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

- 姓名:李存
- 别名:字明远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安仁(今属江西)人
- 出生日期:1281
- 逝世日期:1354
- 民族族群:
李存(1281—1354) ,元学者。字明远,一字仲公。安仁(今属江西)人。学者称俟庵先生。年轻时仰慕古人,“谓无所不通之为大儒”(《宋元学案·静明宝峰学案》),因而博览天文、地理、医药、卜筮、道家、法家、佛学、诸名家之书。后从陈苑学陆学,“夙夜省察”,“惟日孜孜究明本心”(同上书)。从其学者满斋舍。恪守仁义道德,事亲以孝,抚其亡兄之子以慈,资其孀妹以及其孤。衣冠言笑不拘,谦恭和易,与物无竞,为周围人所敬。重视封建道德的作用,反对申、韩法家思想和黄、老之学。恪守仁义道德,对当时的道德风气衰败十分不满:“人心积衰,风俗大坏。父诈其子,夫欺其妻,……人亦失其所以为人,举安之而弗悟其非,则是兽之弗若也,不亦重可悲乎!”(《俟庵集·上陈先生书》)认为这种情况是不提倡圣贤之“正学”造成的。“圣贤之立言垂训,以先觉觉后觉,此岂口耳句读之事!正学不明,人心日入于偷,甚可惧也。”(《宋元学案·静明宝峰学案》)李存“论学以省察本心为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七),推崇陆九渊“易简之学”。认为人心是道德的渊源与标准,孝友等德行都是人心之推衍。此心苟得其正,则所谓《书》者此心之行事,《诗》者此心之咏歌,《易》者此心之变化,《春秋》者此心之是非,《礼》者此心之周旋中节。至孝友睦姻任卹,皆此心之推也。”(《俟庵集·与友人书》)他特别强调“诚”,认为道德教育必须出自诚心。因为“此心之灵不可欺”,因而“任他千思百怪,我只是一个至诚。”对自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能为能,不能为不能,莫相陵驾,莫相欺诈,亦是心逸日休。”古今天下,教育者“惟至诚感人深”,因而“分教成均,但当竭尽此诚。勤勤恳恳,告之以忠孝,使自敬其身,无自暴自弃,纵彼不信不聪,而吾之诚不改不移。人心皆灵,天岂无万一感悟!”(《俟庵集·与危太朴》)他强调道德修养的必要性:“理之根夫人心者,亦何尝一日泯灭,而非学则不能以自明。”(《俟庵集·上陈先生书》)修养要“先静其心。心静则视听言动各得其正。静心在于寡欲。”(《俟庵集·与友人书》)做到没有“一毫私意”,并付诸行动,“上事天子,下接臧获(对奴婢的贱称),临难死生之际,皆当如此。”(《俟庵集·与张孟循》)为元代传播陆九渊心学的“江东四先生”之一,著作有《俟庵集》。
李存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Good bye
太宰治著,未完。昭和二十二年6月,时年39岁的太宰治在《朝日新闻》开始连载新小说《goodbye》。 故事讲述的是《OBELISK》总编辑田岛周二经年游戏花丛,英俊,富有,多情,又具备不可思议的道德感,故此颇受女性欢迎。即便已有继室,身边情人仍逾十位。战后第三年,因其身体愈加羸弱,情欲之念减退,故生出回归家庭打算。左思右想之后,决定跟情人一一作别了断。但是发现一团乱麻,无从着手,想出找绝世美人让情人自惭形秽退后的无良办法。 正遍寻美人无处之际,田岛忽然发现此前未曾注意、大力、暴食、粗鲁又贪婪的绢子,着洋服忽然焕然一新,决定以日薪五千元雇其作为辅助自己分手。两人由此也开展了一段啼笑皆非、斗智斗勇的交往。
巴西:未来之国
《巴西:未来之国》由斯蒂芬·茨威格著,完美地再现了巴西的过去,更寄托了茨威格对人类文明的全部希望。这里的“未来”并不是指单纯的经济发展,甚至不是指科技、艺术等文化形式,因为文明发达的欧洲社会也难逃两次世界大战的厄运,这里的“未来”指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是一种自由、平等、博爱的现实版本。对茨威格来说,欧洲已是“昨日的世界”,而巴西才是“明日的世界”,为全人类指明整个世界的明日图景。
陆锡熊诗集
陆锡熊诗集5首。
永历实录
二十六卷(第十六卷已佚,实存二十五卷)。清王夫之 (1619—1692)撰。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晚居衡阳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崇祯举人。曾参加桂王政权,后觉国事不可为,遂隐居,从事著述近四十年。对天文、地理、历法、数学等都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和文学。著作一百多种,后人辑为《船山遗书》。该书记载永历帝朱由榔在位五十年史事。卷一为大行皇帝本纪,即昭宗匡皇帝永历帝朱由榔。余为诸臣列传二十五卷,于永历一朝人物一百零八人立有专传。其《死节》、《佞幸》、《宦者》诸传,较他书为详。对农民起义领袖高必正、李来亨等皆为立传,记其战功,存其事迹。惟与金堡、蒙正发、刘湘客友善,不免门户之见。又因在朝日短,后事得之传闻,所记年月常与他书不符。王闿远称为 《永历实记》、《永历事记》。有同治四年 (1865)金陵书局《船山遗书》本,民国间《船山遗书》本,岳麓书社1982年校注本。
邺侯外传
又称《李泌传》。传奇。唐李蘩撰。一卷。蘩,赵郡中山(今河北赵县)人。李泌之子。是篇子为父传,为传记文学,写泌生平政绩,凡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累为权倖近臣妒陷,数遁隐山林学道,复诏入相。顾问朝廷,提出许多治乱兴邦之策,对中唐政治颇有积极影响。主要情节与两唐书《李泌传》相符合。唯述其智慧过人,深究鬼谷,极尽神秘化之能事,对个人作用亦有夸饰。有《唐人说荟》、《唐代丛书》、《龙威秘书》、《艺苑捃华》等丛书本。又《古今说海》、《历代小史》、《五朝小说》、《五朝小说大观》等丛书均题《邺侯外传》。商务印书馆《说郛》又题《邺侯家传》。
律宗章疏
律宗章疏,一卷,日本荣稳录,编号二一八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