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津安二郎

- 姓名:小津安二郎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东京
- 出生日期:1903年12月12日
- 逝世日期:1963年12月12日
- 民族族群:
小津安二郎(1903年12月12日-1963年12月12日),日本电影导演。1903年12月15日生于东京,1963年12月12日卒于东京。幼时喜欢绘画,1923年进入松竹公司的蒲田电影制片厂当摄影助手,1926年任副导演。1927年 8月任古装片部导演,第一部作品为《忏悔的白刃》。1928年拍摄 《年轻人的梦》 之后拍了几部喜剧短片。1930年,与编剧野田高梧合作,先后拍摄了《公司职员的生活》、《结婚学入门》、《那天夜晚的妻子》以及《东京的合唱》(1931)、《青春之梦》(1932)等。1932年,小津的代表作《有生以来初次看到的》完成。深刻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虚伪。影片受到极大赞誉,被《电影旬报》评为当年最佳10部影片之首,从而奠定了小津的导演风格。1933年,他拍摄的古装片《一念之差》和1934年拍摄的《浮草》也分别获当年最佳10部影片的第1名。
1937年小津应征入伍。1939年退伍后编写电影剧本《恬淡的生活》(原名《茶泡饭的味道》),经检查不准拍摄。一直到战后的1952年才搬上银幕。1941年,他成功地拍摄了《户田家的兄弟》,被评选为当年最佳10部影片的第 1名。1942年,他又奉命入伍,1946年回国。战后,他拍摄了《贫民街绅士录》(1947)、《风中的母鸡》(1948)、《晚春》(1949)、《麦秋》(1951),《东京记行》(原名《东京物语》,1953)、《早春》(1956)、《东京暮色》(1957)、《龙爪花》(1958)等,颇获称誉,并且获文教大臣奖和政府颁发的紫绶奖章。
1959年,他抱病拍摄了《早晨好!》、《浮萍》两部影片。艺术院在这一年以其在电影事业上的卓越贡献颁发了艺术院奖和特等功劳奖。1960年,他不顾病情恶化,拍摄了作家里见弶的《秋光好》,获1961年艺术奖以及亚洲电影节的导演奖。1961年拍成《小早川家的秋天》,1962年完成了《秋刀鱼的味道》。
1963年小津被推选为艺术院院士。逝世后,日本政府颁发勋四位勋章,日本电影记者会赠文化奖,日本广播协会赠特别奖。
小津安二郎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流求与鸡笼山
不分卷,係集刊各种载籍中有关流求(又琉求、瑠球、琉球)与鸡笼山之纪载。按明代以前各种载籍所称流求、琉求、瑠求以及琉球等,是否係指今日之台湾,抑指今日之琉球?近数十年来争论未已。自明代以降,琉球之称已专属今日之琉球,而台湾亦渐以鸡笼山、北港、东番至台湾而定名焉。集刊有关各篇,係备供有意研究前一晤题者之参考。所集各篇;关于流求者,有唐魏徵等“隋书“流求国”(附陈稜传)、李延寿“北史”“流求国”、杜佑“通典”“琉球”、宋郑樵“通志”“流求”、乐史“太平寰宇记”“流求国”、李昉等“太平御览”“流求”、赵汝适“诸蕃志”“流求国”(附毗舍耶、三屿)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琉球”(毗舍耶附见)、托克托等“宋史”“流求国”(毗舍耶附见)、汪大渊“岛夷志略”“琉球”(附毗舍耶、三岛、明宋濂等“元史”“瑠求”(附三屿)、近人柯劭忞“新元史”“琉求”(附澎湖、三屿等岛、明费信“星槎胜览”“琉球国”(附三岛)、李贤等“大明一统志”、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琉球国”、茅元仪“武备志”“琉球”、陈仁锡“潜确居类书“琉球”、清王鸿绪“明史稿”“琉球”、张廷玉等“明史”“琉球”、清乾隆十二年敕撰“续文献通考“琉球”(附三屿、三十二年敕撰“续通志“流求国”(毗舍耶附见及“续通典”“琉球”(附三屿):关于鸡笼山者,有明张燮“东西洋考”“鸡笼淡水”(附陈第“东番记”)、清王鸿绪“明史稿”“鸡笼山”、张廷玉等“明史”“鸡笼山”、清乾隆十二年敕撰“续文献通考”“鸡笼山”及三十二年敕撰“续通典”“鸡笼山”。上列“诸蕃志”“诸求国”、“岛夷志略”“琉球”、“东西洋考”“鸡笼淡水”及所附陈第“东番记,并见第一一九种“诸蕃志”及其“附录”暨第五六种“闽海赠言”。书末,节录“蓬莱轩地理学丛书”(清丁谦撰)关于“隋书”、“宋史”、“元史”、“明史”流求国与鸡笼山考证之文五篇。
宋诗选注
