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沟正史

- 姓名:横沟正史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兵库县神户市
- 出生日期:1902年5月24日
- 逝世日期:1981年12月28日
- 民族族群:
横沟正史(よこみぞせいし,1902年5月24日-1981年12月28日)日本小说家、推理作家。日本推理文坛的泰斗,一生致力于推广推理文学。他与江户川乱步同属开创推理小说新领域的大宗。这两位情同手足的文坛双擘的一系列推理创作,缩短了落后欧美的距离,而且使战后的日本推理小说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1902年横沟正史出生于兵库县神户市中央区东川崎町。1924年从大阪药学专门学校(现大阪大学药学部)毕业后,一度从事药剂师工作。后于1926年受到江户川乱步的邀请前往东京并加入了博文馆。1927年,年仅二十五岁的横沟正史就任《新青年》主编,他就任前,《新青年》已形同推理文学的专业杂志。他接编之后,接纳现代主义,介绍海外作品,注入欧美现代文学思潮,使《新青年》成为日本最前卫的现代化杂志。之后在担任《文艺俱乐部》《侦探小说》等刊物总编辑的同时从事创作和翻译活动。
1932年三十岁那年,横沟正史借停刊的机会,他辞去编务退出博文馆,想要专心写作,却因积劳成疾罹患肺结核而咳血,遂前往信州养病,并停止了创作。经三年的静养,重新步入文坛。他在战前执笔的代表作《鬼火》《仓库》《蜡人》等,极富浓郁的耽美主义色彩。
二次大战时,日本政府一度禁止推理小说的刊行,而横沟正史本人又没有把握住当时的潮流,可以说是一段怀才不遇的时期。由于作家活动受到限制,经济上也十分困难,病况一度恶化到本人也准备好后事的程度。战后由于治疗的药物价格急剧崩溃,病况逐渐好转。另外,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推理小说的禁令也随之解除。
1945年4月之后,横沟正史搬到冈山县居住了三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横沟正史借侦探小说可以自由发表之际,充分发挥自己才能。1946年,横沟正史率先推出《本阵杀人事件》《蝴蝶杀人事件》两部纯解谜长篇推理小说,大大提升了日本推理小说水准,缩短与欧美的差距,从而改变了战前变格推理小说为主流的趋势(狭义的变格推理小说系指解谜为重点以外的推理小说,广义则包括幻想、科幻、恐怖等小说)。
1947年,横沟正史以《本阵杀人事件》一书获得第一届日本侦探作家俱乐部奖(即现“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与高木彬光、鲇川哲也一起,成为战后日本“本格派”推理小说创作的中流砥柱。《本阵杀人事件》以名探金田一耕助为主角,获得压倒性成功。后来他便以金田一耕助为主角,撰写一系列解谜推理小说,金田一耕助登场的长短篇总共有77部。在小说中,侦探金田一耕助活跃的主要舞台是东京及周边地区,以及作者笔下充满恐怖传闻的冈山县地方。前者表现的是战后都市的颓废和倒错,后者多以乡村和血缘关系为主轴。一般读者对后者的评价较高。由于作者的妙笔生花,金田一耕助遂成为日本推理小说史上三大名探之一。
1957年由松本清张领导的社会派之写实主义文学兴起,横沟横沟正史一度暂时停笔,在成城的大宅邸,过着优悠的隐居生活。然而推理作品过度写实,不免沦为通俗小说,遂有“浪漫之复活”之主张,从而重估松本清张以前的推理小说,提倡新浪漫主义的创作路线,并确立推理文学评论的基点。到他晚年时重新执笔,1976年,更以一部《犬神家一族》的电影造成轰动,对推理小说创作的热爱终生不渝。
1980年开始由角川书店主持设立专门鼓励新人的长篇推理小说奖:横沟正史奖。1981年12月28日病逝于寓所,享年79岁。
猜你喜欢的书
未轩文集
十二卷。《补遗》 二卷。《附录》一卷。明黄仲昭撰。黄仲昭名潜,以字行,号退岩居士,莆田 (今属福建) 人。成化二年 (1466)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因直谏被杖谪官,弘治初(1488年)起江西提学佥事,旋乞归,以讲学为事,世称未轩先生。有《八闽通志》(已著录)、《未轩文集》、《延平府志》、《邵武府志》等,此集为其门人刘节所编,刻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由黄迈琮在嘉靖黄希白刻本基础上,加以增修,另加补遗二卷,重新刊刻行世,凡正文十二卷,补遗二卷,附录一卷。陈田在《明诗纪事》中说《未轩集》十四卷,即是将补遗二卷也计算在内。黄仲昭并不看重诗词创作,他与章懋、庄咏共同遭贬,有“翰林三君子”之称。后章懋、庄咏皆聚徒讲学,而他则刻意于地方史志的撰写,因此虽在诗文创作方面,不及章懋、庄咏著名,但仍别具一格。林瀚在黄仲昭墓志中称其“作为文章,浑厚典重,无艰深聱硗之语。”藏书家徐时栋在《未轩集》题记中也说:“未轩诗质实无华,明之中叶流尚如此,然亦时有佳句。而其题丰园十诗,竟无一二语可以入摘句图也。”由此可见,他的诗文的文学价值并不很高。另外,还有《未轩公文集》不分卷的清抄本行世。
上清太微帝君结带真文法
《上清太微帝君结带真文法》,撰人不详。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原经题注云:「一名《交带文》,出于《太微交带经》」。正文首云:「右出洞真第四部卷第三十一,陆先生真本」。据此可知本篇系摘录东晋南朝上清经而成。《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玄都交带》,疑即此篇。全篇仅六百余字,内述「上部九符」、「中部九符」、「下部九符」之书写服符方法,但无符文。据称此法乃太微帝君受于高上玉皇,依法书服此符可飞升九天。
云南买马记
行记。北宋杨佐撰。佐,峨眉(今属四川)人,熙宁七年(1074)以进士应募赴大理国议买战马,此文即记其率队从四川出发,道经虚恨、束密诸少数民族地区,到达大理国议定而返的经过。所记途中少数民族及大理国社会经济,生活风俗诸情况,是研究宋代该地区社会文化的第一手材料。宋人亲历川、滇,至大理国,自记见闻流传至今者,仅有此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七附引此记佚文,虽系节录,亦足珍贵。
止观门论颂
一卷,世亲菩萨造,唐义净译,有七十七颂,明修不净观之法门也。
树提伽经
全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叙说佛世时长者树提伽往昔之因缘及布施之功德。又跋陀罗另译有别本,亦称树提伽经,一卷,亦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
十吉祥经
一卷,失译。佛为离垢盖大士说东方十佛之名号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