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

- 姓名:女娲
- 别名:
- 性别:女
- 朝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女神。语出《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史记·补三皇本纪》将她与伏羲、神农并列为“三皇”。然而女娲究竟从何而来呢?2000多年前楚国诗人屈原就提出了疑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对此,学术界至今仍各有各的说法,没有一致的看法。
一些学者认为“蛙”是女娲的原型。女娲神话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以“蛙”为图腾的民族,“蛙”在当时被认为是生殖力旺盛的象征。另外一些学者则提出女娲来源与原始人的石头崇拜有关。石为土精,蛇又是土地神秘的象征,因此,女娲也被描绘成人面蛇躯,具有把黄土捏造成人形的神奇本领。还有的认为女娲的来历与原始祖先对水产物贝类的崇拜有关。实质上是古代生殖崇拜的反映。
古时,“娲”与“蜗”同,与“蠃”通训,后人为了对它们做出区分,将水中可食者,称作“蠃”,陆上不可食者,称作“蜗”。据《玉篇》解释: 蠃属蚌类。在民俗中,因蚌都分两“扇”,所以常常被作为女性生殖器官的隐秘象征。冯梦龙编的吴语《山歌》中有一首《洗生姜》就以此为隐喻:“姐在河头洗生姜,洗生姜,有介个蟛蜞走来膀中行,姐道蟛蜞阿哥来做耍,蟛蜞道河干水浅要听蚌商量。”据《粤东小志》记载,广东蚕民把小妹叫作蚬妹。事实上蚬就是小蚌。
与我国南方接壤的崇拜女娲的越南农村,以前在阴历三月初八都要举行盛大的游蚬会,村民们兴奋地举着泥塑的女娲生殖器模型游村,游完后把模型拿到女娲庙里磨碎,撒在田地里,以祈祷来年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同时大伙必须住进山洞,未婚男女青年可以自由选择配偶。
苏联著名汉学家李福清博士在分析这一民俗学资料时,就推测女蜗名字来源的传承关系是“娲—蜗—蚬—阴户”的象征。不过这并不出人意料,有关学者研究,仰韶文化的贝文就是女阴的象征。以贝类象征女阴,进行生殖崇拜的祭祀活动,并非中国独有。古希腊也以贝类祭祀爱神阿芙罗狄忒。希腊化时期著名雕像《贝壳中的阿芙罗狄忒》乃至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波提切利的名画《维纳斯的诞生》,都是这一古老风俗和原始观念的形象反映。
现用来指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和补天理水的创世英雄。
女娲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苦炼
《苦炼》从酝酿到成书历时四十余年,尤瑟纳尔漫长的创作过程也堪称一部人生的炼金术。十六世纪初的欧洲,泽农出生于布鲁日首屈一指的富商家庭。他从未谋面的生父是来自佛罗伦萨的一位年轻教士,为了远大前程的召唤,断然割舍北方水城的短暂恋情。身为私生子,泽农是为教会长大的。然而二十岁时,他决定离家出走,到大千世界去探寻知识。他在三十多年里游历了大 半个世界,然后隐名埋姓回到布鲁日,在济贫院里为穷人看病。一桩与他几乎无关的僧侣风化事件令他的真实身份暴露,经世俗司法当局与教会的联席审判,泽农被判火刑。1569年2月,寒冬将尽的时候,泽农在临刑前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他出生的城市里死去。
花弄影集
《花弄影集》为周瘦鹃先生随笔集,包括“湖山胜处看梅花”“石公山畔此勾留”“羊城屐印”“静安八景”“灯话”“苏州盆景一席谈”等文章。文笔圆熟,有识有趣。文章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具,文笔清丽,行文晓畅,娓娓道来,具有相当的可读性。
苏轼选集
苏轼在宋代以及后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诗词文皆成为历代学习的典范,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本书精选诗240多首、词50多首、文近30篇,都按写作先后排列,涵盖各体代表作品,基本反映了苏轼文学成就的大致风貌,注释、评点均极精审,为近年来罕见之优秀选本,对欣赏和研究都大有裨益。
伤寒大白
医经研究著作。4卷。清·秦皇士(之祯)撰。刊于1714年。本书重点论述并解答《伤寒论》原著中的不易理解的内容,使读者阅此书后明白于心,故以“大白”为书名。作者指出治疗伤寒热病当分表邪、里邪、表里兼邪三种情况。书中以长沙地区作为我国南北分界线,认为麻、桂北方可用而南方不可用,这种观点是片面不可取的。本书条理分明,文意简要,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有清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其顺堂陈氏刻本、清康熙五十三年甲午 (1714) 博古堂刻本、清光绪九年癸未(1883) 刻本、清光绪九年癸未 (1883) 上海味兰书屋刻本、清光绪十年甲申(1884)还读楼刻本、1915年成都昌福公司铅印本、1922年吴门宁瑞堂殷氏石印本、抄本 (佚年) 和198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历代诗话
清吴景旭撰。八十卷。以天干数分为十集。甲集六卷,评论《诗经》,乙集六卷,评论《楚辞》,丙集九卷,评赋,丁集六卷,评古乐府,戊集六卷,评汉魏六朝诗,己集十二卷,评杜甫诗并考订其谱系,庚集九卷,评唐诗,辛集七卷,评宋诗,壬集十卷,评金、元诗,癸集九卷,评明诗。其体例仿陈耀文《学林就正》,“先列旧说于前,而杂引诸书,以互相参考。其旧说所无,而景旭自立论者,则列本诗于前,而附己意于其后。虽嗜奇爱博,不免有曼衍之失,然取材宏富,亦《苕溪渔隐丛话》之亚也。”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二十《集部》九《诗文评类》)有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和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本。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中国佛教有四大名山圣地,是四位菩萨摩诃萨(即菩萨之中的大菩萨)的广化群生的大本营。这四大名山就是山西的五台山,是大智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的峨嵋山,是大行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的九华山,是大愿地藏王菩萨的道场;浙江南海普陀山,是大悲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在这四大名山与四位大菩萨之中,能够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那就是南海普陀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的观世音菩萨了。俗语说:‘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尤其在此战云密布、天灾人祸,‘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的今天,除开了一向以‘慈眼视众生’的寻声救苦圆满无碍的‘观音妙智力’以外,那里还有什么人的力量能救世间苦恼罪恶的众生呢?现在我所要谈的也就是这普陀山和观世音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