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巴斯蒂安

塞巴斯蒂安
  • 姓名:塞巴斯蒂安
  • 全名:塞巴斯蒂安·布兰特
  • 性别:
  • 国籍:德国
  • 出生地:斯特拉斯堡
  • 出生日期:1457/1458
  • 逝世日期:1521年5月10日
  • 民族族群:

塞巴斯蒂安·布兰特(Sebastian Brant 1457/1458–1521年5月10日)德国人文主义者和讽刺作家。布兰特于1457年或1458年出生于斯特拉斯堡,父亲是旅店老板迪博尔德·布兰特,母亲是芭芭拉·布兰特(娘家姓里克勒)。 他于1475年10月进入巴塞尔大学,作为雅各布斯·胡戈尼乌斯的助手,他没有支付入学费用。他曾在希罗尼穆斯·柏林的宿舍住了五年。他最初学习哲学,后来转学到法学院。拉丁语由约翰·马蒂亚斯·冯·根根巴赫教授,他也在哲学系讲授哲学。他最初在哲学系学习,后来学习法律。据推测,他于1476年开始学习法律,因为他的学士学位已经在1477-1478年的冬天提到过,1484年布兰特获得了执照。 1483年,他开始在大学任教,并于1489年完成了法学博士学位。他毕业于教会法和民法。1489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后返回斯特拉斯堡,1503年起任该城司法官,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任命为帝国参议员,授予伯爵称号。著作涉及法律、宗教、政治、伦理,以1494年寓言作品《愚人船》(Das Narrenschiff)最为有名。作品针砭时弊,敦促社会革新,影响颇大,被广为传译并引起“愚人文学”派的产生。《愚人船》,写一只大船满载各种各样的愚人,象征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罪恶:骑士拦路抢劫,高利贷者使穷人倾家荡产,政府官吏胡作非为,僧侣虚伪透顶,学者不学无术……这部书是15世纪德国社会习俗的一面镜子,揭发了种种时弊,出版后受到热烈欢迎,仅作者生前就连续再版13次,并且被译成拉丁文、法文、荷兰文等多种文字。

塞巴斯蒂安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彼得大帝的黑奴

彼得大帝的黑奴

《彼得大帝的黑奴》是一部中篇小说。。普希金1827年7月动手写作,1829年,这部小说的两个片断曾在文集《北方之花》上发表。可惜普希金早逝。这部小说没有写完,连书名也没有确定,《彼得大帝的黑奴》这个书名是他死后别人加上去的。这是一部历史小说,普希金想在其中再现雄才大略的彼得大帝用“铁的意志”改造俄罗斯的整个历史时代。小说里有个中心人物,这就是黑人伊卜拉金姆——其实就是普希金的曾外祖父汉尼巴。阿卜拉姆·汉尼巴(1697年——1781年)是阿比西尼亚(现名埃塞俄比亚)一个酋长的儿子,被土耳其人所俘获,被解押到君士坦丁堡。一个俄国使节买下了他,送给彼得大帝作为一件礼物。彼得很喜爱他,收他做养子,派他去法国留学,后来又封他为贵族。他是个军事工程师,功勋卓著,晋升为元帅,活到八十四岁的高龄才去世。