钱锺书著。此书初版收录宋代81位诗人的295首作品。书前有序,全面评价了宋诗的得失,说明了选诗的标准,即“六不选”原则:押韵的文件不选,学问的展览和典故成语的把戏也不选,大模大样地仿照前人的假古董不选,把前人的词意改头换面而绝无增进的旧货充新也不选,有佳句而全篇太不匀称的不选,当时传诵而现在看不出好处的也不选。该原则体现了他对宋诗的独特审美眼光。每位诗人前有小传,介绍诗人的生平、著述,评价其作品,并论及宋诗的变化和流派。80篇诗人短论,仿佛一部宋诗小史。注释更是旁征博引,有翔实的考证,也有对前人讹误的订正。全书突破了传统选本着重词语、名物、典实的训诂笺注方法,加强了对宋诗语言、句式、修辞、意象、境界、风格的分析,沿波讨源,触类旁通,是注释和鉴赏、评判的结合。是书版本多,发行量极大,被认为是“宋诗最有价值的注本,宋诗的一种权威性的参考文献”(王水照、内山精也《关于〈宋诗选注〉的对话》)。此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初版,1963年重印,由81家减为80家,删去左纬一家,诗删去13首。此后多次重版、重印,书前总序、诗人小传及注释均曾反复修改。
二家宫词
二卷。明毛晋编纂。集中收录北宋徽宗皇帝宫词与南宋宁宗皇后杨氏宫词两种。(一)徽宗皇帝宫词三百首,徽宗名赵佶(1082—1135),元符三年(1100)即位,昏庸腐败,任用奸臣蔡京等,招致亡国之祸。作为艺术家则颇有成就,工书法,自成一家,以“瘦金体”名世,工花鸟,能诗词。相传此三百首宫词为其所作。宫词末有“宣和六年”“帝姬长公主”之跋,因此称谓不伦不类,其中所云宫人孔祯又能忌宋仁宗庙讳,故四库馆臣疑此跋为伪作(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但从宫词(如“湘簟凉生暑气微”一首)中所反映的皇帝生活及心态来看,其中必有宋徽宗作品,亦可能有后妃宫女作品混入。(二)杨皇后宫词五十首。杨皇后(1162—1233)为南宋宁宗皇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嘉泰二年(1202)立为皇后,理宗朝被尊为皇太后,同听政,逾年撤帘,卒谥恭圣仁烈。篇末有跋云:“右宫词五十首,宁宗杨后所撰,好事者秘而不传,世亦罕见。癸酉仲春,得之江左,何啻和隋之珠璧耶? 王建、花蕊不得专美矣。潜夫识。”“潜夫”乃周密别号(泗水潜夫),癸酉为度宗咸淳九年(1273)。此组诗有三十首、五十首之分,清人缪荃荪谓:“大抵宫闱笔墨,不甚流传于外,好事者辑录之,辗转传钞,多寡不同,故有五十首、三十首之异(《艺风堂文集·杨太后宫词跋》)宫词虽多为杨后所作,其中也有真伪杂糅之处。这组诗中以写宫廷琐事及宫女心态为主。《二家宫词》常见者有明毛晋《诗词杂俎》本。
魏庆之词话
宋魏庆之撰。魏著诗话集《诗人玉屑》,据黄昇序文所述,成于理宗淳祐四年(1244)。有二十卷本及二十一卷本,其二十卷本末附词话十四目十五则,二十一卷本末附词话二十二目二十五则。两相比勘,二十卷本缺李易安评、聂冠卿、宇文元质、晏叔原、晁无咎与朱希真、柳耆卿、王逐客、僧惠洪八目。《词话丛编》据二十一卷本辑为《魏庆之词话》。是书征引前贤及时贤著述时,例于文末注明出处,惟东坡《卜算子》、《蝶恋花》二则,只注“词话”二字,未标书名全称,疑为黄昇《中兴词话》。李易安评一则,出自《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三,也未注明。是书采摘繁富,但缺少己见。《诗人玉屑》二十卷本,有明武林谢氏刻本、清《四库全书》本等。二十一卷本,有日本宽永十六年刻本、1958年古典文学出版社王仲闻校勘本。唐圭璋《词话丛编》本据日本宽永十六年本收入。
原人
唐韩愈所撰哲学论文,为其哲学代表作之一。该文提出了韩愈哲学的最高范畴“道”,认为“道”作为最高的永恒的存在,贯通于天、地、人整个宇宙之内,“天道”、“地道”、“人道” 皆是 “道” 的体现,由 “道”所主宰,“天道乱,而日月星辰不得其行;地道乱,而草木山川不得其平; 人道乱,而夷狄禽兽不得其情”,其“道”的内涵实际是抽象化了的封建伦理道德法则。该文还论述了华夷之别,以贬斥佛教,强调 “人者夷狄禽兽之主也”,认为作为“道”在社会历史中体现者的“圣人”,爱及夷狄禽兽,“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由亲及疏。该文乃韩愈哲学思想的总纲,《原性》、《原道》等篇则是对总纲的补充和发挥。该文收入《昌黎先生集》。
唯识分量决
唯识分量决一卷 日本 善珠 撰,卷首有唯识分量决感得记。原本醍醐寺及神光寺藏古抄本。唯识份量决者。秋篠先德善珠僧正所撰。释唯识论中。四分及比量义。实为斯学秘键也。然流布已绝故。学者咸谓逸亡不传焉。以为憾久。但松室私记间间引文。仅窥其一班耳。然予曾获半珠。而未能完璧。今也善缘。得见全宝。欢喜曷堪。聊记缘由以述感怀。






