卷,别有目录一卷。明代陈实撰。集录大藏经及其论释等之要义及重要文句而成。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法宝总目录第三册)。全书计有一一八一则,分八门六十品,每一门之首,皆以二文句标示要旨。就其形式、内容而言,实为当代之佛教概论。八门六十品如下:第一门,标题为‘首标大觉先容,俯为众生作则’,有八品十三则。第二门,标题为‘辨教门究竟,庶使学者知归’,有六品二十则。第三门,标题为‘果于此道可入,岂离自己本来’,有三品六十三则。第四门,标题为‘良由善恶二途,故使升沈六道’,有十六品四一九则。第五门,标题为‘天堂延以少欢,地狱待其剧苦’,有八品九十七则。第六门,标题为‘欲超三界轮回,是假三乘修证’,有六品一五三则。第七门,标题为‘功成果登正觉,相好妙用神通’,有四品四十八则。第八门,标题为‘四十九年苦口,末后一切收功’,有九品三五九则。又于各品之中,复分若干节,各节之初,均以七言二句之偈示其梗概,并列记经中重要文句,其终则注明所录经论之出处,如大藏经卷次、函次。撰者所用之大藏经为北宋东禅等觉院板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