一生

一生

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品完成于1883年。《一生》通过一个旧贵族家庭的衰落和解体,描述了贵族少女约娜由幻想到幻灭的一生。17岁的约娜在修道院寄宿5年后与其父母德沃男爵夫妇来到男爵家位于海滨的白杨山庄住下。约娜一家在这里遇到于连·德·拉马尔子爵。在庄园举行的“约娜”游艇命名仪式上,约娜深深爱上了于连。在于连登门求婚后不久举行了婚礼。新婚之夜,对爱情充满幻想的约娜对于连的粗暴十分反感。科西嘉蜜月归来后,于连对约娜经济上克扣,感情上冷漠,男爵夫妇不能容忍女婿的冷淡而搬到里昂。几个月后,使女罗莎丽突然生下个孩子,于连凶狠地主张把使女同孩子一同赶走。在约娜及男爵夫妇干预下,罗莎丽才留在山庄,她对引诱她的坏男人守口如瓶。一个寒夜,约娜呼唤使女却不见动静,约娜找到于连房间,发现丈夫与使女同床共枕,她发疯般地跑出家门,昏倒在雪地中。几个月后,约娜生下儿子,取名保尔。于连与福尔维勒伯爵的夫人勾搭偷情后,被托尔彪克神父所不容。神父将实情告诉了伯爵后,伯爵追踪而至牧羊人的小屋,将偷情的二人反扣屋内,又将小屋推下深崖。于连死后,约娜由父亲和姨妈陪伴,她将一生都寄托在儿子保尔身上。后来,保尔到外地读中学,他瞒着家人逃课、借高利贷挥霍、与私娼鬼混,伤心至极的约娜又遭父亲、姨妈相继去世,精神防线彻底崩溃。这时罗莎丽及时赶到主人身边,准备与主人长相依伴。庄园财政告急,罗莎丽安排卖掉了男爵家的几座山庄,搬到巴特维村的一所小房子居住。思子心切的约娜到巴黎看望保尔,但保尔避而不见。失望而归的约娜抱怨儿子抛弃了她,孤寂中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不久,保尔与情妇生下个女孩。罗莎丽接回孩子并捎来喜讯:那个妓女已经死亡,保尔就要回家。约娜兴奋不已,高兴地逗着小孙女。罗莎丽在一旁自语:“人生从来不像意想中那么好,也不像意想中那么坏。”

刀锋

刀锋

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和戏剧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长篇小说,写于1944年。参加过第一次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在战斗中目睹了一个好友为救他而饮弹身亡,他从此对人生感到迷惘,想弄清人间的善恶是非。复员后,他既不肯进大学,也不肯就业,一心想探求人生终极价值。为此,他丢下未婚妻去巴黎,两年后与未婚妻解约。在力图去娶一个少时女友而今沦为娼妓的姑娘而终于失败后,他结束了博览群书的生活,遍游世界最后在印度找到了吠陀经哲学,于是领悟了人生。然后将自己一点财产分散亲人,返回美国,做了一个自食其力的出租车司机。小说批判了传统的价值观念,真实地描绘了两次大战期间的一个人物画廊。

徐文长集

徐文长集

三十卷。明徐渭(1521—1593)撰。徐谓著有《笔元要旨》等。据陶望龄所作徐渭小传载,渭尝自称:“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其书画流传,时称一绝,其诗亦受人推崇。徐渭所著有《文长集》、《阙篇》、《樱桃馆集》三种,钟瑞先合刻,以成此集。又有商浚所刻,题曰《徐文长三集》,亦即此本。集前有陶望龄、袁宏道所作二传。宏道以为徐渭一扫近代芜秽之习。望龄称“文长负才性,惟不能谨防节目。”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则说“文长讥评王、李,其执论迥绝时流,”其文类宋唐,诗杂入于唐中、晚。”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中星谱

中星谱

一卷。清胡亶(生卒年不详)撰。胡亶号励斋,仁和(今杭州市)人。博览群书,精研天文。是书所订经星四十五,二十八宿之外增以大角、贯索、天市、帝座、织女、河鼓、天津、北落师门、土司空、天囷、五车、参左肩、参右足、天狼、南北河、轩辕大星、太微帝座等十七星。用以考较四季昼夜昏旦时刻长短,首列京师,又附浙江,引用经传记载以证其说。成书于康熙八年。有康熙朝刊本,八千卷楼有抄本。

电白集

电白集

诗集,(明)张可大撰 。五言古诗 七言律诗 五言律诗 五言排律 九言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六言律诗。张可大,明末将领。字观甫,应天(今南京)人。世袭南京羽林左卫千户,万历时武进士。历任守备、游击、参将,因屡建战功,加副总兵,擢都督佥事。崇祯初,为登莱总兵官,尽心海防,又加勤王之功,升都督同知。崇祯四年(1631年),进右都督,适逢孔有德反,城陷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