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颐煊

洪颐煊
  • 姓名:洪颐煊
  • 别名:字旌贤,号筠轩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临海城关人
  • 出生日期:1765
  • 逝世日期:1837
  • 民族族群:

洪颐煊(1765~1837),清代学者。字旌贤,号筠轩,临海城关人。少勤学,与兄坤煊、弟震煊读书僧寺。颐煊、震煊精研经学,为学使阮元赏识,入杭州诂经精舍,颐煊助阮元校对《经籍纂诂》,人称“大洪渊博,小洪精锐”。《清史稿·文苑传》收台州三人,即洪氏三兄弟。嘉庆六年(1801),撰《孙氏书目》及《平津读碑记》20卷。《平津读碑记》考据详细,于唐代地理尤具只眼,学者评此书足与钱大昕《金石跋尾》相匹,精湛处在王昶《金石萃编》之上。颐煊后历新兴知县。适阮元为两广总督,延之入幕,共论经史。归里后,于旧居筑“小停云山馆”,藏书3万余卷,碑版2000余件,钟彝、书画等甚多,皆自撰目录。潜心著述,成书数十种、数百卷之多,有《尚书洪范五行传论集本》、《礼经宫室答问》、《管子义证》、《汉志水道疏注》、《校正竹书纪年》、《校正穆天子传》、《诸史考异》、《台州札记》、《读书丛录》等,又辑有《经典集林》32卷。

洪颐煊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易用

易用

五卷,明陈祖念著。书前序称:“义理无穷,非言之能尽。故传注于汉,疏义于唐,议论于宋,日起而日变,而《易》之用则随时随事可以自察。是以君子居则观象玩辞, 动则观变玩占, 圣人所以言《易》者,如是而已。《传》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四库全书》本。此书不载六十四卦经文,但于每卦阐说其义;《系辞》以下诸传亦不录原文,唯各标明章目而诠释之。其说详论义理,间涉互体之说,务以切于人事为主,故名《易用》。《四库全书提要》指出:陈祖念之父陈第“于韵学为大有功,而所作《伏羲图赞》则支离穿凿,一无可取。祖念学不及其父,而说《易》乃胜其父。”

新楼诗二十首

新楼诗二十首

《新楼诗二十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包括《新楼》《海榴亭》《望海亭》等二十首七言律诗。

白香山诗集

白香山诗集

唐诗别集。40卷。白居易撰。白居易晚年自号香山居士。此书是清人汪立名编纂。汪立名号西亭,婺源人,康熙时官工部主事。全书分为前后两集。前集20卷,分讽谕、闲适、感伤、杂律诗四类;后集17卷,分格、律两类;别集1卷,收其应制及试作诸诗;补遗2卷。前有宋荦序,朱彝尊序,汪立名序,凡例,新著年谱,陈振孙作年谱,元稹序,《旧唐书》本传等。此书参校了明代各本《白氏长庆集》和《唐音丁签》等。经过考证编排,除原注外号增笺释。书中字句,用万间堂校改本,苕溪草堂本、憩间堂所藏泰兴李侍御依宋刻手校本等参校,对错误颇多纠正。《四库全书》据内府藏本收录,其《总目》说:“立名此本,考证编排,特为精密。其所笺释,虽不能篇篇皆备,而引据典核,亦胜于注书诸家漫衍支离。徒溷耳目,盖于诸刻之中,特为善本。”书成于康熙四十一年 (1702),由汪氏 一隅草堂刊刻。《四部备要》据此排印。1954年文学古籍刊行社用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纸型校订重印。

大毗卢遮那经指归

大毗卢遮那经指归

大毗卢遮那经指归,1卷,日本圆珍撰。编号二二一二。

随缘集

随缘集

随缘集,四卷,清灵耀著并序。

宗门设难

宗门设难

全一卷。明代曹洞宗僧麦浪明怀撰,许元钊录。全称云门麦浪怀禅师宗门设难。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七册。神宗万历四十八年(1620),有设难者以‘禅宗心法,系扫除观行、不立文字者,何以后世诸师有三玄三要、五位三关之说’等二十五项宗门重要疑难,问于明怀,明怀一一详释之。故全书以问答体之形式显扬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