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垓

程垓
  • 姓名:程垓
  • 别名:字正伯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眉山(今属四川)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程垓[gāi],宋代词人。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其家有拟舫名“书舟”,故词集名《书舟词》,现存词150余首。毛晋《书舟词跋》称:“正伯与子瞻,中表兄弟也。”实误,况周颐《蕙风词话》(卷4)辨之甚明。《书舟词》题材较为狭窄,多写男欢女爱、离情别绪,格调不够高,境界也比较逼仄。但在艺术上,以笔法细腻、灵活多变见长。如:“春宵短,离肠断,泪痕长向东风满”([折红英]);“不是愁极愁浓,只愁重见了,相思难说”([念奴娇]);“独木小舟烟雨湿,燕儿乱点春江碧”([渔家傲]);“小窗独自对黄昏,只有月华飞到。假饶真个,雁书频寄,何似归来早”([孤雁儿])等,写景、状物、抒情,均各臻其妙。特别是一些闺怨之作,善于捕捉人们熟谙之景、常有之情,以回环往复之笔,再三咏唱,着意渲染,在描绘伤离怨别者外部动态的同时,着力发掘其内心情绪的微妙变化,抒发缠绵清婉之情,于拙直中见工巧。如[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正门外,催人起。奈离别、如今真个是。欲住也、留无计。欲去也、来无计。 马上离魂衣上泪。各自个、供憔悴。问江路梅花开也未。春到也、须频寄。人到也、须频寄。”大为清人许昂霄激赏,称此作:“人人之所欲言,却是人人之所不能言,此之谓本色。无笔力者,未许妄作邯郸。”(《词综偶评》)恰道出书舟词的风格。程垓诗文之作皆散佚无可考。

程垓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燕台再游录

燕台再游录

《滦阳录》 另名《热河纪行诗注》,是朝鲜正祖14年(清乾隆55年,1790年),柳得恭随同参加乾隆帝八旬万寿节的进贺使前往热河与燕京时,留下的诗篇和纪行记录。《燕台再游录》是此后十多年后的顺祖1年(清嘉庆6年,1801),作为朝鲜使臣前往燕京求得有关朱子的善本书而留下的燕京纪行记录。

中国书法常识

中国书法常识

《中国书法常识》集中反映了潘伯鹰的书学主张。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和附录,上卷为作者的学书技巧,指导书法学习者如何入门,并罗列了学习书法的参考书;下卷为书法欣赏,作者对隶书及二王、颜柳等名家进行了点评。附录为作者的一些书法知识趣闻,是不可多得的一部中国书法入门书籍。

三刻拍案惊奇

三刻拍案惊奇

八卷三十回。题“梦觉道人编辑”,复有题 “明梦觉道人、西湖浪子辑”者。孙楷第疑作者即著《鸳簪合》传奇的王国柱,又疑明末以医术著名的闽人周学震。北大版该书的校订者张荣起推测为明末清初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陆云龙。大略可知编撰者是晚明时杭州人。该书为白话短篇小说集,原书十卷四十回,今存本只有八卷三十回,且十三至十五回有目无文,故实有二十七篇小说。它又名 《幻影》,亦名《型世奇观》。题《三刻拍案惊奇》当然借凌濛初之“二拍”以争取读者,不过内容上也有与“二拍”相类似的特点。今见二十七篇小说,所演都是明代故事,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江浙等地的社会状况,人民生活以及地方上的重要传闻等。如第四回、第二十回、第二十六回等篇写商人故事,可见明代商品经济状况的一个侧面。对当时官场的黑暗、官吏的贪赃枉法、世风的凋敝、人情的险恶等,也多有揭露。而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宣扬因果报应等思想也几乎贯穿于每个故事之中,则是它消极性的一面。该书的另一方面价值,是保存了不少其它小说、戏曲的有关篇目和故事内容,如第七回演述的王翠翘故事,是清康熙间青心才人的长篇小说《金云翘传》同一题材。这些内容都可作为小说史和戏曲史的研究资料。北京图书馆藏有明末刻本,题《幻影》,内封横署 “型世奇观”,只残存一至七回。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存三十回的明末刻本和据明末刻本的抄本二种,均为小说收藏家马廉 (隅卿)原所藏。198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张荣起整理校订本。

遵闻录

遵闻录

遵闻录,一卷,明梁亿撰。太祖亲征婺州,时有民进一女子,年二十,善作诗。太祖曰:「我取天下,岂以女色为心也。」命诛之。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疏

全一卷。隋代天台智顗述。又称观经疏、观无量寿经疏、观经天台疏、天台观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为观无量寿佛经之注释书。内容初立五重玄义,以阐释经名。次判观无量寿佛经系以心观为宗旨,以实相为体,以生善灭恶为用,为菩萨藏之顿教所摄。复次随文作释,且以十六观悉为定善。自宋代四明知礼就本书而着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以举扬其旨趣以来,本书成为天台五小部之一,亦被视作天台教学之要书。然据近代学者从内容上考定,疑其为后人之伪作,指出书中所列五重玄义之文,引载自智顗之金光明经疏卷一;而于随文解释中,又摘录净影慧远之观无量寿经义疏所说,故推断为伪作。本书之注释书有:观无量寿佛经记一卷,唐代法聪述;观无量寿佛经融心解一卷,宋代知礼述。

大正句王经

大正句王经

佛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即中阿含蜱肆王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