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葆心

- 姓名:王葆心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湖北罗田县人
- 出生日期:1878年
- 逝世日期:1944年4月13日
- 民族族群:
王葆心(1878年—1944年4月13日),湖北罗田县人。1878年(清光绪四年) 生。字季芗,别字晦堂,晚年居青坨院,号青坨老人。自幼好学,先后入黄州书院、两湖书院。1894年中优贡。1898年后,历任湖北博通书院、潜江传经书院、黄梅调梅书院、罗田义川书院院长,两湖优级师范和京师优级师范教习。1903年癸卯科举人,不久调往北京,任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纂,礼学馆编修。时值张之洞督鄂,被荐爲学部主事,后调礼部郎中。辛亥革命后,曾任湖南官书报局总纂,旋调任北京图书馆总纂。1922年起,历任国立武昌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教授,湖北省立国学馆馆长,湖北通志馆筹备主任、总纂等职。1937年曾任罗田通志馆长,潜心著述。1944年4月13日逝世于罗田。终年66岁。其著作共有一百多种。已刊的有《古文辞通义》、《历朝经学变迁史》、《方志学发微》、《虞初支志》、《重修湖北通志条议》、《蔪黄四十八砦纪事》、《明季江淮七十二寨纪事》、《续汉口丛谈》等二十多种,未刊的有《无完志略》、《增订修志通则》、《采访志书条例》等近百种。在学术上的成就,向为人们所重视。早年以“经古冠黄州八属”的成绩考中秀才,张之洞称他的文章“深稳生动”并教再从“豁达博大”处下功夫。著名学者黄侃、柳贻征、陈垣、黎锦熙等常与研析文史。日本汉学家北村泽吉所著《儒学通义》,将《历朝经学变迁史》作为重要资料引用。王葆心一生操行正直,为发展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可贵的贡献。所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罗田县人民政府重修茔墓时,董必武同志亲笔题“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二语,表于墓门,以志悼念。
王葆心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宏远谟斋家塾程课条录
八岁入塾读小学书宜先读《孝经》所以端小学之本也。《小学》内篇四前三篇述虞、夏、商、周圣贤之言后一篇摭虞、夏、商、周圣贤之行。外篇二又以纪汉以来贤人之嘉言善行所以广其言实其行为观摩则效之验也。其于古今入德之门固已本末赅备而所恃为坊表者即因是为权舆。
医法圆通
综合类著作。清郑寿全撰。四卷。成书于同治十三年(1874)。首论用药弊端,倡治病辨证之理全在阴阳虚实四字,告诫医者深究医理,切莫做庸医杀人。后分症详述辨治之法。卷一、二为杂病、妇、儿等科; 卷三、四为伤寒、时病及杂论。所论宗仲景之学,且多有独自见解。如提出失血者正气实者少,反对概用泻火凉药。所绘六经病用药图简捷明了。全书以医论为主,结合临证心得辨析病机及治法宜忌,对临床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同治十三年成都刻本,光绪十三年(1887)五福堂刻本,重庆中西书局铅印本。
三洞神符记
道家符箓书。一卷。撰者不详。内容主要对三洞经法中所出现的符书篆文详加考证。内记“三元八会六书之法”、“云篆八体六书”、“六文符字”、“入显玉字诀”、“皇文帝书”、“龙章凤文”、“玉牒金书”、“石字题素”等等。《道藏·洞真部》有收录。
金丹四百字
内丹歌诀。北宋张伯端撰。全篇正文四百字,五字为句,四句一韵,可分为二十首五言绝句,但内容上前后连贯,一气呵成。文字凝练简要,寓意深刻,高度概括了张氏内丹学说。作为内丹修炼的入门读物,历来很受丹家重视。篇前有序,凡一千三百余字,综述全丹修炼要义,对内丹术的术语和基本原理作了概括性阐明,与正文相辅相成,有助于加深对正文的理解。后人注说颇多,有宋代黄自如,明代彭好古、陆西星、李文烛、王一清以及清代刘一明等家。
关帝历代显圣志传
明代白话长篇神怪小说。一名《关帝神武志传》,存明崇祯间刊本,四卷三十三则(目录三十四则)。又名《英烈神武传》、《关帝神武志传》。白话短篇小说集。题穆 氏编辑。均为三国蜀汉关羽死 后为神及其显灵之类故事,不免浓厚的宗教崇 拜色彩。如卷一《当阳灵建玉泉刹》,写关羽死 后其魂不灭,受天台智者大师点化受戒故事。 《解州大破蚩尤神》、《延庆寺助诛淫僧》等,皆写其为民锄害事。有一些明人附会之传说,如 卷二《嘉馀常州三杀贼》,写关公显圣,助官兵 破倭寇。此书正文前收录了大量有关关帝祀庙 碑铭、匾联等资料。有明末刊本。据书中称朱 元璋为“我太祖高皇帝”及晚及崇祯三年 (1630)事,可知为该年以后刊刻。大塚秀高《增 补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
骂意经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杂说一切善恶之法。多似律中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